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機關不履行法定職責案件裁判標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2-04 08:07
行政機關全面履行法定職責是法治政府應有之義,更是法治中國建設的必然要求。各級人民法院通過對行政機關不履行法定職責案件進行充分審查并作出適當裁判,對督促行政機關全面履行法定職責,推進我國法治政府建設,提升行政效能具有極其重要價值。但是,由于行政機關不履行法定職責構成要件的復雜性、我國普適性行政程序成文規(guī)范的缺失、不履行法定職責相關概念尚無清晰界定等原因,致使行政機關不履行法定職責案件在實體構成要件的認定和判決方式的適用時存在一定的困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司法權對行政權監(jiān)督機能的全面實現(xiàn),不利于行政爭議的實質(zhì)性化解,也不利于行政相對人及利害關系人合法權益的有效保護。鑒于上述原因,本文基于最高人民法院在中國裁判文書網(wǎng)公布的“行政機關不履行法定職責”案件的裁判文書,綜合運用統(tǒng)計分析法、歸納推理法、案例分析法、文獻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行政法學理論界關于不履行法定職責的研究成果為引導,對行政機關不履行法定職責案件進行實證研究,并就行政機關不履行法定職責案件審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第一章,對行政機關不履行法定職責案件涉及的法學概念進行辨析。經(jīng)過對行政不作為和不履行法定職責使用現(xiàn)狀梳理發(fā)現(xiàn)...
【文章頁數(shù)】: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不履行法定職責相關概念辨析
一、行政不作為
(一) 行政不作為與不履行法定職責混淆使用的現(xiàn)狀
(二) 行政不作為與不履行法定職責嚴格區(qū)分的必要性
(三) 不履行法定職責的內(nèi)涵與外延
二、課以義務之訴
(一) 課予義務之訴簡介
(二) 我國行政訴訟判決種類概述
(三) 課予義務之訴與不履行法定職責訴訟的內(nèi)在關系
第二章 不履行法定職責的實體認定標準
一、認定行政機關具有法定職責的標準
(一) 規(guī)范性文件關于行政機關職責的具體規(guī)定
(二) 先行政行為產(chǎn)生的義務
(三) 上級行政機關書面的命令
(四) 行政允諾的具體內(nèi)容
(五) 行政協(xié)議的約定
二、認定行政機關履行了法定職責的標準
(一) 秩序性審查模式下的認定標準
(二) 合目的性審查模式下的認定標準
第三章 不履行法定職責案件裁判方式的適用標準
一、不予以立案的適用標準
(一) 履行法定職責的前提條件不具備
(二) 原告對不履行法定職責行為不具有利害關系
(三) 原告未初步舉證被訴行政機關具有法定職責
(四) 不屬于不履行法定職責案件且受訴法院不具有管轄權
二、確認違法判決的適用標準
(一) 履行法定職責的前提條件已經(jīng)成就
(二) 客觀上具有履行法定職責的可能性
(三) 行政相關對不履行法定職責存在主觀過錯
三、履行判決的適用標準
(一) 行政首次判斷權已經(jīng)行使
(二) 判決履行具體的法定職責具有現(xiàn)實意義
第四章 完善不履行法定職責案件裁判標準的建議
一、不履行法定職責案件審理時存在的問題
(一) 對不履行法定職責作出實體認定時存在的問題
(二) 適用不履行法定職責案件裁判方式時存在的問題
二、實體法層面的建議
(一) 堅持對法定職責的擴大解釋
(二) 嚴密行政程序立法
(三) 確立行政效能基本原則
三、訴訟法層面的建議
(一) 確立課以義務之訴
(二) 全面確立合目的性審查模式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行政法上的效能原則[J]. 沈巋. 清華法學. 2019(04)
[2]行政訴訟判決方式的類型化——行政訴訟判決方式內(nèi)在關系及適用條件分析[J]. 郭修江. 法律適用. 2018(11)
[3]審理不履行法定職責行政案件的十大問題[J]. 江勇. 人民司法(應用). 2018(04)
[4]行政首次判斷權理論及其適用[J]. 黃先雄. 行政法學研究. 2017(05)
[5]不履行法定職責行政案件司法審查強度之檢討[J]. 姜鵬. 華東政法大學學報. 2017(04)
[6]課予義務訴訟研究[J]. 李磊. 廣西社會科學. 2017(01)
[7]行政允諾的認定及其裁判方式——黃銀友等訴湖北省大冶市政府、大冶市保安鎮(zhèn)政府行政允諾案評析保安鎮(zhèn)政府行政允諾案評析[J]. 章劍生. 交大法學. 2016(02)
[8]論行政訴訟的登記立案制度——兼評新行政訴訟法相關條款[J]. 王春業(yè). 北京社會科學. 2015(11)
[9]論給付之訴的類型化——履行法定職責案件的實務思考[J]. 葛翔,曾翔. 法制與社會. 2013(18)
[10]中德履責之訴適當性研究進路之比較[J]. 龍非. 行政法學研究. 2011(03)
本文編號:3707893
【文章頁數(shù)】: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不履行法定職責相關概念辨析
一、行政不作為
(一) 行政不作為與不履行法定職責混淆使用的現(xiàn)狀
(二) 行政不作為與不履行法定職責嚴格區(qū)分的必要性
(三) 不履行法定職責的內(nèi)涵與外延
二、課以義務之訴
(一) 課予義務之訴簡介
(二) 我國行政訴訟判決種類概述
(三) 課予義務之訴與不履行法定職責訴訟的內(nèi)在關系
第二章 不履行法定職責的實體認定標準
一、認定行政機關具有法定職責的標準
(一) 規(guī)范性文件關于行政機關職責的具體規(guī)定
(二) 先行政行為產(chǎn)生的義務
(三) 上級行政機關書面的命令
(四) 行政允諾的具體內(nèi)容
(五) 行政協(xié)議的約定
二、認定行政機關履行了法定職責的標準
(一) 秩序性審查模式下的認定標準
(二) 合目的性審查模式下的認定標準
第三章 不履行法定職責案件裁判方式的適用標準
一、不予以立案的適用標準
(一) 履行法定職責的前提條件不具備
(二) 原告對不履行法定職責行為不具有利害關系
(三) 原告未初步舉證被訴行政機關具有法定職責
(四) 不屬于不履行法定職責案件且受訴法院不具有管轄權
二、確認違法判決的適用標準
(一) 履行法定職責的前提條件已經(jīng)成就
(二) 客觀上具有履行法定職責的可能性
(三) 行政相關對不履行法定職責存在主觀過錯
三、履行判決的適用標準
(一) 行政首次判斷權已經(jīng)行使
(二) 判決履行具體的法定職責具有現(xiàn)實意義
第四章 完善不履行法定職責案件裁判標準的建議
一、不履行法定職責案件審理時存在的問題
(一) 對不履行法定職責作出實體認定時存在的問題
(二) 適用不履行法定職責案件裁判方式時存在的問題
二、實體法層面的建議
(一) 堅持對法定職責的擴大解釋
(二) 嚴密行政程序立法
(三) 確立行政效能基本原則
三、訴訟法層面的建議
(一) 確立課以義務之訴
(二) 全面確立合目的性審查模式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行政法上的效能原則[J]. 沈巋. 清華法學. 2019(04)
[2]行政訴訟判決方式的類型化——行政訴訟判決方式內(nèi)在關系及適用條件分析[J]. 郭修江. 法律適用. 2018(11)
[3]審理不履行法定職責行政案件的十大問題[J]. 江勇. 人民司法(應用). 2018(04)
[4]行政首次判斷權理論及其適用[J]. 黃先雄. 行政法學研究. 2017(05)
[5]不履行法定職責行政案件司法審查強度之檢討[J]. 姜鵬. 華東政法大學學報. 2017(04)
[6]課予義務訴訟研究[J]. 李磊. 廣西社會科學. 2017(01)
[7]行政允諾的認定及其裁判方式——黃銀友等訴湖北省大冶市政府、大冶市保安鎮(zhèn)政府行政允諾案評析保安鎮(zhèn)政府行政允諾案評析[J]. 章劍生. 交大法學. 2016(02)
[8]論行政訴訟的登記立案制度——兼評新行政訴訟法相關條款[J]. 王春業(yè). 北京社會科學. 2015(11)
[9]論給付之訴的類型化——履行法定職責案件的實務思考[J]. 葛翔,曾翔. 法制與社會. 2013(18)
[10]中德履責之訴適當性研究進路之比較[J]. 龍非. 行政法學研究. 2011(03)
本文編號:37078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7078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