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弗雷格的反心理主義邏輯觀
[Abstract]:While carrying out the program of logicism, Frege took the lead in holding up the banner of anti-psychologicalism and resolutely driving out the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logic. This has exerte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modern development of logic and led to the trend of objectification of logic. However, in his view of anti-psychological logic,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difficult to solve. The cross-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logic and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 urges us to rethink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gic and psychology.
【作者單位】: 畢節(jié)學院中文系邏輯與應用邏輯研究所;
【基金】:貴州省2007年教育廳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項目“意義.心靈與認知研究”(0704230) 畢節(jié)學院2007年科學研究基金一般項目“弗雷格疑難與認知價值差異研究”(20071015)
【分類號】:B81-09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夏國軍;論弗雷格的“涵義決定所指”原則[J];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05年06期
2 李貞元;張靜;;關(guān)于戴維森的真與意義理論的思考[J];平原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3 陳克艱;;從康德的觀點看數(shù)學[J];社會科學;2006年03期
4 江怡;當代西方數(shù)學哲學中的實在論與反實在論[J];浙江學刊;2004年02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李恒威;“生活世界”復雜性的動力模式[D];浙江大學;2005年
2 李海平;論意義的語境基礎(chǔ)[D];吉林大學;2005年
3 張守夫;哲學視域中法的語言和思維層次[D];吉林大學;2006年
4 洪龍;中介真值程度的度量及其在計算機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研究中的應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6年
5 朱磊;現(xiàn)代語言學文本中現(xiàn)代漢語的再現(xiàn)[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6 杜建國;語言、意向與存在[D];山西大學;2007年
7 李菁;海德格爾與維特根斯坦存在思想的一種嘗試比較[D];浙江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林素峰;維特根斯坦前后期“意義觀”之比較[D];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
2 劉巖峰;“命題”的顛覆與“確定性”的喪失[D];蘭州大學;2005年
3 何永紅;法律“規(guī)則”的“內(nèi)在”世界[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4 偶自如;羅素意義理論研究[D];安徽大學;2007年
5 顏中軍;弗雷格疑難與認知價值差異[D];湘潭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M.比尼;陳波;中戶川孝治;;弗雷格,他的邏輯和他的哲學——邁克·比尼訪談錄[J];世界哲學;2010年02期
2 郭貴春;劉偉偉;;德國語義學發(fā)展的歷史趨勢及其內(nèi)在特征——邏輯實證主義之前語義學的誕生與興起[J];科學技術(shù)哲學研究;2010年01期
3 李紅;趙瑞林;;2007年-2008年國外語言哲學研究中的熱點問題[J];科學技術(shù)哲學研究;2010年01期
4 魯華山;;語用預設(shè)的特點及其與語境的關(guān)系[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5 白靜;;淺析弗雷格意義理論的影響[J];昆明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6 楊雪芹;;重讀經(jīng)典:羅素的摹狀詞理論[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7 趙瑞林;;言思之際——論《邏輯哲學論》中的思想與語言[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0年02期
8 李岱巍;;誰終結(jié)了心理主義,胡塞爾還是弗雷格[J];前沿;2010年01期
9 葛玉清;王桂蓮;;淺析語言的不可入性[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1期
10 滿海霞;;形式語義學研究兩題[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晉瑞;;關(guān)聯(lián)理論視閾下的摹狀詞指稱賦值研究[A];山西大學2008年全國博士生學術(shù)論壇(科學技術(shù)哲學)[C];2008年
2 陳群;;解讀愛丁堡學派布魯爾的自然主義數(shù)學思想[A];山西大學2008年全國博士生學術(shù)論壇(科學技術(shù)哲學)[C];2008年
3 李國山;;分析哲學與形而上學[A];全國“當代西方哲學的新進展”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4 蔣運鵬;;弗雷格的“真”[A];全國“當代西方哲學的新進展”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5 江怡;;胡塞爾是如何反對心理主義的?——對《邏輯研究》第一卷的一種解釋[A];現(xiàn)代德國哲學與歐洲大陸哲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6 李菁;;維特根斯坦的存在之思——《邏輯哲學論》的一種現(xiàn)象學素描[A];“現(xiàn)象學與政治學”國際現(xiàn)象學學術(shù)研討會暨中國第十二屆現(xiàn)象學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吳彩強;;Intentionality等于Intensionality嗎?[A];第十三屆全國科學哲學學術(shù)會議浙江大學代表團論文集[C];2007年
8 陳波;;弗雷格的反心理主義及其困境(初稿)[A];第二屆分析哲學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9 王路;;意義理論[A];第二屆分析哲學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10 王路;;中西邏輯的異同比較[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江怡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維也納學派的分析概念[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2 劉恒濤邋編譯;下一站到棕櫚灘[N];財經(jīng)時報;2008年
3 本報駐柏林記者 聶立濤;全球通脹率不大可能加速上升[N];經(jīng)濟參考報;2007年
4 聶立濤;德國專家:全球性通脹“可能性不大”[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5 楊桂青;美國“校中!保盒⌒蛯W校的重要模式[N];中國教育報;2006年
6 沙青;“意義”的追問與探求[N];光明日報;2006年
7 楊孝文 任秋凌;人類“走出非洲”嗎?[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5年
8 本報記者 崔雪芹/采訪整理;專業(yè)略遜 能力增強[N];科學時報;2005年
9 馮馨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從萊布尼茨的夢說起[N];中國圖書商報;2005年
10 韓雪濤;萊布尼茲之夢與計算機的歷史[N];中華讀書報;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曹青春;涵義與指稱理論的邏輯哲學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2 周允程;第一人稱信念的哲學研究[D];清華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石先祥;淺析弗雷格對算術(shù)真問題的探討及其意義[D];復旦大學;2009年
2 南麗瓊;弗雷格的意義理論探討[D];黑龍江大學;2009年
3 白林秋;塞爾與克里普克專名理論比較研究[D];燕山大學;2009年
4 朱志偉;羅素專名理論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5 陳娜;克里普克的“信念之謎”研究[D];湘潭大學;2009年
6 楊軍;弗雷格求真思想的啟迪[D];山西大學;2006年
7 王新峰;數(shù)學視野中邏輯與語言的成功融合[D];山西大學;2006年
8 謝時國;從羅素的邏輯主義立場看他的類型論[D];西南大學;2006年
9 王娟;預設(shè)理論及其應用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10 史t,
本文編號:23029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ljx/2302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