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宋元明清學者唐代墓志的著錄與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12 19:20
【摘要】: 近年來,關于唐代墓志的研究很廣泛,成果也很多。唐代墓志已經(jīng)成了隋唐五代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史料,近代以來唐代墓志的著錄和研究深受前人影響,但是針對有宋以來直到清末唐代墓志的著錄與研究的總結性研究方面卻依然空白。近代學人的一些研究成果只是在研究石刻文獻時少量涉及到了這方面的內(nèi)容。本文對有宋至清的學者對主要在傳統(tǒng)的金石學框架下展開的唐代墓志研究進行梳理和總結,通過對一些典型著作中唐代墓志的著錄與研究的討論,大致勾畫出清末以前唐代墓志著錄與研究的基本情況,并對學者在進行這項研究中所運用的史學方法以及體現(xiàn)的文獻學思想進行總結,突出唐代墓志研究對于文獻學、隋唐五代史料學以及文體學等學科的貢獻,填補了學術史的空白。 在兩宋時期唐墓志著錄與研究這一部分,把兩宋學者的唐代墓志研究分為三類,一是以時間為序著錄唐墓志并對其內(nèi)容進行考證,以歐陽修的《集古錄》和趙明誠的《金石錄》為代表;二是以地域為據(jù)著錄唐墓志,以陳思的《寶刻叢編》為代表;三是以人物身份為據(jù)著錄唐墓志,重點討論了《寶刻類編》、《文苑英華》、《唐文粹》三部書。特別對于陳思的《寶刻叢編》一書,筆者在文中糾正了徐自強、吳夢麟所著《古代石刻通論》認為我國最早的地域石刻專著是王象之的《輿地碑記目》的說法。針對學者普遍認為唐代墓志的研究開始于清代的說法,指出陳思的《寶刻叢編》在唐代墓志研究史上的地位和價值。 元明時期唐代墓志的著錄與研究這一部分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以輯錄全文的方式著錄唐代墓志和研究唐代墓志文體的“義例”之學,指出元明時期的唐代墓志研究主要集中在文體研究方面,開創(chuàng)一門新的金石義例之學。把從潘昂霄《金石例》開始的“金石義例”進行了梳理歸納與總結,指出其中所體現(xiàn)的史學思想和方法,并指出其對于現(xiàn)代唐代墓志文體學研究的貢獻。 最后把清代唐代墓志的著錄與研究分為考證題跋、存目錄文、金石義例、綜合研究四個方面進行探討,突出錢大昕、王昶、陸增祥三者在唐代墓志的著錄與研究上的貢獻。指出了錢大昕以其深厚的史學功底考證包括墓志在內(nèi)的金石文獻,把墓志對于史學研究的意義擴大化,為后人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研究視角和更具借鑒意義的研究方法,從而使得唐代墓志的史學價值更為廣泛的顯現(xiàn)出來。陸增祥的《八瓊室金石補正》收錄唐代墓志數(shù)量更多,研究方法更加科學,研究角度更加全面,對唐代墓志在隋唐史研究中的史料價值發(fā)掘的也更為深入,具有總結性意義。在這一章中,也指出了趙超《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中關于張玄弼家族世系中的一處錯誤,并對陸增祥在《八瓊室補正》中所持觀點加以肯定。指出《八瓊室金石補正》在唐代墓志的著錄和研究史上是具有總結性意義的著作。
【學位授予單位】:首都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K877.4
【學位授予單位】:首都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K877.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金權;;樊光春新著《西北道教史》評析[J];宗教學研究;2011年02期
2 聶順新;;《番州弘教寺分安舍利塔銘》考偽[J];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04期
3 王麗霞;朱鴻;;《海寧圖書館藏金石拓本》的地方特色[J];圖書館雜志;2011年08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王其yN;;晚唐《春宮(杲頁)娘墓志石》小札——兼讀晚唐相關墓志小品及其他[A];唐史論叢(第九輯)[C];2006年
2 王其yN;周曉薇;;隋代墓志銘祛偽三例[A];唐史論叢(第十輯)[C];2008年
3 南志秀;;于右任與《鴛鴦七志齋》[A];三秦文化研究會年,
本文編號:27099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2709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