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綏抗日民主政權的土地法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09 06:10
本文關鍵詞:晉綏抗日民主政權的土地法制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晉綏抗日根據(jù)地作為華北五大戰(zhàn)略要地之一,是八路軍深入敵后開展游擊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基地,是華北各抗日根據(jù)地的樞紐。晉綏抗日民主政權土地法制的實施,使廣大貧苦農民獲得了經濟上的利益,為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奠定了群眾基礎。本文針對晉綏抗日民主政權的土地法制問題,從晉綏抗日民主政權土地法制產生的背景入手,展開對晉綏抗日民主政權土地法制內容的探討。在完成本篇論文的過程中,主要立足于山西檔案館所藏有關晉綏抗日民主政權的相關資料,對晉綏抗日民主政權土地法制建設的價值進行分析,并客觀地對晉綏抗日民主政權的土地法制進行評價。文章主要由引言和正文組成。引言部分,主要分析了晉綏根據(jù)地土地法制建設的國內外研究動態(tài),提出晉綏抗日民主政權土地法制研究的價值與意義,并對文章中土地法制的研究方法簡要論述。正文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正文的第一部分旨在對晉綏抗日民主政權土地法制的背景進行分析,主要從當時晉綏抗日民主政權所面臨的戰(zhàn)爭形勢、土地的占有情況以及階級關系三個方面進行探討,為晉綏抗日民主政權土地法制的研究打下基礎。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闡述了晉綏抗日民主政權的土地法制內容,這些內容主要包括:土地立法的目的與原則、減租辦法與清理舊債、土地的權利與處分、土地立法的保障機構與效力。通過對土地法制內容的介紹,使我們更全面地考察晉綏抗日民主政權的土地法制。第三部分對晉綏抗日民主政權土地法制的特點予以歸納總結,主要從土地分配的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保護地主地權與保護農民佃權相結合以及土地政策的階段性三個特點進行論述,使得晉綏抗日民主政權土地法制的內容更加明確與系統(tǒng)化。第四部分主要立足于一定的歷史背景中,對晉綏抗日民主政權的土地法制進行正反兩方面的評價。一方面晉綏抗日民主政權土地法制鞏固了抗日民主政權,奠定了抗戰(zhàn)勝利的群眾基礎以及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另一方面土地法制也存在著缺點與不足。文章主要采用了歷史分析與實證分析的方法,以當時的背景為切入點,通過對晉綏抗日民主政權土地政策的歷史資料進行分析,結合相關的土地法規(guī),進一步分析晉綏抗日民主政權土地法制的意義與不足。就研究內容的創(chuàng)新來講,突破了以往抗日民主政權土地法制研究的單一性,從背景、內容、特點等多方面對晉綏抗日民主政權的土地法制展開研究。就研究資料的創(chuàng)新來講,主要運用從山西檔案館收集到的原始資料對所選題目進行探討,避免了研究的重復性,擴寬了晉綏抗日民主政權的研究內容。
【關鍵詞】:晉綏 革命根據(jù)地 土地法制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D929;D922.3
【目錄】: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2
- 引言12-14
- 一、晉綏抗日民主政權土地法制產生的背景14-22
- (一) 晉綏抗日民主政權所面臨的戰(zhàn)爭形勢14-15
- (二) 晉綏抗日民主政權所面臨的土地占有關系15-18
- (三) 晉綏抗日民主政權所面臨的階級關系18-22
- 二、晉綏抗日民主政權土地法制的主要內容22-30
- (一) 土地立法的目的與原則22
- (二) 減租辦法與清理舊租22-26
- (三) 土地的權利與處分26-28
- (四) 土地立法的保障機構與效力28-30
- 三、晉綏抗日民主政權土地法制的特點30-37
- (一) 土地分配的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30-32
- (二) 保護地權與保護佃權相結合32-33
- (三) 土地法制內容的階段性33-37
- 四、對晉綏抗日民主政權土地法制的評價37-45
- (一) 鞏固了晉綏革命根據(jù)地的民主政權37-38
- (二) 奠定了抗戰(zhàn)勝利的群眾基礎38-40
- (三) 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40-42
- (四) 土地法制的缺點與不足42-45
- 結論45-46
- 參考文獻46-48
- 發(fā)表文章目錄48-49
- 致謝49-50
- 個人簡況及聯(lián)系方式50-51
- 承諾書51-5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溫曉莉;論抗日民主政權法制的開放性與民主性[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05期
2 駱積高;論毛澤東抗日民主政權思想及其實踐[J];探索;2005年03期
3 劉慶e
本文編號:2946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94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