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基礎”與民主生活之間——論丁玲《夜》對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探討
發(fā)布時間:2023-05-12 20:44
本文將丁玲的短篇小說《夜》置于40年代初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形成的歷史大背景下,結合丁玲自身在延安馬列學院學習的經驗,進而指出丁玲在《夜》中探討了中國革命打破原有社會的經濟及倫理秩序、向新民主主義社會新型生產和社會關系轉變過程中邊區(qū)人民所面臨的現實問題。通過對"物質基礎"這個政治經濟學術語的運用,丁玲在《夜》中著重探討了40年代邊區(qū)最主要的物質基礎與上層建筑發(fā)展之間的矛盾。丁玲注意到了黨的政策在實際貫徹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關注到了邊區(qū)生活和革命理論之間的張力!兑埂敷w現了作家兼黨員干部丁玲對這一時期重大理論問題的思考和回應。
【文章頁數】:10 頁
【文章目錄】:
一“物質基礎”與新民主主義時期的邊區(qū)建設
二民主生活與大生產運動的矛盾
三經濟、政治權利的再分配
四婦女的出路:大生產和民主生活
結語
本文編號:3814604
【文章頁數】:10 頁
【文章目錄】:
一“物質基礎”與新民主主義時期的邊區(qū)建設
二民主生活與大生產運動的矛盾
三經濟、政治權利的再分配
四婦女的出路:大生產和民主生活
結語
本文編號:38146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814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