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與悟性——人類智慧之兩翼
本文關鍵詞:理性與悟性——人類智慧之兩翼
【摘要】:理性與悟性,是人類智慧之兩翼,是迄今為止人類智慧的兩種基本形態(tài)。理性是古希臘航海文明的產(chǎn)物,悟性是古中國農(nóng)業(yè)文明的產(chǎn)物。二者具有迥然不同的特質,而且各有長短,利弊互見。二者的會通,是邏輯和歷史的必然,表現(xiàn)為一個具體的歷史進程。如今,一個"中西互補"、理性與悟性會通的時代正在向我們走來,人類智慧之兩翼將在這個時代實現(xiàn)對接。
【作者單位】: 河南師范大學政治與管理科學學院;
【關鍵詞】: 智慧 理性 悟性 會通
【分類號】:B812
【正文快照】: 智慧,是人類共同的追求。但由于生活環(huán)境、生存方式和語言文字等方面的差異,東西方人走上了不同的“尋智之途”,從而分化出人類智慧的不同形態(tài)。理性與悟性,是迄今為止人類智慧的兩種基本形態(tài),是人類智慧之相映生輝的兩翼。歷史上,中西思想家們早就期望著二者的會通:400年前,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連淑能;;中西思維方式:悟性與理性——兼論漢英語言常用的表達方式[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年07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全田;禪思與詩思的比較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2 俞玨;思維模式對漢語和英語的影響[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3 任其平;;文化視域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4 王艷華,龐立生;社會轉型與信仰重塑[J];長白學刊;2003年05期
5 朱榮英;孤獨個體的生命悲歌——論現(xiàn)代西方生存哲學的研究視域[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6 張向葵,叢曉波;社會文化因素對心理健康問題的影響[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5年03期
7 叢曉波;高麗;;對當前心理健康研究的反思[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8 呂曉樂,楊曉;關于網(wǎng)絡教育中師生關系研究指導理論的思考[J];中國遠程教育;2002年08期
9 龍寶新;;價值商談與學校道德生活的建構[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年03期
10 王雪峰;;從大學生犯罪看大學教育的缺失[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年1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崔景貴;解讀心理教育:多學科的視野[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2 馬治國;網(wǎng)絡教育本質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3 敖小蘭;中國局處級干部領導能力及有關特質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甘永成;虛擬學習社區(qū)中的知識建構和集體智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5 呂立杰;課程設計的范式與方法[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6 李育紅;人為管理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7 尹愛青;音樂審美教育的人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8 申仁洪;論教育科學:教育研究科學取向及其在中國的合理性建構[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9 于松梅;兒童自我延遲滿足能力的認知特征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10 龔孝華;走向具體個人:教育評價的生存論建構[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永國;后現(xiàn)代主義視野下的教育目的探析[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2 楊進;尊重的教育[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3 王紫媛;[D];鄭州大學;2002年
4 馬方方;張謇“中庸”思想探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5 湯玲莉;智慧顯義理論研究:成年人生活規(guī)劃能力及其評價[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6 花惠媛;慈惠堂西王母信仰的神學思想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7 張香蘭;論網(wǎng)絡社會師生關系的重建[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8 唐芳貴;初二學生成就目標、自我效能及文化因素與學業(yè)求助的關系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3年
9 龍寶新;現(xiàn)代課程知識觀演進的流派分析及啟示[D];陜西師范大學;2004年
10 董彥皓;中國傳統(tǒng)心理治療思想特色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連淑能;論中西思維方式[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唐珂;;做人的智慧[J];初中生之友;2010年Z1期
2 孫君飛;;財富常和智慧聯(lián)袂而至[J];領導文萃;2010年01期
3 智慧兔;;文憑[J];讀書文摘;2010年02期
4 佚名;;聰明人不一定智慧[J];現(xiàn)代青年(細節(jié)版);2010年01期
5 呂偉民;;舍棄是種智慧[J];當代礦工;2010年01期
6 任景業(yè);;智慧與善心[J];小學教學(數(shù)學版);2010年01期
7 吳邦國;;招聘戀人[J];上海故事;2010年02期
8 卓然客;;家族智慧[J];意林;2010年02期
9 智慧兔;;結賬[J];讀書文摘;2010年02期
10 智慧兔;;榜樣[J];讀書文摘;201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力;閻冬梅;楊之;;對數(shù)學、數(shù)學史與數(shù)學教育一些問題的再思考——學習“科學發(fā)展觀的”點滴體會[A];第三屆數(shù)學史與數(shù)學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蔡文俊;;高等院校數(shù)學史課程設置的歷史分析與理性思考[A];第三屆數(shù)學史與數(shù)學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徐傳勝;;數(shù)學史與數(shù)學課程整合的實現(xiàn)路徑[A];第三屆數(shù)學史與數(shù)學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梅汝莉;;儒家德育思想的現(xiàn)代價值[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一)[C];2009年
5 梅汝莉;;儒家德育思想的現(xiàn)代價值[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6 王杰;蔣東平;;淺析老子的智慧思想及其現(xiàn)實意義[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7 汪鳳炎;鄭紅;;智慧的德才兼?zhèn)淅碚揫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趙云波;;技術理性批判向度下中國現(xiàn)代化沉思[A];山西大學2008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科學技術哲學)[C];2008年
9 李佩樺;徐孫銘;;王船山“轉識成智”論及其特色[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學研討會船山研究論文集[C];2008年
10 吳景勤;;科普創(chuàng)作漫議[A];第十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四)[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商報記者 劉洋;將藝術解讀權留給觀眾[N];北京商報;2011年
2 肖鷹;人體藝術的美學三變[N];中華讀書報;2011年
3 商報記者 文冀;趣味數(shù)學書出版也“分級”[N];中國圖書商報;2010年
4 中國科學院研究員 李醒民;實證精神和理性精神是科學精神的兩大支柱[N];人民日報;2010年
5 魏家川;從生命美學到生態(tài)美學[N];中國文化報;2010年
6 魏家川;從生命美學到生態(tài)美學[N];中國文化報;2010年
7 北京師范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所所長 朱志敏;五四理性精神的現(xiàn)代價值[N];中國教育報;2009年
8 商報記者 崔呂萍;上市銀行中間業(yè)務比重應提高[N];北京商報;2008年
9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管理學院 張學文;大學理性與大學發(fā)展[N];光明日報;2008年
10 中國科協(xié)常委、中國發(fā)明協(xié)會名譽理事長 張開遜;科學與人類和諧[N];浙江日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林非;理性話語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理性精神[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2 丁建寧;超越的可能:作為知識分子的喬叟[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3 徐亮;文學理性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4 謝行寬;信用與理性關系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5 劉徐湘;論教師教學生活的智慧[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6 王光明;數(shù)學教學效率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7 楊世文;宋代經(jīng)學懷疑思潮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8 馬立新;紅色理性與革命戰(zhàn)爭文學[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9 楊慶東;自由意志的追尋[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10 陳筱芳;春秋宗教習俗[D];四川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君秋;庚信的心理探索[D];延邊大學;2010年
2 施玉珍;柯靈散文藝術論[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高娟;論梁實秋文藝觀中的理性精神[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高世江;論兩漢士人風貌及文學精神的嬗變[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王世佳;基督教傳統(tǒng)與西方法治[D];北方工業(yè)大學;2009年
6 馬騁;兩位英雄的還家[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9年
7 歐卜東;論人文精神與科技進步[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9年
8 劉萍;經(jīng)亨頤人格教育思想探析[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9 劉勇;現(xiàn)代性教育的合理性轉向[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10 戴煒;啟蒙之惑——安東尼·吉登斯的現(xiàn)代性思想研究[D];河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5219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ljx/521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