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保障的法治原則與實現路徑
發(fā)布時間:2021-08-06 01:59
生物安全是國家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廣義的生物安全觀要求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以及與現代生物技術息息相關的公共安全問題,這為我國生物安全的法治保障劃定了調整界限。在此基礎上,我國生物安全立法的價值定位應立足于回應風險社會挑戰(zhàn),堅持風險預防原則和謹慎發(fā)展原則。從風險預防原則和謹慎發(fā)展原則的視角來看,科技安全和生態(tài)安全是生物安全體系最主要的兩方面內容。其中,科技安全保障應以人文關聯補足科技理性和價值理性,生態(tài)安全保障則應以保障總體國家安全為主旨,更加重視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以及公共衛(wèi)生安全問題的積極應對。
【文章來源】:探索與爭鳴.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8 頁
【文章目錄】:
生物安全觀:一個起點問題
生物安全立法的原則定位:應對風險社會挑戰(zhàn)
(一)策略差異與選擇
(二)法治路徑與原則
科技安全:人文關聯超越技術理性
(一)人文關聯的缺失與補足
(二)面向“技術理性”的理性選擇
生態(tài)安全:以保障總體國家安全為主旨
(一)野生動物的雙面屬性
(二)生物入侵的防范機制
(三)公共衛(wèi)生安全保障之要義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現代·現代性·后現代性——論A·吉登斯的現代性理論[J]. 陳華興. 浙江社會科學. 2006(06)
[2]生物安全的國際法原則[J]. 王燦發(fā),于文軒. 現代法學. 2003(04)
[3]技術理性的人文反思[J]. 錢俊生,曾林.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03(08)
本文編號:3324844
【文章來源】:探索與爭鳴.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8 頁
【文章目錄】:
生物安全觀:一個起點問題
生物安全立法的原則定位:應對風險社會挑戰(zhàn)
(一)策略差異與選擇
(二)法治路徑與原則
科技安全:人文關聯超越技術理性
(一)人文關聯的缺失與補足
(二)面向“技術理性”的理性選擇
生態(tài)安全:以保障總體國家安全為主旨
(一)野生動物的雙面屬性
(二)生物入侵的防范機制
(三)公共衛(wèi)生安全保障之要義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現代·現代性·后現代性——論A·吉登斯的現代性理論[J]. 陳華興. 浙江社會科學. 2006(06)
[2]生物安全的國際法原則[J]. 王燦發(fā),于文軒. 現代法學. 2003(04)
[3]技術理性的人文反思[J]. 錢俊生,曾林.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03(08)
本文編號:33248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324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