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畫像石中的縶馬圖像解讀
本文選題:漢代畫像石 + 圖像法 ; 參考:《文物》2014年05期
【摘要】:正漢代畫像石中有一類被絆住馬腿的馬匹畫像,迄今可查的約有12幅,例如山東肥城北大留村的畫像石(圖一)[1]、山東嘉祥滿硐鄉(xiāng)宋山畫像石(圖二)[2]等。張從軍稱這類圖像為"束馬"圖像[3]。我們認為,這類圖像應即文獻所說的"縶馬",宜稱之為縶馬圖像。本文擬結(jié)合相關文獻作進一步考察,祈請方家指正。一文獻中的相關記載1."縶"字訓詁
[Abstract]:In the Han Dynasty, there are a kind of horse portraits stumbled on the legs of horses, so far there are about 12 such as the stone portraits of Beidaliu Village in Feicheng, Shandong Province (Fig. 1), and the Stone Portrait of Songshan in Jiaxiang, Shandong Province (fig. 2) [2], and so on. Zhang Congjun calls this kind of image a "bundle horse" image [3]. We think that this kind of image should be referred to as "horse", which should be called "horse image". This article combines the related literature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and asks Fang Jia to correct it. A related record in the literature 1. " The exegesis of the word "Li"
【作者單位】: 日本巖手大學平泉文化研究中心;
【分類號】:K879.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沈文倬;;“執(zhí)駒”補釋[J];考古;1961年06期
2 張從軍;漢畫像石中的懸車致仕[J];設計藝術;2004年04期
3 張長壽;;論井叔銅器——1983~1986年灃西發(fā)掘資料之二[J];文物;1990年07期
4 劉云濤;山東莒縣東莞出土漢畫像石[J];文物;2005年03期
5 姚小鷗;李文慧;;《周頌·有客》與周代賓禮[J];學術研究;2011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海帆;;宕昌的鳳鳥信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3期
2 劉洪強;;“姜維之母”的疏漏——兼談毛宗崗對嘉靖本《三國演義》中“邏輯錯誤”的修改[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04期
3 呂偉華;;淺論縱橫家的政治理想[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3期
4 王明前;;三國兩晉財政體系演變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04期
5 周穎;;漫說三國人物之“怒”[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4期
6 陳道貴;從佛教影響看晉宋之際山水審美意識的嬗變——以廬山慧遠及其周圍為中心[J];安徽大學學報;2000年03期
7 胡秋銀;試論郭泰之不仕不隱[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8 張光全;司馬遷、班固“實錄”精神異趣探源[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9 胡秋銀;南朝士人隱逸觀[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10 段偉;;救災方式對中國古代司法制度的影響——因災錄囚及其對司法制度的破壞[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懷宇;朱華;;論《管子》與《商君書》法治思想的異同[A];安徽省管子研究會2011年年會暨全國第六屆管子學術研討會交流論文集[C];2011年
2 韓金花;王宗殿;王蘊蘊;沈斌;;華佗診斷學術思想研究[A];全國第十二次中醫(yī)診斷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高慧斌;;試論南朝私學發(fā)展的原因[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趙凱;;漢魏之際“大冀州”考[A];燕趙歷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歷史文化論叢[C];2009年
5 張峰;;漢畫像中建鼓的形制[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練春海;;打虎亭畫像石墓“車無輪”現(xiàn)象試析[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秦臻;;四川東漢陵墓石獸所見喪葬藝術贊助人問題[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姚樂;;關于漢鹽瀆縣的幾個問題[A];漢唐社會經(jīng)濟與海鹽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孔祥軍;;《漢書·地理志》鹽官考[A];漢唐社會經(jīng)濟與海鹽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10 陳祥渝;;六朝暨丹陽地域山水文化淺析[A];“六朝歷史文化與鎮(zhèn)江地域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邢培順;曹植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寶春;南朝東海徐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馬銀華;文化視野中的北宋齊魯詩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羅驤;慧遠與東晉佛教的變遷[D];南開大學;2010年
6 范江濤;駁雜與務實:《抱樸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開大學;2010年
7 王小燕;魏晉隱士美學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劉明輝;魏晉士人政治心態(tài)類型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張欣;先秦飲食審美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10 劉杰;漢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闡釋[D];南開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古家臻;趙嘏科舉詩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于歐洋;六朝駢文的興盛與形式美學的發(fā)展[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曉娜;《史記》與齊魯文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張靖;西漢昭宣時期樂府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5 雷丹;中國佛教與道教人生哲學比較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6 范文娟;嵩山古建筑群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7 張?zhí)杖?協(xié)議離婚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岳亞莉;豫北地區(qū)戰(zhàn)國墓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9 雷曉偉;漢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學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10 吳雯雯;泰山岱頂人文景觀的歷史演變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宏;文化傳播與漢代畫像石刻[J];尋根;1995年05期
2 董邯;漢代陜北畫像石人性化的設計理念[J];美與時代;2005年09期
3 于秋偉;;漢代畫像石之“庖廚圖”分析[J];中國博物館;2010年02期
4 董慶濤;;論漢代畫像石(磚)的美的形態(tài)[J];黑龍江史志;2008年02期
5 梁哲;王安霞;;淺析南陽漢代畫像石繪畫藝術特點[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9年14期
6 高博;;?h賈胡莊漢代畫像石墓研究[J];濮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7 牛耕;漢代畫像中的音樂神形象[J];中原文物;1988年03期
8 張俊慧;;飄搖靈動的冥府之音——綜合文化的多角度解析漢代畫像石紋樣[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9 謝麗平;;漢代“禮”的思想對畫像石藝術的影響[J];美與時代(下半月);2008年07期
10 周曉莉;;簡論臨沂漢畫像石的題材內(nèi)容[J];絲綢之路;2009年1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鄭立君;;漢代畫像石的展示藝術設計芻議[A];大漢雄風——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周小甌;;漢代畫像石保護門外談[A];大漢雄風——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鄭立君;;論漢代畫像石雕刻技法產(chǎn)生與發(fā)展的影響因素[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陳成玉;;漢代畫像石“魚車”圖像研究[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上)[C];2010年
5 鄭紅莉;;漢代畫像石所見“象圖”再考[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金桂蓮;;南陽漢畫館新收藏的散存漢代畫像石匯存介紹[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鄭清森;;略論商丘漢代畫像石的產(chǎn)生、發(fā)展與分期[A];中國漢畫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上)[C];2004年
8 朱永德;;“太尉府門”畫像石略考[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唐小惠;唐世欽;;徐州漢代畫像石綜述[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10 徐穎;;南陽漢代畫像石“生產(chǎn)勞動”題材的特點及成因[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徐承德 肖昌琦;徐州發(fā)現(xiàn)迄今最早漢代畫像石[N];新華日報;2005年
2 記者 李洋;漢代石拓片再現(xiàn)2000年前體育[N];北京日報;2008年
3 ;漢代畫像石棺淵源于中原地區(qū)的畫像墓[N];中國文物報;2000年
4 陳履生;漢代畫像石造假已成問題[N];美術報;2008年
5 河南永城市漢文化研究會 江華;芒碭山漢墓的文化景觀[N];光明日報;2008年
6 黃維勤;漢畫出南陽[N];九江日報;2007年
7 廖靜好;感受漢畫藝術[N];中國旅游報;2005年
8 中國政法大學中文系 黃震云;還要在學術上做文章[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9 新津宣邋采寫 潘國義;尋水城新津盛世繁華[N];成都日報;2007年
10 王金元;走進呂梁漢畫像石[N];山西政協(xié)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蔣璐;中國北方地區(qū)漢墓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2 過文英;論漢墓繪畫中的伏羲女媧神話[D];浙江大學;2007年
3 吳佩英;陜北東漢畫像石研究[D];上海大學;2013年
4 趙新平;漢馬圖像形式研究[D];西安美術學院;2010年
5 袁野;漢畫像石造型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11年
6 劉海宇;山東漢代碑刻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7 朱滸;漢畫像胡人圖像研究[D];上海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常軍瑞;漢代畫像石的文化內(nèi)涵及審美價值[D];蘭州大學;2010年
2 李姝潤;論漢代畫像石中的動物形象[D];上海戲劇學院;2013年
3 侯銳;漢代畫像石建筑題材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3年
4 王雙生;漢代畫像石中的庖廚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5 劉祥輝;洛陽地區(qū)漢代墓葬壁畫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6 李韜;渴望生命的圖式[D];河南大學;2008年
7 黃家學;合目的性的漢畫像石藝術[D];中國美術學院;2012年
8 吳萍;漢代畫像石羽人圖像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9 鄧霞;南陽漢畫像所反映的漢代體育文化[D];河南大學;2006年
10 邵揚;解讀漢代畫像石中的龍圖像[D];揚州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9066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1906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