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當代政府公信力的提升路徑
發(fā)布時間:2017-03-23 12:12
本文關鍵詞:論當代政府公信力的提升路徑,,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獲得民眾信任的能力,而政治信任是指民眾對政治體制的一種認同、遵守和依賴的心理。本文以一項關于浙江省大學生政治信任的調查研究為基礎,結合國內外研究現狀,剖析出當代大學生政治信任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索提升政府公信力的路徑和方法。 文章第一部分以政府公信力和政治信任的研究基礎開篇,分別介紹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義、關于政府公信力和政治信任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得出主要結論:雖然我國對政府公信力和政治信任的研究起步較晚、研究基礎較少,現有研究存在很多需要完善之處,特別是政府公信力的研究乏善可陳,但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對二者的關注會不斷加強,成果數量也會不斷增多。 文章第二部分簡要介紹了公信力、政府公信力、信任和政治信任的概念,以及政府公信力、政治信任的重要作用,并剖析了政府公信力與政治信任的邏輯關系,指出政治信任是政府公信力的內源性基礎、政府公信力是政治信任的一部分外部表現、政府公信力與政治信任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同時,結合當前我國實際,介紹了我國政治信任整體水平下降、“層級差”現象顯著、表達方式日益多樣、處于可控范圍的四個特點。 文章第三部分詳細介紹了本次調研的具體情況及得出的結論。調研顯示,大學生對國家制度的信任程度保持中立,對法律公正的信任程度持中,而對政府的信任度相對較低。調研還顯示出當代大學生政治信任中普遍存在的六個現象,即愛國愛黨程度不一致、“層級差”不顯著、抽象信任高于具體信任、整體水平下降但個別信任上升、以對公職人員的信任代表對政府的信任、政治參與水平降低。 文章第四部分深度剖析了影響當代大學生政治信任的原因,包括大學生家庭環(huán)境、年齡、教育背景、政治信仰、獲取信息主渠道等個體原因,公職人員素質不高、領導干部能力平庸、相關政策落實不到位、政府管理方法不得當等政府管理原因,以及生源地經濟發(fā)展水平、民主法治進程水平、信任文化水平等國家發(fā)展進程的原因。 文章第五部分分別從國家角度、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門角度、高校角度、家庭角度等四個方面提出了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途徑。包括:努力推進經濟發(fā)展,提升依法治國水平,建立完善社會信用制度,制定符合人民利益的政策,解決民眾反映突出的問題;規(guī)范政府行為、杜絕和防制腐敗,擴大民眾政治參與,提升干部素質,規(guī)范媒體行為;充分發(fā)揮思政教育課的重要作用,創(chuàng)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加強高校黨團組織的建設;培養(yǎng)正確的信任觀,做好正面行為引導,濃郁良好的家庭氛圍等。
【關鍵詞】:政府 公信力 大學生 政治信任
【學位授予單位】:寧波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D630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3
- 1 緒論13-22
- 1.1 選題的背景和意義13-14
- 1.1.1 選題的背景13
- 1.1.2 選題的意義13-14
- 1.2 政府公信力的國內外研究現狀14-16
- 1.2.1 國外研究觀點14-15
- 1.2.2 國內研究觀點15-16
- 1.3 政治信任的國內外研究現狀16-20
- 1.3.1 國外研究綜述16-17
- 1.3.2 國內研究綜述17-20
- 1.4 國內外研究述評20-22
- 2 政府公信力、政治信任及邏輯關系22-30
- 2.1 政府公信力的內涵22-23
- 2.1.1 公信力的概念22
- 2.1.2 政府公信力的概念22
- 2.1.3 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作用22-23
- 2.2 政治信任的內涵23-25
- 2.2.1 信任的概念23
- 2.2.2 政治信任的概念23-24
- 2.2.3 政治信任的重要作用24-25
- 2.3 政府公信力與政治信任的邏輯關系25-26
- 2.3.1 政治信任是政府公信力的內源性基礎25
- 2.3.2 政府公信力是政治信任的部分外在表現25
- 2.3.3 政府公信力與政治信任是平行共生的機制25-26
- 2.4 我國政治信任的現狀26-30
- 2.4.1 整體水平下降26-27
- 2.4.2 “層級差”現象顯著27-28
- 2.4.3 表達方式日益多樣28
- 2.4.4 處于可控范圍28-30
- 3 大學生政治信任的實證調查30-38
- 3.1 調研的基本情況30
- 3.2 大學生政治信任現狀30-35
- 3.2.1 對國家制度的信任30-32
- 3.2.2 對法律公正的信任32-34
- 3.2.3 對政府的信任34-35
- 3.3 大學生政治信任的新特點35-38
- 3.3.1 愛黨、愛國程度不相一致35-36
- 3.3.2 “層級差”不顯著36
- 3.3.3 抽象信任高于具體信任36
- 3.3.4 整體水平下降但個別信任上升36
- 3.3.5 以對公職人員的信任代表對政府的信任36
- 3.3.6 政治參與水平降低36-38
- 4 影響當代大學生政治信任的原因38-41
- 4.1 大學生個體原因38-39
- 4.1.1 家庭環(huán)境38
- 4.1.2 年齡38
- 4.1.3 教育背景38
- 4.1.4 政治信仰38-39
- 4.1.5 獲取信息主渠道39
- 4.2 國家發(fā)展水平39-40
- 4.2.1 經濟發(fā)展水平39
- 4.2.2 民主法治水平39
- 4.2.3 信任文化發(fā)展水平39-40
- 4.3 政府執(zhí)政能力40-41
- 4.3.1 公職人員素質和領導干部能力40
- 4.3.2 政策執(zhí)行不力40
- 4.3.3 方法不得當40-41
- 5 提升政府公信力的路徑分析41-45
- 5.1 從國家角度分析41-42
- 5.1.1 努力推進經濟發(fā)展41
- 5.1.2 提升依法治國水平41
- 5.1.3 建立完善社會信用制度41
- 5.1.4 制定符合人民利益的政策41
- 5.1.5 解決民眾反映突出的問題41-42
- 5.2 從地方政府、主管部門角度分析42-43
- 5.2.1 規(guī)范政府行為,杜絕和防制腐敗42
- 5.2.2 擴大民眾政治參與42
- 5.2.3 提升干部素質42-43
- 5.2.4 規(guī)范媒體行為43
- 5.3 從高校角度分析43-44
- 5.3.1 充分發(fā)揮思政教育課的重要作用43
- 5.3.2 創(chuàng)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43
- 5.3.3 加強高校黨團組織的建設43-44
- 5.4 從家庭角度分析44-45
- 5.4.1 培養(yǎng)正確的信任觀44
- 5.4.2 做好正面的行為引導44
- 5.4.3 濃郁良好的家庭氛圍44-45
- 6.結語45-46
- 參考文獻46-49
- 在學研究成果49-50
- 致謝5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于建嶸;;以規(guī)則和信任化解官民沖突[J];理論參考;2010年08期
2 管s
本文編號:2636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63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