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方言變異與變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14 14:43
本文在綜合運用描寫語言學、地理語言學和社會語言學等學科理論與方法的基礎上,以語言變異理論與詞匯擴散理論為理論依據(jù),將顯像時間研究材料和真實時間研究材料結合起來,對宣化方言變異與變化問題進行多角度描寫、分析與研究。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概說。重點介紹宣化人文歷史,宣化方言概況,本文的研究材料、方法、目的及意義。 本文有關宣化方言顯像時間的研究材料均來自作者的田野調查;真實時間研究材料主要來自于賀登崧、王輔世1948年關于宣化方言地理的調查研究成果,部分來自地方志或前輩時賢論著中的有關材料。 描寫和對比是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內容可歸為兩部分: 1.宣化方言變異與變化的基礎性調查研究。依據(jù)我們的田野調查結果,描寫分析宣化(老派)方言的語音及詞語特點。 2.宣化方言變異與變化研究: 首先,以我們進行的宣化方言的系統(tǒng)調查與研究為基礎,結合王輔世1948年關于宣化方言地理的調查項目,篩選出一定數(shù)量的變項在相關區(qū)域內再次進行批量式地理語言學調查,重點描寫該區(qū)域2003老和2003少兩個共時年齡組方言的地理分布,概括分布形成的原因與...
【文章來源】:北京語言大學北京市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22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宣化行政區(qū)劃圖
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說
第一節(jié) 宣化地理歷史
一 地理、交通
二 歷史沿革
三 人口
第二節(jié) 宣化方言及其研究概況
一 方言歸屬
二 內部區(qū)劃
三 前人的研究
第三節(jié) 本文的研究
一 研究目的及意義
二 材料與調查程序
三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宣化方言
第一節(jié) 語音
一 音系
二 音韻特點及其對比分析
三 語流音變
第二節(jié) 詞匯及語法特點
一 詞匯特點
二 幾種特殊的構詞形式
第三章 宣化方言地理的變異與變化
第一節(jié) 2003老方言地理
一 相關概念
二 Ⅰ類同言線束
三 Ⅱ類同言線束
四 自然、人文歷史與兩類三組同言線束的形成
第二節(jié) 2003少方言地理
一 Ⅰ類同言線束
二 Ⅱ類同言線束
三 小結
第三節(jié) 同言線束的變異與變化
一 從2003老到2003少
二 從1948少到2003少
三 交互分析
第四章 宣化方言變異與變化的機制
第一節(jié) A類語料部分變項的變異與變化
一 A類語料:1948少—2003老—2003少
二 部分變項的變異與變化分析
第二節(jié) B類語料部分變項的變異與變化
一 B類語料:2003老—2003少
二 部分變項的變異與變化分析
第三節(jié) 宣化方言變異與變化的機制
一 A、B兩類語料各變項的變異與變化特點
二 詞匯擴散與音變機制
三 語言接觸與詞匯擴散
第五章 宣化方言變異與變化的原因
第一節(jié) 語言內部機制
一 關于語言內部機制
二 韻母(或元音)對聲母(或輔音)變化的制約
第二節(jié) 自然地理
一 調查區(qū)域自然地理狀況
二 地形地貌山脈的影響
三 河流的作用
第三節(jié) 人文地理歷史與社會文化
一 人文地理歷史
二 文化教育
第四節(jié) 語言心態(tài)
一 宣化人的語言生活與語言心態(tài)
二 對普通話及母語方言的評價與反應
結語
一 宣化方言的發(fā)展方向
二 在較小區(qū)域內進行語言變異與變化研究的幾點體會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 發(fā)音人簡況
附錄二 宣化方言調查問卷(老年組)
附錄三 宣化方言調查問卷(少兒組)
后記
圖表
圖1-001 宣化方言分區(qū)圖
圖3-001 變項“我”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02 變項“什么”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03 變項“怎么”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04 變項“螞蟻”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05 變項“蝴蝶”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06 變項“蜻蜓”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07 變項“喜鵲”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08 變項“石龍子”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09 變項“烏鴉”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10 變項“蝌蚪”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11 變項“癩蛤蟆”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12 變項“蝸!钡目臻g分布(2003老)
圖3-013 變項“昨天”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14 變項“去年”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15 Ⅰ類同言線束7條同言線疊加圖(2003老)
圖3-016 Ⅰ類同言線束圖(2003老)
圖3-017 變項“蜣螂”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18 變項“啄木鳥”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19 變項“公羊”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20 變項“蝸!钡目臻g分布(2003老)
圖3-021 變項“玉米”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22 變項“雷陣雨”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23 變項“去年”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24 變項“咱們”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25 變項“‘子’尾”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26 Ⅱ類A組同言線束7條同言線疊加圖(2003老)
圖3-027 Ⅱ類A組同言線束圖(2003老)
圖3-028 變項“蝴蝶”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29 變項“蜣螂”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30 變項“啄木鳥”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31 變項“蝸!钡目臻g分布(2003老)
圖3-032 變項“雷陣雨”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33 變項“前天”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34 變項“我們”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35 變項“蟹止攝來母字韻母”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36 Ⅱ類B組同言線束8條同言線疊加圖(2003老)
圖3-037 Ⅱ類B組同言線束圖(200(?)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方言比較、區(qū)域方言史與方言分區(qū)——以晉語分音詞和福州切腳詞為例[J]. 李藍. 方言. 2002(01)
[2]讀《中古入聲字在河北方言中的讀音研究》[J]. 張鴻魁. 方言. 2002(01)
[3]山西方言的知、照系聲母[J]. 趙彤. 語文研究. 2001(04)
[4]山西的牛文化[J]. 張光明. 語文研究. 2001(04)
[5]對21世紀語言研究的幾點想法[J]. 曹志耘.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00(01)
[6]山西晉語古清平字的演變[J]. 沈明. 方言. 1999(04)
[7]《方言》和晉語研究[J]. 溫端政. 方言. 1998(04)
[8]漢語方言聲調演變的兩種類型[J]. 曹志耘. 語言研究. 1998(01)
[9]談談方言與地域文化的研究[J]. 曹志耘. 語言教學與研究. 1997(03)
[10]山西方言里的“的”字[J]. 孟慶海. 方言. 1996(02)
本文編號:3436369
【文章來源】:北京語言大學北京市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22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宣化行政區(qū)劃圖
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說
第一節(jié) 宣化地理歷史
一 地理、交通
二 歷史沿革
三 人口
第二節(jié) 宣化方言及其研究概況
一 方言歸屬
二 內部區(qū)劃
三 前人的研究
第三節(jié) 本文的研究
一 研究目的及意義
二 材料與調查程序
三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宣化方言
第一節(jié) 語音
一 音系
二 音韻特點及其對比分析
三 語流音變
第二節(jié) 詞匯及語法特點
一 詞匯特點
二 幾種特殊的構詞形式
第三章 宣化方言地理的變異與變化
第一節(jié) 2003老方言地理
一 相關概念
二 Ⅰ類同言線束
三 Ⅱ類同言線束
四 自然、人文歷史與兩類三組同言線束的形成
第二節(jié) 2003少方言地理
一 Ⅰ類同言線束
二 Ⅱ類同言線束
三 小結
第三節(jié) 同言線束的變異與變化
一 從2003老到2003少
二 從1948少到2003少
三 交互分析
第四章 宣化方言變異與變化的機制
第一節(jié) A類語料部分變項的變異與變化
一 A類語料:1948少—2003老—2003少
二 部分變項的變異與變化分析
第二節(jié) B類語料部分變項的變異與變化
一 B類語料:2003老—2003少
二 部分變項的變異與變化分析
第三節(jié) 宣化方言變異與變化的機制
一 A、B兩類語料各變項的變異與變化特點
二 詞匯擴散與音變機制
三 語言接觸與詞匯擴散
第五章 宣化方言變異與變化的原因
第一節(jié) 語言內部機制
一 關于語言內部機制
二 韻母(或元音)對聲母(或輔音)變化的制約
第二節(jié) 自然地理
一 調查區(qū)域自然地理狀況
二 地形地貌山脈的影響
三 河流的作用
第三節(jié) 人文地理歷史與社會文化
一 人文地理歷史
二 文化教育
第四節(jié) 語言心態(tài)
一 宣化人的語言生活與語言心態(tài)
二 對普通話及母語方言的評價與反應
結語
一 宣化方言的發(fā)展方向
二 在較小區(qū)域內進行語言變異與變化研究的幾點體會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 發(fā)音人簡況
附錄二 宣化方言調查問卷(老年組)
附錄三 宣化方言調查問卷(少兒組)
后記
圖表
圖1-001 宣化方言分區(qū)圖
圖3-001 變項“我”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02 變項“什么”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03 變項“怎么”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04 變項“螞蟻”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05 變項“蝴蝶”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06 變項“蜻蜓”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07 變項“喜鵲”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08 變項“石龍子”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09 變項“烏鴉”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10 變項“蝌蚪”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11 變項“癩蛤蟆”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12 變項“蝸!钡目臻g分布(2003老)
圖3-013 變項“昨天”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14 變項“去年”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15 Ⅰ類同言線束7條同言線疊加圖(2003老)
圖3-016 Ⅰ類同言線束圖(2003老)
圖3-017 變項“蜣螂”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18 變項“啄木鳥”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19 變項“公羊”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20 變項“蝸!钡目臻g分布(2003老)
圖3-021 變項“玉米”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22 變項“雷陣雨”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23 變項“去年”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24 變項“咱們”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25 變項“‘子’尾”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26 Ⅱ類A組同言線束7條同言線疊加圖(2003老)
圖3-027 Ⅱ類A組同言線束圖(2003老)
圖3-028 變項“蝴蝶”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29 變項“蜣螂”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30 變項“啄木鳥”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31 變項“蝸!钡目臻g分布(2003老)
圖3-032 變項“雷陣雨”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33 變項“前天”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34 變項“我們”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35 變項“蟹止攝來母字韻母”的空間分布(2003老)
圖3-036 Ⅱ類B組同言線束8條同言線疊加圖(2003老)
圖3-037 Ⅱ類B組同言線束圖(200(?)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方言比較、區(qū)域方言史與方言分區(qū)——以晉語分音詞和福州切腳詞為例[J]. 李藍. 方言. 2002(01)
[2]讀《中古入聲字在河北方言中的讀音研究》[J]. 張鴻魁. 方言. 2002(01)
[3]山西方言的知、照系聲母[J]. 趙彤. 語文研究. 2001(04)
[4]山西的牛文化[J]. 張光明. 語文研究. 2001(04)
[5]對21世紀語言研究的幾點想法[J]. 曹志耘.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00(01)
[6]山西晉語古清平字的演變[J]. 沈明. 方言. 1999(04)
[7]《方言》和晉語研究[J]. 溫端政. 方言. 1998(04)
[8]漢語方言聲調演變的兩種類型[J]. 曹志耘. 語言研究. 1998(01)
[9]談談方言與地域文化的研究[J]. 曹志耘. 語言教學與研究. 1997(03)
[10]山西方言里的“的”字[J]. 孟慶海. 方言. 1996(02)
本文編號:34363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endili/3436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