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邏輯論文 >

無知之幕與抽象推理

發(fā)布時間:2018-04-24 06:47

  本文選題:無知之幕 + 抽象推理。 參考:《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02期


【摘要】:在實踐推理中,規(guī)范性理論往往會采用一些設置讓自己的推理變成公共推理,或者將一些不可還原的命題作為立論基礎。羅爾斯采用無知之幕作為其推理的限制性條件,遭遇了一些批判。其中,以拉茲和阿克曼的批評最為有力。拉茲持至善論立場,認為不應該在公共討論中排除掉善觀念;阿克曼則認為不需要對信息進行過濾,各方在討論中秉持中立性原則即可。從根本上看,批評者本人立場的不同導致了他們傾向于不同的推理模式。
[Abstract]:In practical reasoning, normative theories often adopt some settings to make their reasoning become public reasoning, or take some irreducible propositions as the basis of argument. Rawls used the curtain of ignorance as the restrictive condition of his reasoning and encountered some criticism. Among them, Raz and Ackerman's criticism is the most powerful. Raz holds the position that the concept of good should not be excluded from public discussion, while Ackerman believes that there is no need to filter the information, and that all parties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neutrality in the discussion. Fundamentally, the different positions of the critics themselves lead to different reasoning patterns.
【作者單位】: 浙江師范大學法政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羅爾斯正義理論的內(nèi)在邏輯與實踐意義研究”(12CZX051)
【分類號】:B812.2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崔平;;對羅爾斯“無知之幕”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反思[J];河北學刊;2011年05期

2 羅影;汪毅霖;;無知之幕下的理性選擇與社會正義[J];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013年04期

3 李曙光;濫用理性與“無知之幕”──我談哈耶克[J];民主與科學;1994年01期

4 周成龍;;自由軟件及其應用倫理問題[J];道德與文明;2010年05期

5 趙汀陽;;初始狀態(tài)的博弈問題[J];社會科學論壇;2006年12期

6 姚大志;打開“無知之幕”──正義原則與社會穩(wěn)定性[J];開放時代;2001年03期

7 劉瑜;“無知之幕”后的正義[J];南風窗;2003年16期

8 卞紹斌;;無知之幕背后的道德圖景——羅爾斯與孔子正義思想的比較與融通[J];道德與文明;2013年03期

9 陳浩文;論如何正確處理效率與平等的矛盾[J];現(xiàn)代哲學;1999年01期

10 ;[J];;年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張西成;穿透“無知之幕”的法則[N];解放軍報;2013年

2 本報記者 馬連鵬;金碚:構建改革機制中的“無知之幕”[N];中國經(jīng)營報;2013年

3 陳斯喜;“無知之幕”與規(guī)則制定[N];法制日報;2003年

4 李義天 中央編譯局;無知之幕:發(fā)現(xiàn)還是檢測正義原則[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5 童大煥;表達自由方能告別“無知之幕”[N];民主與法制時報;2012年

6 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qū)人民檢察院 鄧學平;羅爾斯:無知之幕下選擇的正義[N];檢察日報;2013年

7 楊星佑;朝著有夢的方向進發(fā)[N];中華讀書報;2014年

8 吳忠民;“公正”與“公平”之辨[N];光明日報;2007年

9 法律學者 羽戈;憲政、無賴與人性之惡[N];中國經(jīng)營報;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周波;槍與自由[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2 姚傳英;無知之幕背后的道德人格[D];山東大學;2014年

3 張健;“無知之幕”的契約與“良心拒絕”的正義[D];吉林大學;2005年

4 徐燕;無知之幕下的個人風險偏好與社會偏好[D];廈門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79557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ljx/179557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da6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