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體時代法治新聞如何提升傳播效果——以兩會期間“民法典”相關(guān)作品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4-09 19:10
<正>2020年兩會期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我國首部"民法典","民法典"的出臺對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shè)具有重要歷史意義。在全面依法治國的時代背景下,借助傳播媒介開展法治宣傳教育進而提升全體公民的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yǎng)是十分必要的,"兩會"期間多家媒體機構(gòu)借助新媒體技術(shù)對"民法典"的編纂出臺熱點信息進行了報道。"民法典"融媒作品的敘事分析1.敘事視角與敘事人稱。敘事視角的選擇是新聞產(chǎn)品內(nèi)容敘述方面的關(guān)鍵,
【文章來源】:青年記者. 2020,(32)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民法典”融媒作品的敘事分析
1.敘事視角與敘事人稱。
2.敘事話語。
3.敘述故事與文化元素。
“民法典”融媒作品的意義表征形式
“民法典”融媒作品的傳播路徑
1.“兩微一端”與“跨屏互動”的融合傳播路徑。
2.“聲音聚合”平臺與“短視頻”平臺的傳播路徑。
結(jié) 語
本文編號:3128164
【文章來源】:青年記者. 2020,(32)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民法典”融媒作品的敘事分析
1.敘事視角與敘事人稱。
2.敘事話語。
3.敘述故事與文化元素。
“民法典”融媒作品的意義表征形式
“民法典”融媒作品的傳播路徑
1.“兩微一端”與“跨屏互動”的融合傳播路徑。
2.“聲音聚合”平臺與“短視頻”平臺的傳播路徑。
結(jié) 語
本文編號:31281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12816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