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政治溝通研究
本文選題:中國共產黨 + 政治溝通 ; 參考:《大連海事大學》2013年博士論文
【摘要】:政治溝通是在政治體系內,政治主體通過一定的渠道進行政治信息傳遞和交流,從而實現(xiàn)其政治目標的活動。政治溝通的主體具有鮮明的政治性,主要是政府、政黨、政治家以及一些政治性的社會組織和團體。中國共產黨作為當代中國的執(zhí)政黨,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其政治溝通在政治體系的良性運轉中更是發(fā)揮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中國的政治溝通體系也是以中國共產黨為核心構建起來的,因而中國共產黨政治溝通是自成體系并獨具特色的。經過九十多年的發(fā)展,中國共產黨在政治溝通方面創(chuàng)造了很多成功的方式與方法,也積累了比較豐富的寶貴經驗。這就要求我們對中國共產黨政治溝通進行比較全面的研究,在實踐中不斷健全和完善黨的政治溝通體系。 本文共分為七章:第一章,緒論。闡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對國內外學者關于政治溝通問題的研究進行綜述,并介紹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中國共產黨政治溝通的概念、要素與特征。首先對政治溝通、政黨政治溝通和中國共產黨政治溝通的概念進行界定,而后概括了黨的政治溝通的基本要素,最后對黨的政治溝通的主要特征進行闡述。第三章,中國共產黨政治溝通的歷史考察。中國共產黨政治溝通的歷史演進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黨的政治溝通的初創(chuàng)時期、黨的政治溝通的曲折發(fā)展階段、黨的政治溝通的逐步完善階段。第四章,中國共產黨政治溝通的運行機制。從黨的政治溝通的基本面向來看,中國共產黨政治溝通的運行機制主要由黨內溝通機制、黨政溝通機制、黨際溝通機制與黨群溝通機制構成。第五章,中國共產黨政治溝通的基本功能。中國共產黨政治溝通的功能主要體現(xiàn)為:政治決策功能、形象塑造功能、社會整合功能、社會控制功能、危機化解功能五個方面。第六章,中國共產黨政治溝通的現(xiàn)實境遇。黨的政治溝通具有很強的比較優(yōu)勢,同時也面臨著很多機遇與挑戰(zhàn),自身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第七章,中國共產黨政治溝通的完善路徑。完善黨的政治溝通要堅持一定的原則和價值取向,同時還要有相應的衡量標準和具體措施。
[Abstract]: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s an activity in which the political subject transmits and exchanges political information through certain channels in order to achieve its political goal. The main body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s political, mainly government, political parties, politicians and some political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s the ruling party of contemporary China,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the leading core of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plays an irreplaceable central role in the benign operation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China'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also built on the cor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o th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its own system and unique features. After more than 90 years of development, the CPC has created many successful ways and methods i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accumulated rich valuable experience. This requires us to conduct a more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of the CPC, and to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of the CPC in practice.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research o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introduces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this paper. The second chapter, the concept, el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Firstly, the concepts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party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re defined, then the basic elements of the party'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re summarized, an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rty'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re expounded. The third chapter, the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initial period of the party'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the tortuous development stage of the party'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stage of the party'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The fourth chapter, the running mechanism of th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rom the basic aspect of the party'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the CPC'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s mainly composed of the inner-party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the party-government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the inter-party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and the party-mass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The fifth chapter, the basic func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The functions of the CPC'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re as follows: political decision-making function, image shaping function, social integration function, social control function and crisis resolution function. Chapter six, the realistic situation of th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party'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has a strong comparative advantage, but also faces a lot of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ere are also some shortcomings. The seventh chapter, the perfect path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To perfect the party'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we must adhere to certain principles and value orientation,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have corresponding standards and concrete measures.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海事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D2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岳;;文件制度:政治溝通的過程與功能[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2 戴向陽;;構建制度性政治溝通機制的思路[J];領導科學;2009年23期
3 本刊記者;張丙宣;;構建制度性的政治溝通機制[J];浙江人大;2008年Z1期
4 王國劍;;談轉型時期的政治溝通[J];鄉(xiāng)音;2004年03期
5 邵宇;;和諧社會視域下我國政治溝通機制的構建[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6 侯琦,魏子揚;信息不對稱對我國政治溝通的影響及對策[J];理論前沿;2004年11期
7 董婧;;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下的政治溝通探析[J];經營管理者;2011年10期
8 王國劍;論轉型時期的政治溝通[J];理論與改革;2003年06期
9 楊寶蘭;社會轉型時期政治溝通對政治合法性的作用與影響[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10 劉先春;嚴娟娟;;政治溝通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和時代價值[J];江蘇社會科學;2007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齊衛(wèi)平;陳朋;;協(xié)商民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政治溝通機制[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7年
2 戴向陽;;科學發(fā)展觀視域下制度性政治溝通機制的構建[A];適應新形勢新任務,,進一步提高領導科學發(fā)展能力——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胡佳穎;孫瑞華;;在當代中國特色政黨格局中對構建中國參政黨建設理論體系的實證考察[A];“政黨制度與中國特色——21世紀初政黨發(fā)展與變革”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4 李物讓;李弦;;論參政黨黨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育[A];“政黨制度與中國特色——21世紀初政黨發(fā)展與變革”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5 來曉雷;李軍;李相;楊曉晨;;體育學術期刊編輯——作者溝通機制的缺失與建立[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6 盛賽虹;金霞芳;;淺談清潔用品引發(fā)的公共危機[A];第30屆[2010]中國洗滌用品行業(yè)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王鵬;;我國社會轉型期災害性公共危機產生的因素分析[A];吉林省行政管理學會“提高政府執(zhí)行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吉林政報》2009·理論?C];2009年
8 張曾蓮;;基于政府會計系統(tǒng)的公共危機財務管理體系構建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9 沈慧敏;;公共危機中的轉機[A];“經濟轉型與政府轉型”理論研討會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下)[C];2011年
10 李志博;夏一雪;郭其云;;公共危機應急救援宣傳保障機制研究[A];2011中國消防協(xié)會科學技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民革寧波市委會副主委 薛旭初;用科學發(fā)展觀指導參政黨建設[N];寧波日報;2009年
2 岳桐;進一步加強參政黨建設 凝心聚力服務科學發(fā)展[N];南方日報;2009年
3 記者 張潔;我市以“三個統(tǒng)一”實施參政黨建設科學化工程[N];重慶日報;2009年
4 記者 雷國春;實施參政黨建設工程[N];團結報;2010年
5 中央社院原副院長 甄小英;參政黨能力建設研究的新成果[N];團結報;2010年
6 劉榮;圍繞經濟社會發(fā)展 促進參政黨建設[N];重慶政協(xié)報;2011年
7 佟言;打造“同心”品牌 促進參政黨建設[N];團結報;2011年
8 民建中央主席 成思危;把新世紀的參政黨建設好[N];人民政協(xié)報;2002年
9 鄭憲;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參政黨建設理論的創(chuàng)新[N];團結報;2008年
10 本報記者 陳宇穎;參政黨建設成效更加明顯[N];團結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舒;中國共產黨政治溝通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3年
2 馮建輝;當代中國政治轉型的哲學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3 陳承新;論當代中國政治意識引導[D];中共中央黨校;2012年
4 范迎春;當代中國政治認同問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2年
5 周清;中國共產黨—社會溝通機制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7年
6 劉拓;公共危機偽信息復雜性管理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7 夏支平;農村公共危機治理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年
8 董強;近代江南公共危機與社會應對[D];蘇州大學;2012年
9 張建榮;公共危機挑戰(zhàn)下的中國公民責任及其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10 黃R
本文編號:20911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091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