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石經《論語》考
【學位授予單位】:曲阜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K877.4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石山;;文武之道,未墜于地——《論語片解》自序[J];名作欣賞;2011年19期
2 王暉;;《論語》與現代公關[J];公關世界;2010年05期
3 蔣曼;張萬慶;;孔子“仁”學思想的現代詮釋[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15期
4 王彤;;論“詩可以觀”中“觀”的神秘色彩[J];皖西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5 余博;;也談談學習《論語》與學會做人[J];中國德育;2011年02期
6 張石山;;論語片解[J];黃河;2011年04期
7 王正榮;;《論語》引《詩》淺探[J];學理論;2011年17期
8 柯遠;;《論語》的時間觀念及其溯源[J];山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9 陳衛(wèi);;解讀《論語》中孝的思想[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10 于丹;;別被一個念頭殺死[J];文苑(經典美文);2011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廷銀;;宰我標新立異出于其才智高雋——讀《論語》札記[A];儒學與二十一世紀文化建設:首善文化的價值闡釋與世界傳播[C];2007年
2 申自強;;經典誦讀,等待吟誦[A];吟誦經典、愛我中華——中華吟誦周論文集[C];2009年
3 曹美娜;;論“器”[A];儒學與二十一世紀文化建設:首善文化的價值闡釋與世界傳播[C];2007年
4 陳琦萍;;照妖鏡[A];孔學研究(第十五輯)——云南孔子學術研究會第十五次暨海峽兩岸第八次孔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王艾宇;;“五!敝卦u[A];《國學論衡》第一輯——甘肅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會學術論文集[C];1998年
6 葛榮晉;;孔子論“仁”及其現代價值[A];儒學與二十一世紀文化建設:首善文化的價值闡釋與世界傳播[C];2007年
7 李爾鋼;;論語文詞典的專科詞條及其釋義[A];中國辭書論集1999[C];1999年
8 貝列羅莫夫(嵇遼拉);;郭沫若與《論語》[A];郭沫若百年誕辰紀念文集[C];1992年
9 魏剛;;周禮與孔子的飲食觀[A];中國古代社會與思想文化研究論集——全國首屆東周文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馬德鄰;;孔子美學思想再評價[A];《與孔子對話——新世紀全球文明中的儒學》——上海文廟第二屆儒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趙荔紅;經典圖讀·論語[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3年
2 ;《來自財富巔峰的聲音——經營論語》[N];中華讀書報;2003年
3 王艷華 本報記者 王洋;云居寺石經未止于安藏[N];中國旅游報;2002年
4 李金坤 江蘇大學人文學院;《論語·學而》“無友不如己者”之正詮[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5 為民;《發(fā)現論語》《發(fā)現老子》叫板傳統(tǒng)注釋[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3年
6 宗愛民;石經回藏 車證珍貴[N];中國商報;2002年
7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雷頤;在“論語”與“算盤”之間[N];經濟觀察報;2010年
8 子規(guī);可以傳世的《論語外編》[N];四川日報;2003年
9 ;日本電視臺:論語名言“指點”炒股被套族[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10 王洋;云居寺石經發(fā)掘始末[N];中國旅游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書文;孔子成德思想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8年
2 孫學功;馮從吾學術思想研究[D];西北大學;2005年
3 劉學;先秦諸子思維研究[D];揚州大學;2006年
4 帥建華;儒家成人觀及其現代人本管理價值研究[D];湘潭大學;2008年
5 洪曉麗;仁:作為道德本體的構成[D];復旦大學;2008年
6 焦桂美;南北朝經學史[D];山東大學;2006年
7 韓鋒;敦煌本儒家文獻研究[D];蘭州大學;2007年
8 戴大明;“讀經”與文化自覺[D];西南大學;2008年
9 曲愛香;孔孟荀的天人觀及其生態(tài)倫理[D];浙江大學;2003年
10 王化平;簡帛文獻中的孔子言論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麗君;歷代石經《論語》考[D];曲阜師范大學;2007年
2 田春來;漢代《論語》的流傳與演變[D];武漢大學;2004年
3 張秋林;論翻譯的對話性:兼評《論語》中哲學詞匯的翻譯[D];浙江大學;2006年
4 閆紅茹;《論語》人學思想解析[D];西安理工大學;2008年
5 劉利娜;《周易》與《論語》的君子觀及其比較[D];山西大學;2008年
6 劉育林;《論語》歧解成因類析及選例辨證[D];曲阜師范大學;2009年
7 張曉歡;孔子的言語思想與修辭[D];浙江師范大學;2009年
8 孫毅;論語境對隱喻理解機制的指針作用[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4年
9 葛亞芬;從關聯理論看《論語》的翻譯[D];重慶大學;2009年
10 王建軍;《論語》中文化負載詞匯翻譯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7114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2711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