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簡牘遺書中的漢唐書法教育
本文選題:漢簡 + 書法教育。 參考:《中國書法》2016年09期
【摘要】:正從二十世紀初到八十年代末,甘肅河西走廊疏勒河流域的漢代長城邊塞遺址共發(fā)掘出土漢簡八批,出土漢簡計二千四百八十五枚,因大都出土于漢代敦煌郡地區(qū),故統(tǒng)稱為"敦煌漢簡"。敦煌遺書是指發(fā)現(xiàn)于中國甘肅敦煌莫高窟中的漢晉北魏至宋元時期的紙質(zhì)寫本和印本文獻。這批珍貴的簡犢和遺書包括的內(nèi)容極其豐富,涵蓋面十分寬廣,對于兩漢史具有重大的研究價值。二十世紀
[Abstract]:From the beginning of twentieth Century to the end of 80s, the the Great Wall border site of the Han Dynasty in the Shule River Valley of the Gansu Hexi Corridor had dug out the eight batches of Han bamboo slips, unearthed two thousand four hundred and eighty-five pieces of Han bamboo slips, and because most of them were unearthed in the Dunhuang County of the Han Dynasty, so they were collectively referred to as "Dunhuang Han bamboo slips". The Dunhuang remains are the Han people found in the Mogao Grottoes of Dunhuang, Gansu, China. The paper and printed documents of the Jin Dynasty to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The precious simple calves and books included are extremely rich in content and broad, and have great research value for the history of the Han Dynasty. Twentieth Century
【作者單位】: 蘭州城市學院甘肅張芝書法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西北民族地區(qū)學生漢字規(guī)范書寫與書法教育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12YJCH157)
【分類號】:J292.1;K877.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裴永亮;;近二十年來敦煌漢簡研究綜述[J];管子學刊;2015年02期
2 李谷雨;曹昕;;淺析唐代書法教育的特點[J];延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3 常爽;;漢代蒙童書法教育摭談[J];大眾文藝;2010年09期
4 周谷平;敦煌出土文書與唐代教育的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5年04期
5 王利器;;跋敦煌寫本《上大夫》殘卷[J];文獻;1987年04期
6 李正宇;;一件唐代學童的習字作業(yè)[J];文物天地;1986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米文佐;;敦煌簡牘遺書中的漢唐書法教育[J];中國書法;2016年09期
2 林靜瀟;;敦煌寫本中的習字教育研究[J];中國書畫;2015年11期
3 鄧凱;;“上大人”文本傳播中功能與涵義的變遷[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5期
4 陸鴻飛;;對加強中小學書法教育的一些思考[J];文教資料;2014年12期
5 王金娥;;敦煌訓蒙文獻研究述論[J];敦煌學輯刊;2012年02期
6 張?zhí)旌?;“書劍雙美”:唐河朔藩鎮(zhèn)的軍事技能培養(yǎng)與文化教育——基于社會流動的視角[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7 李正庚;;唐代書法私學教育[J];學術交流;2010年03期
8 鄭炳林;屈直敏;;歸義軍時期敦煌佛教教團的道德觀念初探[J];敦煌學輯刊;2006年02期
9 周谷平;敦煌出土文書與唐代教育的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5年04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祝國紅;張廣萍;;唐代書法教育的多元化模式[J];山東女子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2 劉亞梅;;試論唐代的書法教育及其影響[J];名作欣賞;2011年21期
3 李巖云;;敦煌漢簡相關問題補遺[J];敦煌研究;2010年03期
4 侯忠明;;唐代書法繁盛之教育成因探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9年09期
5 楊艷輝;張顯成;;敦煌漢簡的異體字——兼論異體字的認定問題[J];中國文字研究;2007年02期
6 魏德勝;《敦煌漢簡》中的量詞[J];古漢語研究;2000年02期
7 張俊民;《竹木春秋》征引敦煌漢簡商榷[J];敦煌學輯刊;1999年02期
8 謝世湖;唐代的書法教育[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01期
9 王利器;;跋敦煌寫本《上大夫》殘卷[J];文獻;1987年04期
10 汪泛舟;《太公家教》考[J];敦煌研究;1986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傅剛;邵永海;;北大藏漢簡《反淫》簡說[J];文物;2011年06期
2 陳蘇鎮(zhèn);;北大漢簡中的《雨書》[J];文物;2011年06期
3 趙汝清;國內(nèi)外學者研究漢簡情況綜述[J];寧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1年04期
4 ;漢簡書法[J];中國藝術;1997年01期
5 張立玉,王紅衛(wèi);英漢簡略詞探討[J];中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3期
6 陳曉鳴;由漢簡“方”與“幡”看漢代邊卒的文化學習[J];史學月刊;2004年06期
7 張燕;漢簡曾記錄沙塵暴[J];中國地名;2004年02期
8 張德芳;淺談河西漢簡和敦煌變文的淵源關系[J];敦煌學輯刊;2005年02期
9 宋迎春;;阜陽漢簡發(fā)現(xiàn)、整理與研究綜述[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10 吳旺宗;;漢簡所見“扁書”探析[J];蘭州學刊;2006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周祖亮;;漢簡獸醫(yī)資料及其價值述略[A];學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1期[C];2011年
2 李燁;;略述漢簡所見之“傳”及其與“過所”的關系[A];學行堂文史集刊——2012年第1期[C];2012年
3 田中利明;刁小煃;;儀禮中“記”的問題——關于武威漢簡[A];傳統(tǒng)中國研究集刊(第七輯)[C];2009年
4 田佳鷺;;《肩水金關漢簡(壹)》數(shù)量詞研究[A];學行堂文史集刊——2012年第1期[C];2012年
5 陳曉鳴;;由漢簡“方”與“幡”看漢代邊卒的文化學習[A];中國長城博物館暨中國長城學會優(yōu)秀文集[C];2005年
6 張曉芳;;《敦煌縣泉漢簡釋粹》虛詞整理[A];學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2期[C];2013年
7 謝宗萬;;關于漢簡《萬物》中所載藥物基原的思考[A];2002中藥研究論文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徐愛龍;在甘肅建立漢簡博物館[N];甘肅日報;2010年
2 全國政協(xié)委員、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郝樹聲;甘肅漢簡在建設文化大省中的作用[N];甘肅日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施秀萍;漢簡:構建文化大省的特色資源[N];甘肅日報;2013年
4 本報記者 彭波;甘肅:破解簡牘保護難題[N];人民日報;2005年
5 陳作義;敦煌漢簡知多少[N];人民政協(xié)報;2000年
6 記者 莊電一 通訊員 李巖云;敦煌百年出土漢簡超過2萬枚[N];光明日報;2006年
7 演講人 張德芳;西北漢簡一百年[N];光明日報;2010年
8 記者 宋喜群 陳宗立;蘭州肩水金關漢簡有望出版[N];光明日報;2010年
9 記者 朱永華 實習生 黃純芳;走馬樓萬余漢簡初露真容[N];湖南日報;2004年
10 記者 馬崢 張文靜 彭侃;甘肅漢簡助力絲路聯(lián)合申遺[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旺祥;西北出土漢簡中漢代津令佚文分類整理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穎穎;西漢簡牘書的淵源與流變[D];曲阜師范大學;2015年
2 陳功;敦煌漢簡中的農(nóng)業(yè)[D];西北師范大學;2012年
3 周峰;西北漢簡中的馬[D];西北師范大學;2013年
4 毛玉蘭;對漢簡所見器物及其歷史文化意義的幾點探討[D];安徽大學;2007年
5 楊艷輝;《敦煌漢簡》整理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6 宋勝如;額濟納漢簡研究綜論[D];吉林大學;2013年
7 張偉;敦煌漢簡中的兵器[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8 莫斐;尹灣漢簡字體及用字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9 孟建升;西北出土漢簡中所見的“養(yǎng)”及其相關問題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10 宋充恒;陳夢家漢簡研究述評[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0661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2066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