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組合邏輯電路自動合成的硬件實現(xiàn)
發(fā)布時間:2021-09-25 03:33
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是數(shù)字電路設計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過去,大規(guī)模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被認為是只有經(jīng)驗豐富的專家才能勝任的“藝術工作”。在此背景下,關于組合邏輯電路自動合成方法的研究已經(jīng)成為世界性的研究熱點,并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該方法只用輸入需要設計電路的真值表,就能運用算法自動合成出滿足設計要求的組合邏輯電路。而可編程邏輯器件由于其內部結構和功能的可重配置優(yōu)點,使得在硬件上實現(xiàn)組合邏輯電路的自動合成算法成為了可能。本文首先采用基于改進基因表達式的克隆選擇算法(IGE-CSA),用其作為組合邏輯電路自動合成的智能算法。接著,我們使用一種新的硬件描述語言——Handel-C語言為IGE-CSA算法進行模塊化編程,從而構建了整個算法的框架并實現(xiàn)了該算法的全部細節(jié)。最后,我們通過實驗,在基于Altera公司Cyclone II系列FPGA的硬件平臺上,成功實現(xiàn)了組合邏輯電路的自動合成。本文根據(jù)FPGA的并行工作方式以及高速、高集成度的特點,采用Handel-C語言為IGE-CSA算法進行編程,最終在基于FPGA的硬件平臺上,成功實現(xiàn)了組合邏輯電路的自動合成。實驗結果表明,用基于FPGA的硬...
【文章來源】:武漢科技大學湖北省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一個由四個基因通過加法函數(shù)連接而成的GEP染色體在GEP染色體中,它的每個基因使用一個固定長度的線性串做為其基因型
zx ,我們可以將其編碼為如圖2.2所示,其中函數(shù)Q是平方根函數(shù),R為隨機產(chǎn)生的常數(shù)。圖2.2 表達式的編碼將此編碼按照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逐行建立表達式樹,如圖2.3所示。
第 8 頁武漢科技大學 碩士學位論文圖2.3 表達式樹GEP 編碼轉換成表達式樹的規(guī)則如下:首先,基因表達式的第一個字符作為表達式樹的根節(jié)點,每個 c 目的函數(shù)節(jié)點與表達式樹的下一層 c 個子節(jié)點進行連接;然后按照從左至右的順序,每個子節(jié)點被基因表達式的下一個字符進行填充。這個過程一直持續(xù)到在表達式樹的最底一層中只有變量為止。2.2.2 IGE-CSA 編碼從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盡管與傳統(tǒng)的遺傳編碼相比,GEP編碼顯得更為簡潔。然而,在處理較復雜問題時,GEP編碼的長度仍然很長,從而就降低了搜索的效率。而且,GEP編碼中的每個基因通常只能表示成一個表達式,因此該編碼就不能被應用到多輸出的問題中。為了克服GEP編碼的這兩個缺點
本文編號:3409005
【文章來源】:武漢科技大學湖北省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一個由四個基因通過加法函數(shù)連接而成的GEP染色體在GEP染色體中,它的每個基因使用一個固定長度的線性串做為其基因型
zx ,我們可以將其編碼為如圖2.2所示,其中函數(shù)Q是平方根函數(shù),R為隨機產(chǎn)生的常數(shù)。圖2.2 表達式的編碼將此編碼按照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逐行建立表達式樹,如圖2.3所示。
第 8 頁武漢科技大學 碩士學位論文圖2.3 表達式樹GEP 編碼轉換成表達式樹的規(guī)則如下:首先,基因表達式的第一個字符作為表達式樹的根節(jié)點,每個 c 目的函數(shù)節(jié)點與表達式樹的下一層 c 個子節(jié)點進行連接;然后按照從左至右的順序,每個子節(jié)點被基因表達式的下一個字符進行填充。這個過程一直持續(xù)到在表達式樹的最底一層中只有變量為止。2.2.2 IGE-CSA 編碼從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盡管與傳統(tǒng)的遺傳編碼相比,GEP編碼顯得更為簡潔。然而,在處理較復雜問題時,GEP編碼的長度仍然很長,從而就降低了搜索的效率。而且,GEP編碼中的每個基因通常只能表示成一個表達式,因此該編碼就不能被應用到多輸出的問題中。為了克服GEP編碼的這兩個缺點
本文編號:34090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ljx/340900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