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淅川大石橋漢晉墓發(fā)掘簡報
[Abstract]:From September to December 2010, in order to cooperate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Gansu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 excavated the ancient tombs in Dashiqiao Township, Xichuan County, Henan Province, clearing up 25 tombs of Han and Jin tombs, all of which were single-chamber brick tombs. A batch of pottery, porcelain, bronze, silver, iron and stone tools were unearthed, which provided new information for studying the funeral customs of Han and Jin dynasties in Danjiang River Basin.
【作者單位】: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調(diào)文物保護辦公室;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保室;
【基金】:河南省文物局 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調(diào)文物保護辦公室 淅川縣文化局 大石橋鄉(xiāng)政府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和協(xié)助
【分類號】:K878.8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新基;;心血凝成滿園春——記淅川縣教委主任王中玉[J];人大建設(shè);2000年03期
2 王興亞;明代何時設(shè)置河南淅川縣[J];史學月刊;1983年04期
3 陳力華;;保障供電大暢通 用心服務(wù)國與家——淅川電業(yè)局科學發(fā)展紀略[J];神州;2011年09期
4 李偉;胡興森;;忠誠·春蠶·蠟燭·風范——記南陽市政協(xié)委員、淅川縣一高中黨總支書記兼校長全明坤同志[J];協(xié)商論壇;2000年10期
5 王建新;;淅川民兵勇休“娃娃親”[J];中國民兵;1990年04期
6 王吉成;;淅川謠[J];協(xié)商論壇;2006年06期
7 邢全祿;淅川涌現(xiàn)一批“幫窮”民營企業(yè)家[J];中州統(tǒng)戰(zhàn);1996年10期
8 ;前進中的淅川縣農(nóng)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J];躬耕;2007年09期
9 劉先琴;;淅川大聲[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diào);2011年13期
10 柴中慶;楊俊峰;李長洲;魏曉東;常立偉;劉磊;劉國漢;侯榮奇;翟京襄;;河南淅川縣趙杰娃山頭漢墓發(fā)掘簡報[J];華夏考古;2014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吳桂兵;;三羊墩漢墓與兩漢鹽瀆區(qū)位分析(綱要)[A];漢唐社會經(jīng)濟與海鹽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2 武成;王秀清;;內(nèi)蒙古中南部漢墓出土貨幣概述[A];《內(nèi)蒙古金融研究》錢幣文集(第七輯)[C];2006年
3 商春芳;;洛陽漢墓出土的樂舞資料概說[A];中國古都研究(第十四輯)——中國古都學會第十四屆年會論文集[C];199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董學彥;淅川:問渠那得清如許[N];河南日報;2006年
2 中共淅川縣委書記 崔軍;弘揚范蠡思想 建設(shè)和諧淅川[N];光明日報;2007年
3 本報記者 李天密 本報通訊員 高帆 張本貴;淅川:跨越發(fā)展正當時[N];河南日報;2007年
4 姚勇 羅之法;淅川全力戰(zhàn)高溫抗旱保苗[N];中國綠色時報;2014年
5 本報記者 劉建華;走馬淅川看私采[N];人民日報;2005年
6 趙友;心系淅川山 情灑丹江水[N];中國質(zhì)量報;2006年
7 本報記者 劉先琴邋本報通訊員 張本貴 李建鵬;淅川:商圣文化助推崛起[N];光明日報;2007年
8 通訊員 張本貴 李周勤;淅川為農(nóng)民提供“點題”服務(wù)[N];河南日報;2006年
9 通訊員 張本貴;淅川:萬名“離巢”父母返鄉(xiāng)就業(yè)[N];河南日報;2007年
10 通訊員 張本貴 王永強;“理論下鄉(xiāng)行”走遍淅川山鄉(xiāng)[N];農(nóng)民日報;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劉尊志;徐州漢墓與漢代社會研究[D];鄭州大學;2007年
2 蔣璐;中國北方地區(qū)漢墓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建波;淅川縣農(nóng)田碳匯能力與低碳農(nóng)業(yè)發(fā)展研究[D];鄭州大學;2016年
2 任國瑞;民國時期河南淅川縣地方自治研究(1930-1940年)[D];西北師范大學;2014年
3 邢勃;內(nèi)蒙古地區(qū)漢墓形制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5年
4 陳宗瑞;甘肅地區(qū)漢墓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5 李珊珊;漢代院落圖像研究[D];中央美術(shù)學院;2016年
6 程保增;北方地區(qū)漢代原始瓷的考古學研究[D];鄭州大學;2016年
7 朱超;沈陽地區(qū)漢墓初步研究[D];遼寧大學;2016年
8 李強;西漢劉氏楚王國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2年
9 邢力;江蘇盱眙東陽軍莊M210漢墓發(fā)掘報告及相關(guān)問題研究[D];南京大學;2015年
10 李文蕾;日常的異象[D];中央美術(shù)學院;2017年
,本文編號:24065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2406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