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的馬克思主義觀:實質解析
本文關鍵詞: 鄧小平的馬克思主義觀 馬克思主義學說 出處:《重慶社會科學》2015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研究"鄧小平的馬克思主義觀"就是要對鄧小平解答"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和"怎么對待馬克思主義"這兩個方面的問題從根本上進行系統(tǒng)性的概括。由于鄧小平既是一位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又是一位馬克思主義革命家,因此研究鄧小平的馬克思主義觀要考慮到它的特殊性。所以,從根本上考察鄧小平"怎么對待馬克思主義"這一問題時,不僅要考察鄧小平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態(tài)度,還要考察其在實踐中對馬克思主義的態(tài)度,用其實踐態(tài)度印證其理論態(tài)度,反過來又可以幫助理解鄧小平的馬克思主義觀的實質。
[Abstract]:To study Deng Xiaoping's View of Marxism i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of "what is Marxism" and "how to treat Marxism". Because Deng Xiaoping is both a Marxist theorist and a Marxist revolutionis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particularity of Deng Xiaoping's view of Marxism. We should not only investigate Deng Xiaoping's theoretical attitude towards Marxism, but also examine his attitude towards Marxism in practice, and prove his theoretical attitude with his practical attitude. In turn, it can help to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Deng Xiaoping's Marxist view.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分類號】:A849
【正文快照】: Dong Liangjie*該標題為《重慶社會科學》編輯部改定標題,作者原標題為《鄧小平的馬克思主義觀》。對“鄧小平的馬克思主義觀”的研究就是要解答鄧小平對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和態(tài)度,就是要對鄧小平解答“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和“怎么對待馬克思主義”這兩個方面的問題從根本上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董學文;;試論文學價值和價值系統(tǒng)[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01期
2 黃謀琛;;社會規(guī)則的外延和類型[J];兵團黨校學報;2014年01期
3 曹曉飛;張忠江;;走和平發(fā)展之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1期
4 聶海杰;;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范疇的歷史變革及其多維內涵[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14年01期
5 董偉武;;超越現(xiàn)代性的“阿克琉斯之踵”——論全球性生態(tài)正義的實現(xiàn)[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1期
6 劉國光;;關于政府和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J];當代經濟研究;2014年03期
7 劉希良;侯旭平;;論哲學內涵的維度及其教學方法[J];創(chuàng)新;2014年02期
8 劉圣蘭;陶楊;;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辦學模式的現(xiàn)實啟示——基于社會主義教育發(fā)展道路探索視角[J];高等農業(yè)教育;2014年02期
9 詹宏偉;;個體理性與集體理性的沖突與和解——兼論我國轉變發(fā)展方式的一條獨特途徑[J];甘肅理論學刊;2014年01期
10 陳立新;盧藝;;當代生存問題的可能解答與合理解答[J];東岳論叢;2013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岳麗艷;王海傳;;市場經濟的發(fā)展與道德提升的同向性的人學追問[A];人的發(fā)展與社會進步——第十四屆全國人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2 于洪生;;文化視域下的經濟社會和諧發(fā)展[A];文化復興:人文學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屆學術年會文集(2012年度)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12年
3 白剛;;馬克思主義原理課教學模式的轉換[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第二輯)[C];2011年
4 劉繼高;夏從亞;;馬克思主義哲學觀視閾下少數(shù)民族哲學研究的幾個問題[A];回顧與創(chuàng)新:多元文化視野下的中國少數(shù)民族哲學——中國少數(shù)民族哲學及社會思想史學會成立30年紀念暨2011年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岑孝清;;文化的科技創(chuàng)意與人的自由發(fā)展[A];人的發(fā)展與社會進步——第十四屆全國人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6 田心銘;;文明進步中人的發(fā)展與社會發(fā)展的統(tǒng)一——對馬克思恩格斯人的發(fā)展思想的一點理解[A];人的發(fā)展與社會進步——第十四屆全國人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7 董學文;;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內核是什么?[A];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論壇第一期、第二期[C];2014年
8 王川飛;;馬克思主義譜系中資本批判理論探析[A];安徽省哲學學會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9 熊韻波;;生態(tài)概念的意識形態(tài)性探析[A];安徽省哲學學會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10 劉晨曄;宋揚;;現(xiàn)代社會視域下堅持群眾路線問題的思考[A];“改革與創(chuàng)新——當代世界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暨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2014年年會論文集[C];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茆素瓊;合法性視閾下中國共產黨長期執(zhí)政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2 林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個人收入分配制度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3 閆世東;當代中國社會價值虛無現(xiàn)象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3年
4 齊敏;馬克思封建制思想的理論視野[D];黑龍江大學;2013年
5 胡瑩;福斯特生態(tài)學馬克思主義思想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3年
6 嚴春紅;思想政治教育實效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3年
7 王有紅;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文化理論發(fā)展研究[D];西北大學;2013年
8 陳正芬;我國高校輔導員制度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9 嚴霄云;符應理論視角:職業(yè)教育與中國新產業(yè)工人的生產[D];上海大學;2013年
10 吳瑞敏;財富與時間[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陽旺;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網絡政治參與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2 黎政;南疆地區(qū)主流意識形態(tài)整合功能研究[D];喀什師范學院;2013年
3 古源華;馬克思主義人才觀指導下的新疆人才發(fā)展研究[D];喀什師范學院;2013年
4 李瑞華;論網絡時代的我國地方政府誠信建設[D];湘潭大學;2013年
5 隋苗苗;馬克思的生存論思想研究[D];東華大學;2014年
6 周婧;社會主義人才市場條件下非公企業(yè)有效獲取人才資源的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7 楊濟與;我國信訪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8 李俊平;人工智能技術的倫理問題及其對策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3年
9 劉為浩;馬克思主義社會發(fā)展評價尺度思想探析[D];武漢理工大學;2013年
10 馬雪琳;恩格斯宗教世俗化思想探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向軍;論科學的馬克思主義觀[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2 周向軍;;恩格斯的馬克思主義觀:基本內容與重要意義[J];理論學刊;2006年08期
3 陳波;王坤倫;;論科學發(fā)展觀的馬克思主義觀[J];毛澤東思想研究;2010年02期
4 田心銘;;略論馬克思主義觀的研究[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1年02期
5 楊燕;周向軍;;改革開放以來國內馬克思主義觀之研究[J];理論學刊;2011年03期
6 盧迎春;;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觀的歷史演進[J];實事求是;2011年04期
7 楊斌;黃明理;;馬克思主義觀研究綜述(上)[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8 楊斌;黃明理;;馬克思主義觀研究綜述(下)[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9 許征帆;略論恩格斯的馬克思主義觀[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1995年03期
10 梁樹發(fā);談談馬克思主義觀[J];馬克思主義研究;1999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秦正為;;斯大林的馬克思主義觀[A];中國國際共運史學會2007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姜輝;;鄧小平的馬克思主義觀[A];鄧小平百周年紀念-全國鄧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4年
3 周向軍;李慧芬;;論毛澤東的馬克思主義觀[A];毛澤東與當代中國-全國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3年
4 周向軍;李慧芬;;論鄧小平的馬克思主義觀[A];鄧小平百周年紀念-全國鄧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文杰;列寧的馬克思主義觀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2 戴一舟;列寧的馬克思主義觀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3 孔鑫;早期列寧馬克思主義觀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4 張傳泉;雅克·德里達的馬克思主義觀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5 高云;于光運的馬克思主義觀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6 熊玉坤;李大釗的馬克思主義觀淺析[D];中共中央黨校;2014年
7 趙艷肖;胡錦濤的馬克思主義觀研究[D];河北大學;2013年
8 胡思章;毛澤東的馬克思主義觀探析[D];湘潭大學;2011年
9 鄭鵬飛;張聞天的馬克思主義觀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10 劉吉余;斯大林的馬克思主義觀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4521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452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