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境界”與求真
[Abstract]:Realm is an aesthetic concept concerning individual practice and consciousness. Compared with other aesthetic concepts, "realm" has a broader extension and a richer level, and its realization of beauty originates from the pursuit of "truth" in the world. However, limited by man's natural life, man's pursuit of the "truth" of the world can only be lawful in a limited scope, which means the defect of the individual's pursuit of the "realm" and the sorrow of the finite person's pursuit of the infinite "truth". Therefore, the innate limitation of personal "realm" needs to be made up in the immersion of culture, so there is the theory of "realm" of culture. The "realm" of culture is the expression and accumulation of man's inner transcendence in society and history. On the contrary, i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realm", man also realizes his deep cognition of the world and himself. In addition, the "realm" of culture and the reality of human history are mutually generated, so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eek the true state of culture in the course of the history of communism.
【作者單位】: 中央黨校哲學教研部;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當今時代文化發(fā)展的新特點新趨勢研究”[項目編號:12AZD004]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A81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世秀,邰蓉莉;試論傳統(tǒng)文化與先進文化的關系[J];四川黨史;2002年05期
2 李富榮;全球化對我國文化的影響及對策[J];理論研究;2003年06期
3 方學軍;先進文化的哲學思考[J];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4 王習懷;;真抓實干發(fā)展文化產業(yè)[J];理論與當代;2006年05期
5 王培新;馬強;;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應成為大眾文化的主流[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6 柳海增;;基層文化產業(yè)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理論學習;2007年08期
7 王十禾;;主流文化與網絡文化:兩種精神維度的融合與差異[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7年12期
8 張慶盈;;關于我國文化產業(yè)立法建設的幾點思考[J];社會科學輯刊;2008年05期
9 郝一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網絡文化研究[J];黑龍江社會科學;2009年03期
10 歐陽堅;;抓住機遇 實現文化產業(yè)更好更快發(fā)展[J];新湘評論;2009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龐井君;;文化的視聽時代[A];人的發(fā)展與社會進步——第十四屆全國人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2 李暉;馮曉瑩;;大學·文化·傳承·發(fā)展——大學在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中的作用[A];科學發(fā)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八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中)[C];2012年
3 漆玲;;略論社會和諧的文化基礎[A];“人文奧運與和諧社會”論壇文集[C];2006年
4 解學芳;臧志彭;;網絡文化產業(yè)公共治理全球化與國家網絡文化安全[A];全球治理:新認識與新實踐——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屆學術年會文集(2012年度)世界經濟·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學科卷[C];2012年
5 劉涇;;新時期廉政文化的創(chuàng)新——以培育公民規(guī)則意識為視角[A];國家治理:民主法治與公平正義——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屆學術年會文集(2012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12年
6 翟媛媛;歐陽曦;;科技與文化:文化生產力的核心[A];第十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文化強省戰(zhàn)略與科技支撐論壇文集[C];2008年
7 戴建兵;;關于民間思想的一點想法[A];歷史文化與精神文明建設[C];1995年
8 蕭鉀父;;東西慧夢幾時圓?——世紀之交的文化寄語[A];時代與思潮(6)——中西文化與20世紀中國哲學[C];1998年
9 任容;;透過文化變遷審視價值觀念更新[A];西部大開發(fā)與價值觀念更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10 格西科才·慈智木;;大力傳承民族傳統(tǒng)文化為構建和諧社會作貢獻[A];中國少數民族和諧思想研究[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德順 (作者為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人文學院院長);破除四大誤區(qū),建設和諧文化[N];南京日報;2007年
2 楊衛(wèi)澤;深化文化認識 再鑄文化輝煌[N];無錫日報;2006年
3 本報評論員;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切實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N];人民日報;2008年
4 中共長汀縣委常委 宣傳部長 教工委書記 林勇;推進文化創(chuàng)新 提升文化軟實力[N];閩西日報;2008年
5 東海縣委宣傳部 尹冬冬;以和諧文化提升文化軟實力[N];連云港日報;2008年
6 中共衢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高啟華;文化遺存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時代作用[N];浙江日報;2009年
7 執(zhí)筆 隋笑飛 參與采寫 羅宇凡 譚晶晶 姜琳 周寧 吳晶晶 王茜;寄望文化“軟實力”發(fā)揮更大更強“硬功夫”[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8 劉寬忍;培育和發(fā)展文化產業(yè)的思考[N];中國文化報;2001年
9 本報評論員;尊重農民的文化主體地位[N];邯鄲日報;2011年
10 江蘇省政協(xié)副主席、省委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 羅一民;正確認識四大關系深化文化體制改革[N];中國文化報;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譚慧;我國公安警察文化建設面臨的挑戰(zhàn)及應對[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2 萬璐;文化遠近對文化負載詞的翻譯策略的影響[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4年
3 姜鳴鳳;區(qū)域創(chuàng)新文化作用分析及評價—以山東省為例[D];濟南大學;2010年
4 蘭艷;應用型本科院校校園科技文化的問題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2年
5 汪繼紅;從成吉思汗祭祀文化看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與發(fā)展[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2年
6 許鶴凡;旅游開發(fā)與少數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再表達[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7 黃永;明清北京高梁橋文化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8 喬秋穎;從本體研究到價值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6年
9 張婧瑋;漢維比喻中的文化差異與翻譯[D];新疆師范大學;2011年
10 韓雷;新聞出版業(yè)融資問題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2221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222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