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人文地理論文 >

宋詞與蘇杭

發(fā)布時間:2022-01-19 13:06
  宋詞,是文學中最風情嫵媚的一段,用精美的文字,抒寫詞人真摯的赤子之心;宋代蘇杭,是“地上天堂”,是江南風情最淋漓盡致的所在。春風十里香的江南名郡,笙鶴瑤天般的淺酌低吟,當蘇杭遇到宋詞,是天堂之地迎來了天籟之音。宋詞與蘇杭,是藝術(shù)世界與現(xiàn)實地理最流光溢彩的交匯,這一交匯是通過詞人這一中介來完成的。文獻資料中所保存的詞人在蘇杭的游蹤行跡,為客觀證明宋詞與蘇杭之間的關(guān)系提供了充足的證據(jù)。文章首先對宋代蘇杭現(xiàn)實狀況和宋詞中的蘇杭描寫分別進行陳述論證,通過對兩地客觀形象與文學作品中的鏡像加以對比,來突出詞人對蘇杭的文學選擇。在此基礎上,考察和匯總115位宋代詞人的蘇杭行跡,并加以理論探索,用詞人的客觀活動來印證宋詞與蘇杭之間的相互影響和作用。文章共分四部分:第一章歷史上的蘇杭形象。文章從文獻記載和歷史發(fā)展兩個層面論證了蘇杭兩地同宗同源,是江南的兩朵并蒂花,在宋代作為“地上天堂”一起步入了輝煌時期。接下來,從江南佳麗之地、東南繁華都之、文人雅集之所、風月溫柔之鄉(xiāng)、世俗宜居之地等五個方面全面再現(xiàn)了宋代蘇杭的天堂盛況,對廣為流傳的諺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作了充分的注解。第二章由現(xiàn)實中的蘇杭形象轉(zhuǎn)到了... 

【文章來源】:蘇州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24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提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節(jié) 選題背景
        一、從文學的“方向坐標”看選題的理論背景
        二、從詞的“產(chǎn)地轉(zhuǎn)移”看選題的詞學背景
    第二節(jié) 詞與蘇杭唐宋交匯
        一、《憶江南》開啟詞與蘇杭的千年之旅
        二、文學與地域最流光溢彩的交匯
    第三節(jié) 課題研究現(xiàn)狀綜述
    第四節(jié) 概念界定和主要思路
第一章 歷史視野中的蘇杭形象
    第一節(jié) 江南盛開并蒂花
        一、蘇杭自古同源
        二、蘇杭歷史溯源
        三、蘇杭唐宋爭艷
    第二節(jié) 地上天堂是蘇杭
        一、東南繁華之都
        二、江南佳麗之景
        三、文人雅會之所
        四、風月溫柔之鄉(xiāng)
        五、世俗宜居之地
第二章 宋詞文本中的蘇杭鏡像
    第一節(jié)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蘇杭共有的江南風貌
        一、煙柳畫橋,風簾翠幕——江南水鄉(xiāng)風光
        二、眾芳搖落獨暄妍——宋詞中的蘇杭歌妓
    第二節(jié)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宋詞中的杭州風情
        一、萬象西湖
        二、都會繁華
        三、錢塘觀潮
    第三節(jié)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宋詞中的蘇州風情
        一、太湖煙波與垂虹亭
        二、“莼鱸之思”與“三高”精神
        三、姑蘇臺與吳宮
    第四節(jié) 蘇杭何處不關(guān)情
        一、人間閑情
        二、風月柔情
        三、亡國悲情
第三章 宋代詞人蘇杭行跡考證匯總
第四章 宋代詞人蘇杭行跡理論思考
    第一節(jié) 詞人蘇杭行跡考綜述
    第二節(jié) 詞人追慕蘇杭原因探討
    第三節(jié) 詞人蘇杭交游的詞學意義
    第四節(jié) 蘇杭:詞人的“療傷圣地”與宜居樂土
        一、仕途坎坷者的“療傷圣地”
        二、人生最好的宜居樂土
    第五節(jié) 詞人:蘇杭的建設者與宣傳人
        一、江山有幸仗群才——作為官員的詞人對蘇杭的建設
        二、山川籍文人以傳——作為文士的詞人對蘇杭的影響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公開發(fā)表的論文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范仲淹與蘇州[J]. 諸葛憶兵.  古典文學知識. 2010(06)
[2]遺民詞人與西湖[J]. 陶友珍.  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0(01)
[3]南渡詞人與西湖[J]. 陶友珍.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09(12)
[4]國內(nèi)都市文化研究潛存的三種模式及其理論構(gòu)建[J]. 韓偉.  社會科學. 2009(06)
[5]江南都市文化:歷史生成與當代視野[J]. 孫遜.  學術(shù)月刊. 2009(02)
[6]西湖游賞的詩性境界及其當代意義[J]. 劉永.  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8(06)
[7]宋代都市詞興盛原因初探[J]. 張璇.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08(12)
[8]試論柳永的都市風情詞[J]. 盧平.  名作欣賞. 2008(08)
[9]唐詩宋詞中的揚州城市意象[J]. 嚴浩偉.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08(02)
[10]宋詞都城意象的文化闡釋——以汴京為中心[J]. 梅國宏.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6)

博士論文
[1]唐宋粵西地域文化與詩歌研究[D]. 鐘乃元.廣西師范大學 2010
[2]宋代兩京都市文化與文學生產(chǎn)[D]. 劉方.上海師范大學 2008
[3]江南都市群文化研究[D]. 李正愛.上海師范大學 2008
[4]宋詞與地域文化[D]. 陳未鵬.蘇州大學 2008
[5]宋詞與園林[D]. 羅燕萍.蘇州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白居易的江南情結(jié)[D]. 陳耀.浙江工業(yè)大學 2009
[2]以河洛為背景的唐傳奇的地域文學特征研究[D]. 陸有富.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 2008
[3]地域文化與《詩經(jīng)》邶、鄘、衛(wèi)三風研究[D]. 陳艷霞.曲阜師范大學 2008
[4]宋代西湖詞研究[D]. 陶友珍.蘇州大學 2008
[5]北宋揚州文學研究[D]. 鄭玲.廈門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59690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endili/359690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4f01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