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考古論文 >

試論“右策寧州留后朱記”銅印的斷代問題

發(fā)布時間:2018-05-22 19:41

  本文選題:右策 + 左策; 參考:《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4年01期


【摘要】:曾經(jīng)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右策寧州留后朱記"銅印一直被作為五代時期的典型文物,實際上從印文內(nèi)容看,這種判斷有待重新審視。綜合多方面特征來看,此印應屬于唐代,原因如下:其一,印文中之"右策"可能是右神策軍的簡寫或省稱,雖然這種稱法并不多見,但此印文中之"右策"與多件已出土茶托銘文和銘文磚上的"左策"不約而同地證實唐代左、右神策軍曾經(jīng)一度簡稱"左策"和"右策"。其二,寧州作為唐代神策軍京西北諸鎮(zhèn)的駐地之一,與神策軍有直接關(guān)系。其三,作為官名,"留后"之稱屬于唐代特殊地方官制的產(chǎn)物,而作為憑證,唐代就有把印稱為朱記之先例。這些特征均證明"左策寧州留后朱記"屬于駐地在寧州之神策軍外鎮(zhèn)中留后官印。而備受爭議的、甚至是劣跡斑斑的神策軍在唐朝滅亡后再未重新出現(xiàn)的歷史事實,證明保留許多唐代歷史信息的官印,不可能在右神策軍已經(jīng)停廢的五代時期行用。誠如是,則"右策寧州留后朱記"作為官印其使用的時代只能是唐代,不可能是其他,因此,我們認為中晚唐時期的斷代較五代之說更符合歷史實際。
[Abstract]:In fact , the " right policy " and the " left policy " on the inscriptions and inscriptions on the left and right of the Tang Dynasty , which have been collected in the Palace Museum of Beijing , have been used as the typical cultural relics in the five - generation period . In fact , the " right policy " and the " left policy " on the inscriptions on the inscriptions on the left and right of the Tang Dynasty have not yet been reexamined .
【作者單位】: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西部和邊疆項目“隋唐地方官移風易俗研究”(項目號:10XJA770002)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K877.6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馬得志;;唐代長安城平康坊出土的鎏金茶托子[J];考古;1959年12期

2 賈志剛;;大明宮太液池出土“左策”銘文磚考釋[J];絲綢之路;2010年24期

3 賈志剛;;唐代地方長吏的交接替代[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阿祥;;《晉永嘉喪亂后之民族遷徙》申論[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2 張憲華;;唐末五代徽州的北方移民與經(jīng)濟開發(fā)[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3 付先召;;唐朝后期潁州隸屬變動及其對政局的影響[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4 洪云芳;;由《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婚姻觀[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1期

5 饒玉哲;;淺談印章術(shù)語[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2期

6 保宏彪;;唐肅宗興復基地取舍于朔方和河西的原因[J];安康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7 劉軍;;北朝侍讀考述[J];北方論叢;2010年03期

8 郭桂豪;;《唐車營十將安士和墓志銘》考釋[J];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志;2009年04期

9 秦冬梅;論東晉北方士族與南方社會的融合[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10 張巍;;淺談唐宣武鎮(zhèn)節(jié)度使任職特點[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0年07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8條

1 胡耀飛;;五代蜀地粟特系沙陀人考[A];第八屆北京大學史學論壇論文集[C];2012年

2 高慧斌;;試析魏晉南朝家學興盛的原因[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邱敏;;南北朝江蘇地域經(jīng)濟開發(fā)的差異——兼論“蘇北落后于蘇南”的歷史成因[A];“六朝歷史文化與鎮(zhèn)江地域發(fā)展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4 高賢棟;;《魏書·李沖傳》“舊無三長,唯立宗主督護”辨析[A];魏晉南北朝史研究:回顧與探索——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王慶昱;;新出《梁贈太傅馮翊雷公墓志銘并序》考釋[A];唐史論叢(第十六輯)[C];2013年

6 林生海;;敦煌本秋胡故事再探[A];第九屆北京大學史學論壇論文集[C];2013年

7 曹培忠;周艷波;;論唐代土地制度及其對當今新型城鎮(zhèn)化建設的啟示[A];2013山東省農(nóng)業(yè)歷史學會年會論文集[C];2013年

8 林美希;;唐前期的北衙禁軍研究——從宮廷政變、閑廄與其關(guān)系的角度[A];歷史學的省思與展望——第三屆清華青年史學論壇論文集[C];201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寶春;南朝東海徐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姜寧;《春秋》義疏學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開大學;2010年

3 趙愛華;亂世與古小說[D];南開大學;2010年

4 常昭;六朝瑯邪顏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孫瑜;唐代代北軍人群體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7 朱文慧;南宋東南地區(qū)的民間糾紛及其解決途徑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8 李振中;徐鉉及其文學考論[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常倩;商周至魏晉南北朝羌人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汪家華;唐代長史述考[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志勇;五代科舉制度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孫一敏;9世紀中日文化交流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0年

3 吳昊;《齊民要術(shù)》所見公元六世紀中國北方社會食事生活[D];浙江工商大學;2010年

4 紀東佐;魏晉南北朝泰山羊氏儒釋道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張在存;三國軍旅詩賦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方東明;唐代外戚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7 劉本棟;五代至北宋初期刑部制度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8 王蕾;鮮卑拓跋部政權(quán)的建立及發(fā)展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1年

9 劉坤;唐代科舉與名門望族[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10 何淼;論后三國時期的軍事格局[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8條

1 葛承雍;;大明宮:宮殿廢墟的考古 震撼歷史的建筑[J];中國文化遺產(chǎn);2009年04期

2 馬得志;;唐代長安城平康坊出土的鎏金茶托子[J];考古;1959年12期

3 龔國強;何歲利;;唐長安城大明宮太液池遺址發(fā)掘簡報[J];考古;2003年11期

4 龔國強;何歲利;李春林;;西安市唐大明宮含元殿遺址以南的考古新發(fā)現(xiàn)[J];考古;2007年09期

5 高敏;魏晉南朝“送故”制度考略[J];歷史研究;2000年06期

6 秦聞一;宋以前官吏任期制度述論[J];許昌師專學報;1997年S1期

7 陳明光;論唐代方鎮(zhèn)“進奉”[J];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1985年01期

8 賈志剛;;唐代地方長吏的交接替代[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

本文編號:192335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192335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e6c5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