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故事畫的構圖研究
[Abstract]:This article takes the Dunhuang frescoes in Beiliang, Northern Wei, Western Wei and Northern Zhou dynasti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aking the location, time and plot of the story picture as the point of view, which is the representative story painting in the same subject matter in the period of Beiliang,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the Western Wei Dynasty and the Northern Zhou Dynasty. To sum up the evolution law of the early story painting composition, and analyze the drawing procedure and working mode of the painter at that time.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 also connected with the tomb murals in Hexi area, hoping to establish our overall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ditional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craftsmen in this area through a relatively macro regional artistic perspective.
【作者單位】: 中央美院設計學院;
【分類號】:K879.4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沙武田;吐蕃統(tǒng)治時期敦煌石窟供養(yǎng)人畫像考察[J];中國藏學;2003年02期
2 萬學匯;;吐蕃統(tǒng)治時期敦煌石窟藝術的時代特性[J];中國藏學;2007年01期
3 陳曉紅;試論敦煌佛教愿文的類型[J];敦煌學輯刊;2004年01期
4 沙武田;;莫高窟第138窟智惠性供養(yǎng)像及相關問題研究[J];敦煌學輯刊;2006年03期
5 張景峰;;敦煌莫高窟的影窟及影像——由新發(fā)現(xiàn)的第476窟談起[J];敦煌學輯刊;2006年03期
6 馬德;;從敦煌看佛教的社會化[J];敦煌學輯刊;2007年04期
7 張景峰;;敦煌莫高窟第85窟與塑繪結合的金剛經(jīng)變[J];敦煌學輯刊;2007年04期
8 張先堂;;莫高窟供養(yǎng)人畫像的發(fā)展演變——以佛教史考察為中心[J];敦煌學輯刊;2008年04期
9 張培君;;唐宋時期敦煌社人修建莫高窟的活動——以供養(yǎng)人圖像和題記為中心[J];敦煌學輯刊;2008年04期
10 沙武田;;敦煌石窟粟特九姓胡人供養(yǎng)像研究[J];敦煌學輯刊;2008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劉臨安;陳婷;;唐大明宮翰林院建筑復原初探[A];《營造》第五輯——第五屆中國建筑史學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集(上)[C];2010年
2 貝英紅;;追求建筑與山地自然環(huán)境的融合——西安市清涼寺修復規(guī)劃設計說明[A];中國建筑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沙武田;;莫高窟第138窟智惠性供養(yǎng)像再探——兼談與第138窟研究相關的幾個問題[A];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四編[C];2009年
4 陳卉麗;;淺談大足石刻的裝飾藝術[A];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xié)會第六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余欣;;信仰與政治:唐宋敦煌祠廟營建與戰(zhàn)爭動員關系小考[A];常書鴻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C];2004年
6 孫志軍;俞天秀;路育成;;關于敦煌莫高窟文物信息數(shù)據(jù)災難備份預案的思考——以數(shù)字中心的數(shù)據(jù)備份工作為例[A];中國圖書館學會專業(yè)圖書館分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7 梅明思;程建軍;;仁化縣云龍寺塔形制研究[A];2014年中國建筑史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郝二旭;唐五代敦煌農業(yè)專題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2 孔令梅;敦煌大族與佛教[D];蘭州大學;2011年
3 楊發(fā)鵬;兩晉南北朝時期河隴佛教地理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崔紅芬;西夏時期的河西佛教[D];蘭州大學;2006年
5 程義;關中唐代墓葬初步研究[D];西北大學;2007年
6 石小英;8至10世紀敦煌尼僧研究[D];蘭州大學;2008年
7 陳菊霞;敦煌翟氏研究[D];蘭州大學;2008年
8 陳大為;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寺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9 陳志偉;北朝社會風尚諸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10 周俊玲;建筑明器美學論[D];西安美術學院;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艷;中國傳統(tǒng)元素在滇怡苑居住區(qū)景觀規(guī)劃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西南林業(yè)大學;2010年
2 李彥彥;明代狀元造像創(chuàng)作的美學特征研究[D];沈陽建筑大學;2011年
3 江華;論唐代佛教造像的豐腴化[D];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2011年
4 張艷杰;敦煌莫高窟第87窟現(xiàn)狀調查和主要病害成因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5 耿海珍;明清衙署文化與其建筑藝術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1年
6 王蕊佳;河北易縣開元寺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7 姜博;魏晉南北朝時期敦煌歷史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8 孫寧;歸義軍時期敦煌僧官選擢考論[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9 鄭勤硯;師徒傳承美術教育模式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10 毛秋瑾;北魏時期敦煌寫經(jīng)書法研究[D];蘇州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24725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2472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