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自覺視閾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文關鍵詞:教育自覺視閾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問題是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實踐工作者關注的一個重點問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工作者進行理論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導實踐,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當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著諸多薄弱環(huán)節(jié),如何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成為了突出問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方面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研究視閾的局限,需要從“教育自覺”的視閾入手,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問題的研究。 “教育自覺”的概念是學界從費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覺”概念中得到啟發(fā)而采用的!拔幕杂X”的核心是自知之明,對自己的文化懂得反思,和域外文化取長補短,促進人類和平事業(yè)的發(fā)展。同理,“教育自覺”也是自知之明,是一個不斷認識、不斷反省、不斷超越的過程,同時也是踐行良知、勇氣、智慧的自覺過程。“教育自覺”是有良知、勇氣和智慧的教育主體對教育活動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去履行符合教育規(guī)律、促進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教育教學活動的狀態(tài)和過程。從“教育自覺”的視閾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自覺”!八枷胝谓逃杂X”是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對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象和規(guī)律的深刻理解或科學認識并按這種理解或科學認識自覺行動的狀態(tài)和過程。 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實踐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決定了從“教育自覺”的視閾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緊要性。全球化對我國既是發(fā)展的機遇,也是嚴峻的挑戰(zhàn),我國將在更大范圍內和更深程度上融入全球化進程,但目前我國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一些人仍然認為全球化是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根本威脅,認為全球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權威的主要威脅并對西方文化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恐懼;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界定不清晰、主體理論不自覺,就會導致整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的不自覺,因此,必須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理論問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和科學理論灌輸本質上就是要牢固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要看到,在現(xiàn)階段,沒有科學灌輸就沒有思想政治教育,否定科學灌輸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是錯誤的,,就會直接導致思想政治教育趨向低效與無效。公開、公平、公正是贏得信仰和信任的根本,對于公開、公平、公正的任何輕視和脫離都會造成公信力的喪失,黨內出現(xiàn)的消極腐敗問題和學校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正在損害著黨和政府的公信力,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實際效果不能盡如人意的問題。以上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解決,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就會出現(xiàn)主體不自信、對象不認可的情況,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效果就會繼續(xù)無法徹底改觀。 “教育自覺”視閾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問題是本文的核心問題。“教育自覺”視閾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則是堅持黨的領導,貫徹法治鏟除各種消極腐敗現(xiàn)象,重塑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同時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調節(jié)各種利益關系,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教育自覺”視閾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路徑是政府建設和諧社會,實現(xiàn)政府的教育自覺;學校塑造公正校園,實現(xiàn)學校的教育自覺;教師樹立價值楷模,實現(xiàn)教師的教育自覺!敖逃杂X”視閾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是言行一致的身教示范法、單元民主法和形成合力法。同時,“教育自覺”視閾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還需要借鑒國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經(jīng)驗,特別是借鑒美國、英國等西方發(fā)達國家和與我國有相似文化背景的韓國、新加坡等亞洲國家的經(jīng)驗,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能否實現(xiàn)和在多大程度上實現(xiàn)取決于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自覺與自覺體現(xiàn)的程度,不只是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就能夠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不自覺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僅不能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而且會造成各種問題!敖逃杂X”視閾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推動社會的和諧與進步,通過發(fā)展人的需要、豐富人的本質和完善人的個性來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發(fā)展人的自由個性,有助于實現(xiàn)時代的創(chuàng)新要求和提高人的創(chuàng)新素質。
【關鍵詞】:文化自覺 教育自覺 思想政治教育自覺 全面發(fā)展 創(chuàng)新
【學位授予單位】:蘇州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41
【目錄】: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目錄9-12
- 導論12-32
- 第一節(jié) 問題的提出和研究意義12-18
- 一、 問題的提出12-14
- 二、 研究意義14-18
- 第二節(jié) 研究綜述18-23
- 一、 國內文獻綜述18-20
- 二、 國外文獻綜述20-23
- 第三節(jié) 研究設計23-29
- 一、 研究目標23-24
- 二、 研究思路24-28
- 三、 研究方法28-29
- 第四節(jié) 本文的創(chuàng)新與不足29-32
- 一、 本文創(chuàng)新之處29-31
- 二、 本文不足之處31-32
- 第一章 教育自覺理論概述32-65
- 第一節(jié) 教育自覺的概念辨析32-41
- 一、 教育自覺32-35
- 二、 教育自覺視閾35-37
- 三、 教育自覺視閾下的思想政治教育37-41
- 第二節(jié) 教育自覺的出場語境41-56
- 一、 文化自覺的內涵與發(fā)展42-50
- 二、 文化自覺與教育自覺的關系50-52
- 三、 文化自覺走向教育自覺的歷史必然性52-56
- 第三節(jié) 教育自覺視閾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邏輯契合56-65
- 一、 教育自覺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點56-60
- 二、 教育自覺視閾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60-62
- 三、 教育自覺視閾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62-65
- 第二章 教育自覺視閾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65-96
- 第一節(jié) 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誤區(qū)65-69
- 一、 誤區(qū)一:全球化是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根本威脅65-66
- 二、 誤區(qū)二:全球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權威喪失的根本原因66-68
- 三、 誤區(qū)三:全球化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障礙68-69
- 第二節(jié) 教育自覺視閾下思想政治教育主體論問題69-80
- 一、 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確定69-74
-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分類74-76
-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主體論的認識偏差76-80
- 第三節(jié) 教育自覺視閾下思想政治教育灌輸論問題80-88
- 一、 馬克思主義灌輸理論的發(fā)展歷程80-83
- 二、 馬克思主義灌輸理論的是非之爭83-88
- 第四節(jié) 教育自覺視閾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偏差88-96
- 一、 政府行政的法治性偏差89-92
- 二、 學校管理的科學性偏差92-96
- 第三章 教育自覺視閾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探析96-131
- 第一節(jié) 教育自覺視閾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則96-106
- 一、 黨的領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96-99
- 二、 以人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99-102
- 三、 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102-106
- 第二節(jié) 教育自覺視閾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路徑106-116
- 一、 建設和諧社會:政府的教育自覺107-110
- 二、 塑造公正校園:學校的教育自覺110-113
- 三、 樹立價值楷模:教師的教育自覺113-116
- 第三節(jié) 教育自覺視閾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方法116-131
- 一、 身教示范法:個體主體自覺的基礎116-121
- 二、 單元民主法:個體主體自覺的保證121-128
- 三、 形成合力法:群體主體自覺的互動128-131
- 第四章 教育自覺視閾下國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鑒131-145
- 第一節(jié) 教育自覺視閾下歐美國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鑒131-138
- 一、 美國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覺”元素131-135
- 二、 英國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覺”精神135-138
- 第二節(jié) 教育自覺視閾下亞洲國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鑒138-145
- 一、 韓國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覺”與主導138-141
- 二、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覺”與法治141-145
- 第五章 教育自覺視閾下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145-170
- 第一節(jié) 教育自覺推動社會的和諧145-153
- 一、 推動人與自然的和諧146-149
- 二、 推動人與社會的和諧149-151
- 三、 推動中國與世界的和諧151-153
- 第二節(jié) 教育自覺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153-163
- 一、 發(fā)展人的需要153-156
- 二、 豐富人的本質156-159
- 三、 完善人的個性159-163
- 第三節(jié) 教育自覺促進和實現(xiàn)人的創(chuàng)新163-170
- 一、 人的創(chuàng)新的現(xiàn)實反思163-166
- 二、 人的創(chuàng)新的條件創(chuàng)設166-168
- 三、 人的創(chuàng)新的實現(xiàn)動力168-170
- 結語170-171
- 參考文獻171-183
-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183-184
- 后記184-18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韓慶祥;論人的個性及其全面發(fā)展的規(guī)律[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01期
2 王玉慶;;生態(tài)文明——人與自然和諧之道[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3 費孝通;反思·對話·文化自覺[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3期
4 何茜;譚菲;;韓國教師教育的發(fā)展特色及變革趨勢[J];比較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5 陳軍科;理性思維:文化自覺的本質特征[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6 陸平;;理性思維:文化自覺的一個基本特征[J];長白學刊;2006年05期
7 鄧楠;以科技創(chuàng)新促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發(fā)展[J];中國創(chuàng)業(yè)投資與高科技;2004年08期
8 費孝通;從反思到文化自覺和交流[J];讀書;1998年11期
9 章舜欽;;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公民知情權的民主法治保障[J];湖北社會科學;2008年10期
10 楊立英;;全球化、網(wǎng)絡化境遇與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06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宋德勇;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學解讀[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2 張冉;文化自覺論[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李寶斌;轉型時期通往教育自覺的高校教師評價[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4 顧相偉;馬克思人的全面發(fā)展思想的當代價值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5 白秀銀;馬克思主義灌輸理論及其當代發(fā)展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6 杜奉瑛;當代中國思想政治教育社會管理功能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教育自覺視閾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746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74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