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御龍帛畫》略考
本文選題:《人物御龍帛畫》 + 魂幡; 參考:《中原文物》2014年06期
【摘要】:1973年5月出土于長沙子彈庫楚墓的《人物御龍帛畫》,是我國繼《人物龍鳳帛畫》之后的第二幅具有獨立繪畫意義的戰(zhàn)國藝術珍品。從帛畫的功用來看,這幅覆棺帛畫并不是通常以為的招魂(或引魂)之具,而是體現(xiàn)招魂儀式完成后而特別制作的一件"魂幡";從帛畫的形制來看,這幅呈長條形的帛畫,正是對初期神仙思想影響下魂升天界過程的形象描繪;從帛畫的內容來看,表現(xiàn)的乃是在楚地巫風與外來思想的雙重作用下,龍鳳"引魂升天"的意旨。
[Abstract]:"the painting of the Dragon and Silk", unearthed from the tomb of Chu in Changsha in May 1973, is the second art treasure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with independent painting significance after the painting of the Dragon, Phoenix and Silk in China.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function of the silk painting, the silk painting covered with a coffin is not the one commonly thought to be a device for evoking the soul (or the soul), but a special "soul-banners" produced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evoking ceremony. Judging from the shape of the silk painting, the silk painting is in the form of a long piece of silk painting. It is the image description of the process of the spirit rising to the sk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immortals thought in the early period, and from the content of the silk painting, it is the intention of the dragon and the Phoenix to "lead the soul up to heaven" under the dual action of the witchcraft and the foreign thought in the Chu area.
【作者單位】: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分類號】:K879.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曹學群;馬王堆漢墓《喪服圖》簡論[J];湖南考古輯刊;1994年00期
2 胡雅麗;楚人宗教信仰芻議(續(xù))[J];江漢考古;2001年04期
3 熊傳新;;對照新舊摹本談楚國人物龍鳳帛畫[J];江漢論壇;1981年01期
4 李仰松;;談談仰韶文化的■棺葬[J];考古;1976年06期
5 孫作云;長沙戰(zhàn)國時代楚墓出土帛畫考[J];人文雜志;1960年04期
6 游振群;;淺談楚漢帛畫與彩陶畫的主題承傳[J];文博;2005年06期
7 郭沫若;;西江月 題長沙楚墓帛畫[J];文物;1973年07期
8 ;新發(fā)現(xiàn)的長沙戰(zhàn)國楚墓帛畫[J];文物;1973年07期
9 劉敦愿;馬王堆西漢帛畫中的若干神話問題[J];文史哲;1978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尚繼武;;《聊齋志異》反諷敘事修辭簡析[J];蒲松齡研究;2008年01期
2 王謀寅;;對中國成文法起源問題的思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3 程曦;先秦宗教稽疑術演進的三階段[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4 于明;;法律規(guī)則、社會規(guī)范與轉型社會中的司法——《叔向使詒子產書》的法理學解讀[J];北大法律評論;2009年02期
5 姚小鷗;王克家;;《論語·憲問》篇“駢邑三百”解[J];北方論叢;2008年05期
6 馬繼軍;;述論北首嶺遺址的埋葬制度[J];寶雞社會科學;1997年03期
7 蔣浩;;淺談巫文化對湘西土家族舞蹈的影響[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8 郭曉暉;紅山文化玉龍考[J];北方文物;1988年01期
9 周薇;試論郭沫若《女神》中“火”的意象及其文化原型[J];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10 芮文浩;;論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春秋左傳注疏》的?眱r值[J];長春大學學報;2012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丁媛;張如青;湯曉龍;;論出土簡帛文獻中的病因思想[A];中國慶陽2011岐黃文化暨中華中醫(yī)藥學會醫(yī)史文獻分會學術會論文集[C];2011年
2 陳江風;;游仙詩文化淵源臆說[A];黃河文明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3 賀西林;;從長沙楚墓帛畫到馬王堆一號漢墓漆棺畫與帛畫——早期中國墓葬繪畫的圖像理路[A];中國漢畫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上)[C];2004年
4 姚智遠;徐嬋菲;;儒教神學對兩漢之間喪葬畫像的影響[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孫怡村;;淺析南陽漢畫像石天文圖像之功能[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周欲曉;;淺析南陽漢代畫像石刻的藝術淵源[A];大漢雄風——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楊孝軍;郝利榮;;漢代畫像中“撈鼎”及其象征意義——兼論董仲舒天的哲學思想表現(xiàn)以及漢代民間生死信仰[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劉立光;;漢畫像“鳥啄魚”圖像研究[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9 高二旺;;由漢畫解析漢代的靈魂觀念[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10 王瑞峰;;徐州韓山漢墓出土的西漢早期畫像石[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棟;神話與歷史:大禹傳說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潘葦杭;先秦兩漢堯文化探源[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袁梅;中國古代神話中智慧導師阿尼瑪原型及其承傳移位[D];曲阜師范大學;2010年
4 彭春凌;儒教轉型與文化新命[D];北京大學;2011年
5 常德榮;南宋中后期詩壇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6 史卉;魏晉南北朝雜傳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7 李虹;死與重生:漢代墓葬信仰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8 榞莉丹;《考工記》兵器疏婭[D];復旦大學;2011年
9 孫慧佳;中國北方少數民族薩滿舞蹈結構及功能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1年
10 李純;中國宮殿建筑美學三維論[D];武漢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祝孚;傳統(tǒng)魚紋圖案在現(xiàn)代設計中的應用[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2 何惠;嫦娥形象的生成和演變[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3 陳曦;廣西南丹白褲瑤銅鼓舞考察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4 周晟;《色葉字類抄》漢字詞研究[D];浙江財經學院;2011年
5 范亞棟;“前四史”對詩賦歌謠的采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郭強;成周、王城之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7 喻曉嵐;吉祥符號在現(xiàn)代平面廣告設計中的創(chuàng)新與運用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1年
8 董霞;春秋時期晉國民族策略探析[D];吉林大學;2011年
9 張小姣;朝鮮族薩滿教巫舞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蔡述亮;關于出土文物展示的初步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躍均 ,院文清;“鎮(zhèn)墓獸”略考[J];江漢考古;1983年03期
2 彭浩;“鎮(zhèn)墓獸”新解[J];江漢考古;1988年02期
3 何琳儀;;包山竹簡選釋[J];江漢考古;1993年04期
4 邱東聯(lián);“鎮(zhèn)墓獸”辨考[J];江漢考古;1994年02期
5 熊傳新;;對照新舊摹本談楚國人物龍鳳帛畫[J];江漢論壇;1981年01期
6 ;陜西寶雞新石器時代遺址發(fā)掘記要[J];考古;1959年05期
7 ;1959年豫西六縣調查簡報[J];考古;1961年01期
8 李仰松;;佤族的葬俗對研究我國遠古人類葬俗的一些啟發(fā)[J];考古;1961年07期
9 ;甘肅臨夏馬家灣遺址發(fā)掘簡報[J];考古;1961年11期
10 宋兆麟;;云南永寧} 西族的葬俗——兼娗對仰韶文化葬俗的看法[J];考古;1964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廖少華;;山內山外彩云飛[J];美術;2009年03期
2 儲可可;思考中國畫用線與美術教育[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3 黃尚明;;西周龍鳳人物玉雕的主題探討[J];西部考古;2009年00期
4 隋春艷;;普通院校現(xiàn)代工筆畫教學改革研究[J];美術界;2014年05期
5 戴文俊;;毛筆的演變與工筆繪畫[J];藝術界;2008年01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記者 熊遠帆;楚文物稀世珍寶下月驚艷省博[N];湖南日報;2009年
,本文編號:19822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1982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