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人文地理論文 >

袁中道山水文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5-08 18:43
  袁中道一生情耽山水,癖好煙霞,在落榜、棲隱、漫游、再試、再落榜、再棲隱、再漫游的交替歲月中蹭蹬。舟游、山居、飽覽煙霞、登山臨水之間,其山水詩文創(chuàng)作頗多。山水于袁中道來說,不再是意義追求的簡單印證,而是其生命意義的來源與所在,是其生命自由的藝術(shù)空間,其山水文學不僅絢麗多彩有趣,而且往往以情勝,因而頗具藝術(shù)感染力,而其山水文學中所表露出的真情則在其一次次的山水游歷中勾勒出了自己的真實輪廓和真實山水心態(tài),而這也就是其山水文學的魅力所在。本文第一章主要是梳理了袁中道整個山水人生和山水足跡,早期的袁中道情耽山水,主要的山水游蹤集中于長江中下游以及南京一帶,目的在于交游;中期的袁中道在科場中蹭蹬,其間的大部分人生都是在落榜、棲隱、漫游、再試、再落榜、再棲隱、再漫游的交替歲月中度過,可算是落榜之游;晚期袁中道偏好山居,加之親友相繼早逝,公安派也日趨式微,雖然中舉走上仕途,由于擔任的都是閑職,所以袁中道晚年大部分時間都是借山水禪悅以度日。第二章主要通過山行和舟游兩種出行方式,連結(jié)袁中道山水文學中的具體山水內(nèi)容。從山行的角度,具體分析袁中道山水文學中對奇峰怪石的描摹:從舟游的角度,探索袁中道的山水游觀和... 

【文章來源】:贛南師范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shù)】:8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之緣起
    二、研究現(xiàn)狀分析
第一章 袁中道的山水游蹤與山水人生
    第一節(jié) 情耽山水的早期東南之行
        一、袁中道早年詩歌概觀
        二、袁中道的首次東南之行
    第二節(jié) 仕隱矛盾的落榜之游
        一、袁中道落第時間概觀
        二、時運不濟意志消磨
        三、落第后的國士之遇
    第三節(jié) 禪悅山水的晚年山居之棲
        一、袁氏家族的佛教氛圍
        二、山居禪悅避世緣
        三、養(yǎng)病山水之間
        四、選擇“吏隱”
第二章 袁中道山水文學中的山水審美對象
    第一節(jié) 追新求奇:山行中的山水審美對象
        一、晚明文人“追新求奇”的普遍心態(tài)
        二、山水的整體與局部之美
        三、水勢、水色、水聲之美
        四、怪石之美
    第二節(jié) 世俗與超越:舟游中的山水審美對象
        一、袁中道的舟游心態(tài)
        二、袁中道的舟游選擇
        三、袁中道舟游的審美超越
第三章 袁中道山水文學的藝術(shù)審美觀照
    第一節(jié) 真、變、趣之間的關(guān)系
    第二節(jié) 求真:山水審美主體的真性情
        一、借山水地理考證抒真情
        二、喜怒哀樂的自然流露
        三、懺悔與反思
    第三節(jié) 求變:山水審美的多種轉(zhuǎn)變
        一、袁中道文學觀念的轉(zhuǎn)變
        二、袁中道山水審美心態(tài)的轉(zhuǎn)變
        三、袁中道山水審美角度的多變
        四、袁中道山水文學形式的多變
    第四節(jié) 求趣:山水審美中的自然之趣與世俗之趣
        一、袁氏兄弟對“趣”觀念的離合
        二、袁中道山水中的情趣
第四章 袁中道山水文學中的獨特地域特色
    第一節(jié) 佛道文化雜糅的地理文化空間
        一、神話傳說與道教文化
        二、禪宗道場與佛教文化
    第二節(jié) 北地風光的江南之美
    第三節(jié) 山水的人文地理考證
        一、豐富的山水人文
        二、山水揚名
結(jié)語
主要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中國古代山水詩的時空意識[J]. 王惠.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4)
[2]從“江山之助”到“無我之境”——山水文學審美理想縱橫談[J]. 周振榮.  社科縱橫. 2009(09)
[3]亦論亦文:創(chuàng)新型美學小品——袁中道《爽籟亭記》賞析[J]. 吳功正.  名作欣賞. 2009(05)
[4]袁中道和竟陵派:性靈論與格調(diào)論唐詩觀的調(diào)和[J]. 查清華.  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05)
[5]袁中道晚年審美旨趣與文學態(tài)度轉(zhuǎn)變及成因探微[J]. 劉尊舉.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6)
[6]袁中道:性命憂懼與生死決心——公安派心態(tài)研究之三[J]. 易聞曉.  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1)
[7]袁中道:公安派最后的“掌門人”——兼論其生命態(tài)度和價值立場[J]. 孟祥榮.  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1)
[8]略說竟陵派對公安派性靈說的修正[J]. 熊禮匯.  荊州師范學院學報. 2003(06)
[9]袁宏道與公安派研究論文綜述[J]. 賈宗普.  廊坊師范學院學報. 2003(04)
[10]20世紀公安派文論研究[J]. 魏中林,昌慶志.  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 2003(01)

博士論文
[1]從山水觀念到山水圖式[D]. 徐曉力.復旦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論公安派袁中道“性靈說”及其文學理論價值[D]. 李金鳳.遼寧大學 2011
[2]袁中道散文研究[D]. 汪怡君.山東師范大學 2010
[3]生死心切:袁中道思想轉(zhuǎn)型探微[D]. 吳彤.汕頭大學 2009
[4]袁中道入仕后文學創(chuàng)作考論[D]. 賀莉莉.南京師范大學 2007
[5]袁中道文學研究[D]. 羅娟娟.華中師范大學 2007
[6]試論魏晉時期山水審美的意義[D]. 王偉萍.陜西師范大學 2007
[7]《游居杮錄》與袁中道休閑旅游研究[D]. 謝斌.上海師范大學 2007
[8]論袁中道的散文創(chuàng)作[D]. 孫虎.山東師范大學 2004
[9]袁中道晚年文學思想轉(zhuǎn)變及成因探微[D]. 劉尊舉.首都師范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17581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endili/317581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d231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