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人口論文 >

人口流動與文化傳播關(guān)聯(lián)性研究——以絲路使者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9-19 19:59
  自絲綢之路開通以來,形成了多元文化共存共生的西部走廊,各國使臣驛者、西行求法的高僧大德、謫戍邊疆的文臣武將、游歷四方的民間奇士及中西往來的商人行者等群體作為文化符號的攜帶者活躍在該文化走廊上,在政治體制、經(jīng)濟收益、宗教傳播等方面促進了中西文化的水乳交融。該文以古代絲綢之路為背景,以流動在絲路上的人員為切入點,從政治、經(jīng)濟、宗教、文藝等方面探討人口流動與文化傳播的關(guān)聯(lián)性,以深化人口研究理論,拓展絲綢之路文化傳播的研究空間。 

【文章來源】:敦煌學輯刊.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 外交使者
二 求法高僧
三 學者文人
四 貿(mào)易商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怛邏斯戰(zhàn)役看中華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文明交往[J]. 馬明良.  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1)
[2]《王延德歷敘使高昌行程所見》的箋證和研究[J]. 錢伯泉.  西域研究. 2010(04)
[3]公元1到5世紀中國文獻中關(guān)于羅馬帝國的傳聞——以《后漢書·大秦傳》為中心的考察[J]. 林英.  古代文明. 2009(04)
[4]華嶠《后漢書》考述[J]. 宋志英.  史學史研究. 2001(04)
[5]甘肅靈臺發(fā)現(xiàn)的外文鉛餅及隴右道北線[J]. 王忠學.  絲綢之路. 1995(06)
[6]中原西行求法第一人—朱士行[J]. 孟楠.  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3(01)
[7]略論《后漢書》人物傳記的文學價值與特色[J]. 裘漢康.  中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9(02)
[8]宋云絲路之行初探[J]. 馬曼麗.  青海社會科學. 1985(04)

碩士論文
[1]伊本·白圖泰和馬可·波羅眼中的中國形象比較研究[D]. 莊芳.上海外國語大學 2018
[2]流動的人群與文化的流動[D]. 王曉艷.云南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40224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kou/340224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c389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