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感考古在大遺址保護中的應用與實踐——以河北大遺址為例
[Abstract]:Remote sensing archaeology started late in China, but it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tection of large sites. Tak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mote sensing archaeology in He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 the protection of large sites, and analyzes the comprehensive advantages of remote sensing archaeology technology, such as wide coverage and nondestructive detection, in the protection of sites. And put forward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in the actual work.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and provides a new way of development for the protection of large sites.
【作者單位】: 河北省文物保護中心;
【分類號】:K87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第四屆國際遙感考古會議[J];中國圖象圖形學報;2012年07期
2 李先華,周堅華,劉樹人,姚萌;西部典型地區(qū)遙感考古的設想[J];地球信息科學;2003年04期
3 徐旌;云南遙感考古工作站成立[J];云南地理環(huán)境研究;2005年01期
4 李淑英;;中國遙感考古的應用綜述[J];中國城市經(jīng)濟;2011年01期
5 ;第四屆國際遙感考古會議[J];遙感學報;2012年05期
6 談三平 ,劉樹人;遙感考古簡論[J];東南文化;1990年04期
7 欒盛楠;遙感考古——探索人類文化遺產(chǎn)的新手段[J];東南文化;2004年04期
8 楊林;;遙感與航空攝影考古[J];中國文化遺產(chǎn);2004年03期
9 劉建國;水下遙感考古[J];文物季刊;1995年02期
10 孟祥偉;;什么是遙感考古?[J];百科知識;2008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李傳榮;吳雙成;;遙感考古技術在山東的首次應用及其意義[A];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xié)會第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2 祝煒平;;遙感考古——中國地理學研究的新領域[A];認識地理過程 關注人類家園——中國地理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3年
3 祝煒平;方起東;;浙北(湖州地區(qū))土墩墓遙感考古影像研究[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上冊)[C];1999年
4 錢育華;呂振洲;;信息影像的應用[A];中國感光學會第六次全國感光(影像)科學大會暨第五屆青年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盧新寧、陳智霞;我國建立遙感考古聯(lián)合實驗室[N];人民日報;2001年
2 曲志紅;遙感助考古屢創(chuàng)奇跡[N];人民日報;2002年
3 記者 李大慶;第四屆國際遙感考古會議舉行[N];科技日報;2012年
4 本報記者 齊芳;遙感考古,用科技揭開歷史的面紗[N];光明日報;2013年
5 本報記者 吳月輝;遙感考古有了新發(fā)現(xiàn)[N];人民日報;2013年
6 本報記者 王廣祿;遙感考古:借“第三只眼”革新傳統(tǒng)考古[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7 記者 李政;國際遙感考古會議在京召開[N];中國文物報;2004年
8 劉建國 鐘建;遙感考古勘探技術[N];中國文物報;2005年
9 中國國家博物館遙感與航空攝影考古中心 李剛 姚樂音;國際遙感考古會議綜述[N];中國文物報;2005年
10 記者 王珂;我省考古技術手段實現(xiàn)重大突破[N];河南日報;2002年
,本文編號:23992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2399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