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邏輯論文 >

對羅素摹狀詞理論的另一種解釋

發(fā)布時間:2018-04-05 08:05

  本文選題:羅素 切入點:摹狀詞 出處:《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摘要】:羅素利用現(xiàn)代邏輯對包含摹狀詞的語句進行了分析,并揭示了它們所表達的命題的真實的邏輯形式。與對羅素哲學的傳統(tǒng)看法相反,羅素摹狀詞理論的初衷,既不在于解決存在悖論,也非對其《數(shù)學原則》中所謂邁農(nóng)式的實在論觀點作自我批判,但其目的仍在于消解此類實在論觀點所引進的多余形而上學實體。與其早期指謂理論相比,該理論顯示了邏輯分析對于解決哲學問題的重要性,標志著分析哲學的正式誕生。
[Abstract]:Russell uses modern logic to analyze statements that contain descriptions and reveals the true logical form of the propositions they express.Contrary to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Russell's philosophy,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Russell's theory of description is neither to solve the paradox of existence, nor to criticize the so-called "Menon's realism" in his "principles of Mathematics".However, its purpose is to eliminate the superfluous metaphysical entities introduced by this kind of realism.Compared with its early theory of reference and predicate, this theory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logical analysis in solving philosophical problems, and marks the formal birth of analytical philosophy.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中共河北省委黨校哲學部;
【分類號】:B561.54;B81-0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賈可春;重新理解羅素《數(shù)學原則》中的意義理論[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1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程;邱紫華;;不能不說的話:維特根斯坦與弗雷格、羅素[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04期

2 張雪;;杜威的認識論對“二元論”的“克服”[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3期

3 方剛;名稱來源問題的哲學意蘊——論柏拉圖《克拉底魯篇》對名稱來源問題的探討及其哲學意義[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5期

4 丁智瓊;;“快樂即幸福”與“有德即幸!薄帘邙F魯學派與斯多亞學派幸福觀之比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5 吳懷東;;歷史 現(xiàn)實 方法——歐洲浪漫主義思潮論[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6 李家玉;朱躍;;莎士比亞《麥克白》原型敘事空間主題探析[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7 王平;;社會契約論三種——對霍布斯、洛克與盧梭政治哲學思想的比較[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8 桂在泓;王平;;論當代中國政府能動性的發(fā)生與制約[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9 李成玉;;符號中的藝術——簡析卡西爾《人論》中的藝術觀[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10 祖保泉;漫議王國維的“意境”說[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旦;;新聞自由:新聞媒介職業(yè)化的政治基礎——對西方新聞自由思想歷史發(fā)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進程中的傳媒教育與傳媒研究——第二屆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匯編(上冊)[C];2002年

2 鄧華;;略論機械自然觀的內(nèi)涵及其影響[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暨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0年

3 李建軍;;文學之病與超越之路[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7.4)[C];2007年

4 廖琳;龔啟榮;;論羅素的邏輯主義[A];貴州制約邏輯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暨首屆全國性邏輯系統(tǒng)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黃力之;;論馬克思主義信仰體系的世俗性與超驗性[A];當代視野下的馬克思主義——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文集(2006年度)(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C];2006年

6 姜金良;鄭曉劍;;民法視域內(nèi)的國際遷徙問題[A];21世紀出入境(移民)管理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7 楚德江;;論我國有效政府模式的構建[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第20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尚杰;;從“論證性的哲學”到“描述性的哲學”——由超越語言使用過程中的“二分法”所想到的[A];全國“經(jīng)驗主義與實用主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9 王習勝;;論嚴格的指示詞——從邏輯演進的視角看克里普克的觀點與張家龍先生的辯護[A];第八屆全國分析哲學研討會論文集(上)[C];2012年

10 杜建國;;從哲學的基本問題到語境論[A];第八屆全國分析哲學研討會論文集(上)[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偉;經(jīng)濟福利測度:理論分析與中國經(jīng)驗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朱新春;萊布尼茨自然有機論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3 劉宇;從臣民到公民[D];南開大學;2010年

4 趙慶燦;新理學與中國哲學的現(xiàn)代轉型[D];南開大學;2010年

5 徐媛媛;德爾斐神諭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張鳳蓮;馬克思對西方政治思想傳統(tǒng)的挑戰(zhàn)[D];南開大學;2010年

7 盧玉卿;文學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譯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孫經(jīng)國;從理想性政治哲學到現(xiàn)實性政治哲學[D];南開大學;2010年

9 尹佳濤;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的政治思考[D];南開大學;2010年

10 李蓉;論庫恩科學哲學的社會學轉向[D];武漢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季婧;理查德·羅蒂新實用主義真理觀探析[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鼐;關于數(shù)字電影傳播特征的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鄧嵐;《蘇菲的世界》:多面體折射下的人生呈像[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劉昌頂;以人為本的哲學視角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5 王佳;詩為能言畫[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譚卓華;從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對陶淵明精神家園的守望[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尚偉偉;馬克思自由觀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鄒志勇;愛因斯坦的科技倫理思想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9 王天瑞;馬克思市民社會理論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10 銀婧;笛卡爾心身因果性思想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國浩;;羅素的摹狀詞理論淺析[J];商業(yè)文化(下半月);2011年01期

2 劉曉紅;;淺析羅素的摹狀詞理論——從一個真命題談起[J];現(xiàn)代哲學;2000年03期

3 梁義民;任曉明;;簡析羅素的摹狀詞理論[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4 劉卓紅;羅素哲學方法論特色新探[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01期

5 李順萬;;羅素事實觀的矛盾及其解決途徑[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7年03期

6 張冬紅;;對摹狀詞理論的思考[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7 楊雪芹;;重讀經(jīng)典:羅素的摹狀詞理論[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8 秦瑋遠;;試論羅素的摹狀詞理論[J];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2007年05期

9 王洪月;;羅素的摹狀詞理論探析[J];山東社會科學;2009年11期

10 張佳一;;試析弗雷格專名理論和羅素摹狀詞理論的區(qū)別[J];商業(yè)文化(學術版);2009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張灝;;意義與指稱不可兼得——對一種意義理論的批評[A];首屆、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獲獎文集[C];2009年

2 張灝;;代羅素反駁唐納南—論摹狀詞的指稱性使用[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博士卷)[C];2008年

3 張安民;;摹狀詞及其一般性[A];邏輯研究文集——中國邏輯學會第六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0年

4 張家龍;;羅素的摹狀詞理論述評[A];全國邏輯討論會論文選集[C];1979年

5 周柏喬;;論表述[A];第三次金岳霖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季斌;;羅素的意義理論[A];1997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7年

7 郭澤深;胡浩;;真正的可能性和必然性[A];邏輯研究文集——中國邏輯學會第六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0年

8 沈玉梅;;對初始歸納概率本性的探討[A];1994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4年

9 廖琳;龔啟榮;;論羅素的邏輯主義[A];貴州制約邏輯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暨首屆全國性邏輯系統(tǒng)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美)舒衡哲 (美)李紹明;張申府訪談錄[N];人民政協(xié)報;2001年

2 劉鈍;張申府與相對論[N];中華讀書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立娜;個體詞的邏輯語義[D];清華大學;2007年

2 聶大海;語言指稱的同一性與必然性[D];吉林大學;2011年

3 陳杰;以康德批判哲學為進路的內(nèi)向指稱意義理論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4 周允程;第一人稱信念的哲學研究[D];清華大學;2008年

5 駱傳偉;專名的涵義與指稱[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6 劉高岑;語言、心智與世界[D];山西大學;2004年

7 田玉才;制度改造與人的改造[D];吉林大學;2009年

8 方剛;維特根斯坦之命題意義的確定性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9 李滌非;基因與身體的哲學[D];武漢大學;2005年

10 余永林;技術式的沉思[D];復旦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勤;摹狀詞理論的歷史、現(xiàn)狀與未來[D];西南大學;2010年

2 羅歡;羅素摹狀詞理論研究[D];燕山大學;2010年

3 魯家銘;羅素摹狀詞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4 鄭晨曦;從三大難題看羅素的摹狀詞理論[D];黑龍江大學;2012年

5 曹雪;基于順應理論的摹狀詞指稱分析[D];黑龍江大學;2012年

6 王新星;試論羅素哲學的認識論意義[D];延邊大學;2004年

7 偶自如;羅素意義理論研究[D];安徽大學;2007年

8 張佳一;名稱描述理論和歷史因果理論比較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9 張利芳;摹狀詞理論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10 李娟;摹狀詞理論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71388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ljx/171388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197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