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馬克思的“解放話語”
發(fā)布時間:2017-11-11 21:33
本文關鍵詞:論馬克思的“解放話語”
更多相關文章: 馬克思 解放話語 感性—對象性 感性解放 人的解放
【摘要】:尋求人的解放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任務。古希臘的哲學家憑借理性將人從自然界和神那里解放出來,豎立了理性的人;中世紀哲學家和神學家通過信仰將人從塵世的原罪中解放出來,豎立了靈魂的和信仰的人;啟蒙時期的哲學家通過啟蒙理性將人從宗教信仰中解放出來,豎立起自由理性的人。然而傳統(tǒng)哲學囿于歷史和思想的局限,人的解放事業(yè)從來沒有達到圓滿的成功。傳統(tǒng)哲學所豎立的理性大廈倒塌之后,人們重新思考人的本質和人的存在問題。人的存在根據不再是理性,而是感性—對象性的活動;人的本質不再是抽象的片面的概念,而是現(xiàn)實的、全面的、感性的生活。同時,哲學對“話語”的理解也不同于古希臘所理解的“邏各斯”,話語意味著感性的生活方式,意味著人對世界的現(xiàn)實把握。馬克思的解放話語繼承和批判了空想社會主義的構想,馬克思之后,西方馬克思主義興起,這些理論家對馬克思的解放話語有了新的闡釋。上個世紀前葉,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經過了將近一個世紀的發(fā)展,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對馬克思解放話語也做出了解讀。一直以來,馬克思的解放話語釋放著不竭的生命力。馬克思的解放話語主要包括政治解放和人類解放,無產階級的解放與全人類的解放,自然解放和人的解放,觀念解放和現(xiàn)實解放;強調解放就是實際地改變事物的現(xiàn)存狀態(tài),強調人的解放和社會歷史發(fā)展的一致性,強調自然解放和人的解放的一致性,強調感覺的解放是人的徹底解放、人的本質的全面復歸的前提條件。但是在當代,馬克思的解放話語面臨著后馬克思主義的解構,馬克思的解放話語在時代的新問題上面臨著失語的危機。這要求我們建構起符合時代步伐的解放話語體系,首先需要在解放話語的內容上做出適時的調整,以契合不斷發(fā)展變化的時代主題;其次需要在解放話語的體系上走向開放,這是保持解放話語活力的必然要求;最后需要在話語方式上做到窮理和動人,以符合現(xiàn)實的人的需求和中國的實際情況,使其發(fā)揮更充分的作用。
【學位授予單位】:吉首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A8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李敏;;中世紀哲學中理性與信仰關系之思[J];學理論;2010年06期
2 ;[J];;年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記者 莫斌;《中世紀哲學》將成研究西方哲學重要參考[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2 劉淡;中世紀哲學的“風采”[N];21世紀經濟報道;2009年
3 邁克爾·鄧恩(Michael Dunne) 愛爾蘭哲學學會主席,愛爾蘭國立大學梅努斯學院哲學系主任;哲學研究重在基礎[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車棟梁;論馬克思的“解放話語”[D];吉首大學;2016年
2 楊冬梅;中世紀哲學的境遇:理性與信仰的調和、融通與分裂[D];內蒙古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1729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172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