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的現(xiàn)代性批判及其當代啟示
本文選題:馬克思 切入點:現(xiàn)代性批判 出處:《學術交流》2017年01期
【摘要】:在馬克思著作里,"現(xiàn)代社會"與"資本主義社會"基本同義,他對現(xiàn)代性問題的觀點基本上就是對資本主義的觀點。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態(tài)度明顯是批判的,他以對資本關系的批判、對形而上學的批判和對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的批判為核心,闡釋了現(xiàn)代性思想。中國可以此為借鑒,積極推動現(xiàn)代化建設,走出一條不同于資本主義經(jīng)典模式的新型現(xiàn)代化道路。
[Abstract]:In Marx's works, "modern society" and "capitalist society" are basically synonymous. His view on modernity is basically his view of capitalism. Marx's attitude towards capitalist society is obviously critical. Taking the criticism of capital relation, metaphysics and German ideology as the core, he explained the thought of modernity. Walk out a new type of modernization road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classical capitalist model.
【作者單位】: 黑龍江大學哲學學院;
【分類號】:A8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騫;辯證歷史的辯證批判——論馬克思的現(xiàn)代性批判范式及其辯證立場[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05年04期
2 譚建君;;淺析馬克思的現(xiàn)代性批判范式[J];當代經(jīng)理人;2005年03期
3 羅騫;;馬克思現(xiàn)代性批判的當代實踐意義[J];黑龍江社會科學;2006年02期
4 劉建新;;馬克思現(xiàn)代性批判理論及其當代意義[J];求實;2006年08期
5 劉平;金偉;;論馬克思對現(xiàn)代性的雙重批判與超越[J];萍鄉(xiāng)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5期
6 劉平;金偉;;資本現(xiàn)代性批判——馬克思的現(xiàn)代性批判范式研究[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7 高寧;;現(xiàn)代性的反思與批判的社會理論[J];思想戰(zhàn)線;2008年04期
8 陳士兵;;馬克思現(xiàn)代性批判之我見[J];理論學刊;2008年10期
9 劉日明;;馬克思論現(xiàn)代性的流動性[J];人文雜志;2009年04期
10 王健;;馬克思的“現(xiàn)代性批判”與社會思潮[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吳曉明;;現(xiàn)代性批判與“啟蒙的辯證法”[A];國外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第三屆國外馬克思主義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閆方潔;;商品、異化、拜物教:馬克思現(xiàn)代性批判的理論源起[A];馬克思主義 中國探索與當代價值: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C];2009年
3 高瑞泉;;當代中國的現(xiàn)代性批評[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哲學·歷史·人文學科卷)[C];2007年
4 魯明軍;;誰之批判?何種現(xiàn)代性?——當代藝術批評的價值重思與實踐檢省(1990-)[A];中央美術學院青年藝術批評獎獲獎論文集[C];2008年
5 羅騫;;后現(xiàn)代語境中的現(xiàn)代性批判話語及其限度[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5)[C];2007年
6 呂敬美;;馬克思的現(xiàn)代性批判及其當代啟示[A];馬克思主義與文化新自覺——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屆學術年會文集(2012年度)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黑龍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杜紅艷;基于多元主義的現(xiàn)代性批判[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2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 羅騫;真正的現(xiàn)代性批判一定是“后”馬克思的[N];社會科學報;2006年
3 羅騫;“死亡”應成為現(xiàn)代性批判的必要意識[N];社會科學報;2009年
4 張雄 上海財經(jīng)大學人文學院;現(xiàn)代性與西方理論經(jīng)濟學傳統(tǒng)[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5 衣俊卿;現(xiàn)代性的當代命運與中國語境[N];光明日報;2004年
6 北京大學哲學系 豐子義;馬克思現(xiàn)代性思想的當代啟示[N];光明日報;2010年
7 陳學明;中國“現(xiàn)代化”需要超越西方模式[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
8 萬俊人;現(xiàn)代性:從批判到顛覆及之后[N];中國圖書商報;2001年
9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代性資源[N];社會科學報;2005年
10 約翰·F·威爾士/文 呂增奎/編譯;馬克思的現(xiàn)代性批判[N];社會科學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羅騫;論馬克思的現(xiàn)代性批判及其當代意義[D];復旦大學;2005年
2 梁玉水;“馬克思與現(xiàn)代性批判”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3 周丹;現(xiàn)代性的資本批判[D];吉林大學;2012年
4 石敦國;時代困境的實踐反思——馬克思的現(xiàn)代性批判話語[D];復旦大學;2003年
5 鄭飛;現(xiàn)代性批判的問題域[D];南開大學;2009年
6 肖偉勝;現(xiàn)代性困境中的極端體驗[D];南京大學;2003年
7 戚廣平;“非同一性的契機”:關于“建構(gòu)”的現(xiàn)代性批判[D];同濟大學;2007年
8 李正義;詩意的延續(xù):從浪漫主義到共產(chǎn)主義[D];山東大學;2010年
9 陳愛梅;現(xiàn)代性批判與自由理想的啟蒙[D];吉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梅;馬克思的現(xiàn)代性批判及啟示[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2 劉平;論馬克思的現(xiàn)代性批判理論及其當代價值[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3 李巖;馬克思的現(xiàn)代性批判理論及其在中國的當代意義[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4 范秋琨;現(xiàn)代性批判研究探析[D];廈門大學;2007年
5 張丹;馬克思現(xiàn)代性批判理論及其當代價值[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2年
6 徐英霞;馬克思現(xiàn)代性批判思想的當代闡釋[D];中共上海市委黨校;2015年
7 呂哲;對資本主義現(xiàn)代性批判的三個維度[D];復旦大學;2014年
8 孫劍;盧卡奇現(xiàn)代性批判思想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5年
9 劉辰飛;海德格爾的現(xiàn)代性之思[D];蘇州大學;2016年
10 張藝媛;馬克思與詹姆遜的現(xiàn)代性批判思想比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6714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671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