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xié)商民主視角下公共政策過程合法性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08-29 09:54
【摘要】:公共政策過程是完成政策選擇與社會集體行動,以最有效的方式實現(xiàn)公共利益,充分保障公民民主權利、尊重公民作為人而具有的尊嚴的制度性選擇與行動,是公共政策價值取向與政策利益實現(xiàn)的統(tǒng)一。但公民責任意識不足、公民參與水平較低、公私兩域嚴重重疊以及利益協(xié)商程序軟化,導致公共政策過程合法性缺失的出現(xiàn),進而威脅到政治系統(tǒng)的穩(wěn)定。 本文借助我國“孫志剛事件”所引發(fā)的我國流浪游乞人員管理政策上的變遷過程為例,在正視協(xié)商民主缺陷的基礎上,試圖借助愛麗絲·馬里恩·揚協(xié)商民主理論的核心理念即責任、政治平等、公開、交互等四個核心要素,構造一種四維模式,即以公民精神為動力來內化協(xié)商民主的責任、以對話平臺為載體來激發(fā)公民參與的熱情、以公民社會為場域來發(fā)揮社會資本的優(yōu)勢、以合理程序為框架來保障多元利益的互融,來重構公共政策過程合法性。 全文共分為五部分,第一部分集中對公共政策及公共政策過程等相關概念進行界定、闡述協(xié)商民主的發(fā)展歷程與特色、揚的協(xié)商民主理論的核心價值、當代意義及其面臨的各類困境;第二部分主要介紹“孫志剛事件”的詳細過程以及我國在流浪游乞人員管理上的政策變遷;第三部分基于流浪游乞人員管理政策的變化深入分析公共政策過程合法性缺失的表現(xiàn);第四部分是分析公共政策過程合法性缺失的原因。第五部分結合“孫志剛事件”這一具體案例談協(xié)商民主重構公共政策過程合法性的對策措施。從而尋求公共政策過程與協(xié)商民主的結構性耦合,從而達到重構我國公共政策過程的合法性。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D630
本文編號:2530453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D63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肯尼斯·紐頓,楊松;社會資本與民主[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00年02期
2 詹姆斯.博曼;陳志剛;;公共協(xié)商和文化多元主義[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06年03期
3 羅維;;政治妥協(xié):何以可能?[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07年02期
4 馬克·華倫,孫亮;協(xié)商性民主[J];浙江社會科學;2005年01期
5 萬俊人;;政治如何進入哲學[J];中國社會科學;2008年02期
6 黨秀云;;公民精神與公共行政[J];中國行政管理;2005年08期
,本文編號:25304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530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