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邏輯論文 >

論波愛修斯與古代邏輯

發(fā)布時間:2019-05-06 14:42
【摘要】:波愛修斯是古代邏輯向中世紀邏輯發(fā)展過程中最重要的哲學家。他翻譯和注釋了亞里士多德的《工具論》;探討了波菲利關于共相的三個問題;對假言命題和假言三段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斯多亞學派之后重新奠定了命題邏輯在整個邏輯學說中應有的地位。波愛修斯的邏輯理論是中世紀邏輯學進步的主要源泉。
[Abstract]:......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哲學系
【分類號】:B81-09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傅道彬;春秋:城邦社會與城邦氣象[J];北方論叢;2001年03期

2 王天成;先驗邏輯與直觀[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00年04期

3 袁正校;;關于現(xiàn)代邏輯教學中若干問題的思考[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4 周德義;論“一分為三”與思維規(guī)律的辯證關系[J];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5 梁興國;簡論社會控制與司法行政的社會作用[J];中國司法;2005年11期

6 李安;;歸納法在判例主義法律推理中的有效性與論證[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7 康宗基;法、法治、法治政府范疇的廣義性簡析[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8 殷嘯虎,朱應平;論消極法治和積極法治的互動與平衡[J];法學評論;2003年01期

9 程仲棠;一個古典的自然推理系統(tǒng)——論斯多葛命題邏輯[J];廣東社會科學;1990年01期

10 陳永森;;公私觀與和諧社會的制度安排[J];甘肅社會科學;2006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彭靈勇;法律推理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劉翠;人的生存本體論結(jié)構[D];黑龍江大學;2003年

3 張德昭;內(nèi)在價值范疇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4 方剛;維特根斯坦之命題意義的確定性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5 寇鵬程;作為審美范式的古典、浪漫與現(xiàn)代的概念[D];復旦大學;2004年

6 王俊;于“無”深處的歷史深淵[D];浙江大學;2005年

7 李海星;普遍的人權與人權的普遍[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8 和飛;地方大學辦學理念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9 占茂華;自然法觀念的變遷[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10 王永強;理性文明的追問[D];吉林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馨;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說比較[D];湘潭大學;2001年

2 余友輝;經(jīng)濟、倫理與經(jīng)濟倫理[D];江西師范大學;2002年

3 徐振軒;海德格爾存在論技術觀研究[D];安徽大學;2003年

4 郭美云;辛提卡IF一階邏輯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5 賈國恒;盧卡西維茨多值邏輯及其與一些邏輯的比較[D];河南大學;2003年

6 龍小素;論檢察權的定位與行使[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7 唐宇光;當代西方法律理性的嬗變及啟示[D];黑龍江大學;2003年

8 衛(wèi)偉;評亞里士多德的自然觀念[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9 馬和平;政治文明:社會主義政治的價值指向[D];華僑大學;2004年

10 侯占香;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說與語言的淵源關系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林振環(huán);;關于公孫龍子的邏輯思想在我國古代邏輯思想史中的地位[A];中國邏輯思想論文選(1949—1979)[C];1980年

2 袁正校;張忠義;;從現(xiàn)代邏輯的觀點看“侔”式推論[A];1993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3年

3 汪奠基;;先秦邏輯思想的重要貢獻[A];中國邏輯思想論文選(1949—1979)[C];1980年

4 周云之;;“名辯學”之名的由來及其約定俗成過程[A];理有固然——紀念金岳霖先生百年誕辰[C];1995年

5 汪奠基;;老子樸素辯證觀念的邏輯思想——無名論[A];中國邏輯思想論文選(1949—1979)[C];1980年

6 汪奠基;;豐富的中國邏輯思想遺產(chǎn)[A];中國邏輯思想論文選(1949—1979)[C];1980年

7 汪奠基;;略談中國古代“推類”與“連珠式"[A];中國邏輯思想論文選(1949—1979)[C];1980年

8 張家龍;;論《墨經(jīng)》中“侔”式推理的有效式[A];“中國名辯學與方法論研討會、道家與西方研討會、馮友蘭哲學思想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精選[C];1998年

9 楊百順;;印度邏輯論式的演變及其與西方推論式略比[A];因明研究[C];1990年

10 李先q;;名辯學、邏輯學與符號學[A];“中國名辯學與方法論研討會、道家與西方研討會、馮友蘭哲學思想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精選[C];199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趙發(fā)海;中西古代邏輯的個性差異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2 秦楠;古代邏輯中的悖論思想[D];燕山大學;2010年

3 張?zhí)N;墨家推類學說與亞里士多德三段論的比較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4 李勇;墨經(jīng)邏輯中的“名、辭、說”理論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

本文編號:247025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ljx/247025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cb38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