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哲學筆記”的人學解讀模式初探
發(fā)布時間:2018-04-10 14:33
本文選題:列寧 + 哲學筆記; 參考:《南京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列寧在瑞士伯爾尼轉向黑格爾研究,寫下了"哲學筆記",這份筆記在列寧生前沒有發(fā)表。一直以來斯大林教條主義控制意識形態(tài),夸大列寧早期著作《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的價值,漠視其1914-1915年"哲學筆記"的理論價值。對列寧"哲學筆記"①探究國外學界主要有三條路徑:以凱德洛夫為代表的蘇聯(lián)正統(tǒng)學者的"體系構造"解讀模式,以柯爾施為代表的西方列寧學的對立解讀模式和以杜娜葉夫斯卡婭為代表的人學解讀學者。國內主要有兩條路徑:一條是以黃楠森為代表傳統(tǒng)解讀模式,遵循著蘇聯(lián)正統(tǒng)構造體系論研究模式;另一條是以張一兵代表的構境論解讀模式,認為列寧思想轉變前后具有異質性。正統(tǒng)馬克思主義對列寧"哲學筆記"的解讀,大體上經歷了一個從忽視到納入理論體系這樣一個過程。凱德諾夫的"體系構想論"明確了列寧"哲學筆記"的未完成性質,提出列寧要建立"辯證法體系"的哲學設想。西方"列寧學"早期研究重點放在列寧的政治政黨理論,而非哲學思想,重視《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的批判,而不是對"哲學筆記"本身的研究,"哲學筆記"只不過是他們用來攻擊正統(tǒng)馬克思主義觀念的政治武器,因此,"哲學筆記"與《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的對立就成為人為制造的刻板觀念。杜娜葉夫斯卡婭和凱文·安德森等人試圖對"哲學筆記"進行人本主義批判解讀,與西方"列寧學"流行觀點相似,他們也主張兩個列寧的對立,并且認為列寧思想存在一個從唯物向唯心轉變的過程。認為列寧"哲學筆記"是放棄庸俗唯物主義,發(fā)展唯心主義的思想。他們把黑格爾辯證法作為列寧"哲學筆記"人本化解讀的著手點。強調黑格爾著作最重要的理論,就是主體是自由能動的精神概念。因此"自由王國"概念,是黑格爾哲學思想的關鍵,同樣也成為1914年之后列寧研究黑格爾哲學的重點。無論是杜娜葉夫斯卡婭和安德森等學者對列寧"哲學筆記"人學解讀,還是國內以黃楠森為代表的"計劃構想論"解讀模式,還是以張一兵為代表的構境論解讀模式,他們都看到了列寧寫作"哲學筆記"的歷史和現(xiàn)實動因,也同樣認識到了列寧在閱讀黑格爾邏輯學中思想轉變過程,以及這種轉變對其后期指導社會革命和發(fā)展建設方面的積極價值。杜娜葉夫斯卡婭和安德森為標志的人本主義解讀理論為當代學者研究列寧"哲學筆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特別是他們關注到國內研究長期以來忽視"哲學筆記"中主體能動性思想傾向,強調把黑格爾辯證法與馬克思人道主義相結合,升華了馬克思人道主義理論。而這種對主體性的強調恰恰為俄國十月革命的巨大成功,為蘇維埃社會革命建設道路提供了指導意義。但在重視人學解讀模式價值的同時,我們還要正確認識到這種解讀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過分的夸大主體作用,沒有全面把握列寧對黑格爾思想的繼承,人為割裂了列寧思想轉變前后的邏輯一致性。因此重新解讀"哲學筆記",特別是如何去評價人學解讀模式具有重大理論價值。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A8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傳平;;美國左派學者對列寧“哲學筆記”的人學解讀及其批判[J];南京社會科學;2015年11期
2 俞吾金;;重新理解馬克思哲學與黑格爾哲學之間的關系[J];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2007年00期
3 張一兵;;從他性鏡像閱讀到自主性理論空間的轉換——列寧“伯爾尼筆記”研究[J];哲學研究;2007年10期
4 張一兵;;思想構境中的似文本:列寧哲學思想的一種新的認識[J];河北學刊;2007年03期
5 周嘉昕;;列寧的“哲學筆記”是一部獨立的哲學著作嗎?——一項學術史的譜系考察[J];河北學刊;2007年03期
6 黃楠森;;列寧的《哲學筆記》及其歷史意義和當代價值[J];高校理論戰(zhàn)線;2006年10期
7 呂國忱;列寧主體客體觀的重大轉變——《唯批》與《哲學筆記》之比較研究[J];理論探討;2004年01期
8 俞良早;論“東方列寧學”的產生——20世紀列寧學說研究的回顧與評述之一[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6期
9 仰海峰;列寧哲學思想發(fā)展的三個歷史階段[J];南京社會科學;1999年10期
10 叢大川;關于列寧的《哲學筆記》的理論思考[J];延邊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4期
,本文編號:17316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731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