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kasiewicz命題邏輯系統(tǒng)中的賦值決定公式問題
本文選題:Fuzzy分離規(guī)則 + Lukasiewicz命題邏輯系統(tǒng)。 參考:《陜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3期
【摘要】:為了在經典邏輯學中建立Fuzzy分離規(guī)則的推理模式,Zadeh提出了賦值決定公式問題(VDF問題),并已于二值命題邏輯以及Lukasiewicz三值和p+1值命題邏輯中得到解決.文中在更一般的Lukasiewicz命題邏輯系統(tǒng)中建立了VDF問題的求解理論,首先給出了一般的Lukasiewicz命題邏輯系統(tǒng)中VDF的合理性條件,其次構造性地解決了Ln、La和Lc中的VDF問題.
[Abstract]: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reasoning model of Fuzzy separation rule in classical logic, the assignment decision formula problem is proposed and solved in binary propositional logic and Lukasiewicz ternary and p1-valued propositional logic. In this paper, the solution theory of VDF problem is established in the more general Lukasiewicz propositional logic system. Firstly, the rational conditions of VDF in the general Lukasiewicz propositional logic system are given. Secondly, the VDF problem in LnnnLa and LC is solved structurally.
【作者單位】: 陜西師范大學數(shù)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陜西師范大學數(shù)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資助項目(10331010)
【分類號】:O141.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王國俊;模糊推理的全蘊涵三I算法[J];中國科學E輯;1999年01期
2 宋玉靖;Lukasiewicz p+1值邏輯系統(tǒng)中VDF問題的解決[J];數(shù)學進展;2004年05期
3 楊曉斌,張文修;Lukasiewicz系統(tǒng)中的廣義重言式理論[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征杰;大學生思想品德定量評價體系設計與程序[J];安康師專學報;2001年04期
2 鄭亞林,海煥智,白永成;3I方案下的Fuzzy推理算法[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2期
3 鄭亞林,黃德隆,郭健;Fuzzy推理的Mamdani算法[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3期
4 鄭亞林;Fuzzy推理的各種模型算法[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1期
5 蘇忍鎖;蘊涵格、弱R_o代數(shù)與正則剩余格[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2期
6 尤飛,馮艷賓,李洪興;模糊蘊涵算子及其構造(Ⅰ)——模糊蘊涵算子及其性質[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5期
7 尤飛,馮艷賓,王加銀,李洪興;模糊蘊涵算子及其構造(Ⅱ)——模糊蘊涵算子的伴隨對及其圈乘算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2期
8 張宇卓,李洪興;基于變權理論的模糊推理前提約化的一類方法[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2期
9 吳洪博;L~*系統(tǒng)的一種改進系統(tǒng)L_0~*[J];純粹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2001年01期
10 吳恒洋,韓誠;非全序R_0代數(shù)的結構[J];純粹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2004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宋士吉;馮純伯;費樹岷;孫長銀;;模糊推理的Zadeh型全蘊涵三Ⅰ算法[A];第十九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一)[C];2000年
2 黃麗;李中夫;;基于三/算法的多規(guī)則模糊推理[A];模糊集理論與模糊應用專輯——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模糊數(shù)學與模糊系統(tǒng)委員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選集[C];2000年
3 裴道武;;R_0代數(shù)中的MP濾子與同余關系[A];模糊集理論與模糊應用專輯——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模糊數(shù)學與模糊系統(tǒng)委員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選集[C];2000年
4 孟丹;陳圖云;;模糊推理的三Ⅰ原則貼近算法[A];模糊集理論與模糊應用專輯——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模糊數(shù)學與模糊系統(tǒng)委員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選集[C];2000年
5 洪平洲;黎愛平;;基于Lukasiewicz蘊涵算子的三I FMT算法[A];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模糊數(shù)學與模糊系統(tǒng)委員會第十一屆年會論文選集[C];2002年
6 閆建平;;模糊推理插值器[A];第12屆全國模糊系統(tǒng)與模糊數(shù)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7 徐章艷;湯服成;李凡;;基于經典邏輯系統(tǒng)的模糊推理方法[A];第12屆全國模糊系統(tǒng)與模糊數(shù)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8 袁紅春;陳明;池濤;;魚病遠程診斷模糊專家系統(tǒng)[A];2007年中國智能自動化會議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樊磊;Domain理論中若干問題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1年
2 李志偉;偏序集上的蘊涵代數(shù)[D];首都師范大學;2002年
3 趙光峰;格蘊涵代數(shù)與圖的升分解問題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2年
4 馬駿;基于格蘊涵代數(shù)的格值邏輯系統(tǒng)及其自動推理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2年
5 斐崢;基于神經網絡的自動推理理論及方法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2年
6 王擁軍;需求工程中的不確定性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2年
7 王偉;格值命題邏輯系統(tǒng)LP(X)中基于α-歸結原理的自動推理方法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2年
8 李文江;基于格蘊涵代數(shù)的廣義格值模態(tài)邏輯及其歸結自動推理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2年
9 李海明;關于格值邏輯及自動推理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3年
10 沈暉;基于知識管理的企業(yè)集成支撐技術研究[D];清華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章艷;基于Vague集的近似推理[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2 任芳;互為伴隨的三角模與蘊涵算子及蘊涵算子的逼近問題[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3 王向云;區(qū)間值模糊推理的三Ⅰ算法[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4 孟丹;基于事例推理的檢索與推理模型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1年
5 高小軍;模糊推理的新算法及基于模糊小波網絡的自適應控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2年
6 袁和軍;模糊推理的形式化理論[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7 李駿;一類n值命題邏輯中命題的真度理論及近似推理理論[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8 張振華;粗集理論及其在數(shù)據(jù)預處理過程中的應用[D];昆明理工大學;2002年
9 楊曉煒;基于拓撲變換的模糊推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3年
10 常瑤芝;L~*謂詞邏輯與R_0代數(shù)性質新探[D];陜西師范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王國俊;修正的Kleene系統(tǒng)中的Σ-(α-重言式)理論[J];中國科學E輯;1998年02期
2 王國俊;模糊命題演算的一種形式演繹系統(tǒng)[J];科學通報;1997年10期
3 王國俊;蘊涵格與Stone表現(xiàn)定理的推廣[J];科學通報;1998年11期
4 王國俊;一類代數(shù)上的邏輯學(Ⅰ)[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年01期
5 王國俊;模糊推理的全蘊涵三I算法[J];中國科學E輯;1999年01期
6 王國俊;廣義MP規(guī)則[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3期
7 王國俊;模糊推理與模糊邏輯[J];系統(tǒng)工程學報;1998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王國俊;李立峰;;■ukasiewicz命題邏輯系統(tǒng)中的賦值決定公式問題[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3期
2 王國俊;李立峰;;■ukasiewicz命題邏輯系統(tǒng)中的賦值決定公式問題[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3期
,本文編號:18690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ljx/1869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