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邏輯學的繁榮與發(fā)展——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
本文選題:前蘇聯(lián)邏輯學 + 中國邏輯學 ; 參考:《哲學動態(tài)》2008年12期
[Abstract]:......
【作者單位】: 西南大學邏輯與智能研究中心;
【分類號】:B812
【參考文獻】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張燕京;;論五六十年代邏輯論爭的歷史影響[A];邏輯研究文集——中國邏輯學會第六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0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汪海燕;不應忘卻的邏輯應用史——與《邏輯學百年》的作者們商榷[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2 馬佩;也談邏輯的社會文化功能——與張建軍先生商榷[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11期
3 晉榮東;論現(xiàn)代邏輯的規(guī)范性及其問題[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4 晉榮東;;當代中國邏輯的現(xiàn)代化及其問題[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5 黃展驥!中國香港;悖論的“定義”與“實質”——略談“矛盾與悖論”百年[J];江漢論壇;2000年11期
6 金承光;關于法律推理研究的歷史考察[J];南都學壇;2003年05期
7 孫培福;現(xiàn)代邏輯改造了傳統(tǒng)邏輯的什么[J];理論學刊;2004年05期
8 文海鴻,劉茂艷,徐雯,王劍鋒,李玲;大學生邏輯思維調查問卷的設計[J];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9 諸葛殷同;“吸收論”的兩種歸宿——中國高校文科邏輯教學走向何處[J];南京社會科學;2000年08期
10 李小虎;毛澤東:兩種邏輯觀念的闡揚人——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張燕伶;變革與融通:走向文化的時代性與民族性的統(tǒng)一[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2 洪穎;論辯的邏輯分析[D];西南大學;2006年
3 余維發(fā);伍非百正名思想研究[D];湘潭大學;2007年
4 劉麗萍;張東蓀邏輯文化思想研究[D];湘潭大學;2007年
5 孔薇;從形式邏輯的概念理論到辯證邏輯的概念理論[D];上海社會科學院;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寫在前面[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1年08期
2 ;2011語言邏輯和符號學學術會議在我校隆重召開[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1年06期
3 黃朝陽;;走向素質教育的邏輯教育[J];哲學動態(tài);2011年06期
4 許錦云;;河南省邏輯學會2011年學術研討會在洛陽召開[J];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1年03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中國邏輯學會1994-1995年度交會費名單[A];1995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5年
2 ;中國邏輯學會章程[A];邏輯今探——中國邏輯學會第五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6年
3 ;中國邏輯學會財務組工作條例[A];邏輯今探——中國邏輯學會第五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6年
4 黃晟圭;;中國邏輯在韓國[A];邏輯今探——中國邏輯學會第五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6年
5 吳家國;;在閉幕式上的講話[A];邏輯今探——中國邏輯學會第五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6年
6 ;中國邏輯學會1994-1995年度交會費名單[A];1996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6年
7 ;中國邏輯學會京津常務理事會討論紀要[A];1994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4年
8 ;中國邏輯與語言函授大學向全國邏輯工作者致意[A];1995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5年
9 ;中國邏輯學會第六次代表大會 簡報(一)[A];邏輯研究文集——中國邏輯學會第六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0年
10 ;中國邏輯學會第六次代表大會 簡報(二)[A];邏輯研究文集——中國邏輯學會第六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晉榮東;當代中國邏輯的現(xiàn)代性反思[N];光明日報;2006年
2 通訊員 傅春秘 記者 耿建擴;我國唯一因明學專業(yè)研究機構成立[N];光明日報;2006年
3 袁鐘瑞;應當重視語文與邏輯教育[N];光明日報;2007年
4 鞠實兒 任遠《邏輯學研究》編輯部;《邏輯學研究》:誕生與成長[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5 記者楊陽;高校邏輯教學迎來新契機[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謝耘;論證概念的理論探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劉霖;中國古代推類思想研究[D];湘潭大學;2007年
3 呂海榮;中國古代推類的特點[D];北京師范大學;2008年
4 張新吾;論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基礎的邏輯學教學改革[D];河南大學;2009年
5 盧蕓蓉;類比推理及其在論證中的應用研究[D];湘潭大學;2007年
6 程娜;論維提布薩那的陳那因明思想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7 張茹;周文英中國邏輯史研究初探[D];河南大學;2009年
8 向敇;周禮全意義理論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9 王欣;金岳霖演繹邏輯思想探析[D];黑龍江大學;2011年
10 姜巖延;試論因明的論式[D];燕山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0494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ljx/2049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