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蒙古地區(qū)蒙元時期墓葬的初步研究
本文選題:內(nèi)蒙古 + 蒙元時期; 參考:《內(nèi)蒙古大學》2011年碩士論文
【摘要】: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北方草原民族建立并實現(xiàn)了南北大統(tǒng)一的封建王朝,元朝建立之前是蒙古汗國,蒙古汗國及元朝的統(tǒng)治雖然不足二百年,卻對中國社會生活、經(jīng)濟、貿(mào)易等歷史發(fā)展及東西方交流方面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就內(nèi)蒙古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蒙元時期墓葬而言,分布區(qū)域廣,涉及到的民族、部落和宗教信仰最為復雜;考古發(fā)現(xiàn)的紀年遺物較少,而且墓葬發(fā)掘材料龐雜,加之族別和宗教信仰復雜,多數(shù)難以確定墓葬的確切年代、族屬。本文以內(nèi)蒙古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蒙元時期的墓葬發(fā)掘材料為基礎,對墓葬作綜合考察和系統(tǒng)歸納研究。 通過對內(nèi)蒙古地區(qū)蒙元時期墓葬的類型、年代、族屬以及相關(guān)問題的分析、歸納。以期清楚的整理出蒙古汗國時期(1206年——1271年)、元代早期(1271年——1312年)和晚期(1312年——1368年)的墓葬特征,在此基礎上分析了蒙元時期蒙古族、漢族和其他民族及部落墓葬的特點和區(qū)別。 另外在墓葬其他相關(guān)問題中首先分析了蒙元時期墓葬墓塋問題,對其進行分類,并討論了相關(guān)問題;其次對內(nèi)蒙古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蒙元時期貴族墓的相關(guān)問題進行討論分析。 可為以后的考古、歷史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鑒。
[Abstract]:The Yuan Dynasty was the first feudal dynasty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that was established and realized by the northern grassland nationalities. Before the Yuan Dynasty was established, it was a Mongolian khanate. Although the Mongol khanate and the Yuan Dynasty ruled for less than 200 years, they had a great impact on the social life and economy of China. Trade and other historical developments and East-West exchanges have had a profound impact. As far as the Mongolian-Yuan period tombs discovered in Inner Mongolia are concerned, they are widely distributed and involve the most complex nationalities, tribes and religious beliefs. In addition, complex ethnic and religious beliefs, it is difficult to determine the exact age of tombs, clan. Based on the excavation materials of the Mongolian and Yuan dynasties in Inner Mongolia,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and a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tomb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ype, age, clan and related problems of the tomb in the Mongolian and Yuan dynasties in Inner Mongolia. With a view to clearly sorting out the bur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ngol khanate period (1206-1271), the early Yuan Dynasty (1271-1312) and the late period (1312-1368), the Mongolian nationality in the Yuan Dynasty was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tombs of Han and other nationalities and tribes. In addition, in the other related problems of tombs in the period of Mongolian and Yuan dynasties, the problems of tomb tombs in the period of Mongolian and Yuan dynasties are first analyzed, classified, and related problems are discussed. Secondly, the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tomb of nobility in the period of Mongolian and Yuan dynasties found in Inner Mongolia region are discussed and analyzed. It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for further study of archaeology and history.
【學位授予單位】:內(nèi)蒙古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K878.8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文坦;;蒙元時期曲阜縣尹與孔子林廟祭祀[J];齊魯文化研究;2010年00期
2 郭建設;;意韻靈動 蒙元遺風 焦作元代陶俑及其藝術(shù)特色[J];收藏家;2011年09期
3 肯·帕里;李靜蓉;;刺桐基督教石刻圖像研究[J];海交史研究;2010年02期
4 哈斯巴根;;清早期扎爾固齊官號探究——從滿蒙關(guān)系談起[J];滿語研究;2011年01期
5 譚玉華;;新疆塔什庫爾干縣下坂地AⅡ號墓地新識[J];西域研究;2011年03期
6 何秀林;;保安族穆斯林的商貿(mào)歷史述略[J];中國穆斯林;2011年04期
7 王俐秋;;劍川——云南文明的見證[J];云南檔案;2011年05期
8 周永東;王屹;楊彬;丁紅繼;鄧禮同;甘學仙;李成彬;張穩(wěn)平;程大宏;代兵;江聰;趙建;陳衛(wèi)東;鄭萬泉;;資陽市雁江區(qū)獅子山崖墓M2清理簡報[J];四川文物;2011年04期
9 董曉榮;;敦煌壁畫中的蒙古族供養(yǎng)人云肩研究[J];敦煌研究;2011年03期
10 牛汝極;;回鶻佛經(jīng)翻譯活動簡述[J];民族翻譯;2008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卓遠;;漢代王侯墓葬中的“畫像”因素探驪——《漢代畫像磚石墓葬的建筑學研究》余論之三[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陳晶;陳麗華;;吳王第八子墓葬考[A];1981年江蘇省考古學會第二次年會暨吳文化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第二冊)[C];1981年
3 阿蘭·理查德·斯維頓;;清朝的墓碑:從墓葬結(jié)構(gòu)、雕刻品和碑銘談對滿洲統(tǒng)治的新認識[A];中國紫禁城學會論文集(第五輯 下)[C];2007年
4 胡斯振;白翠琴;;1257年釋迦院碑考釋[A];蒙古史研究(第一輯)[C];1985年
5 寶貴貞;;蒙古族與基督教——歷史與現(xiàn)狀[A];宗教與民族(第四輯)[C];2006年
6 齊木德道爾吉;烏云畢力格;寶音德力根;白拉都格其;烏蘭;;二十世紀蒙古學巨匠亦鄰真教授[A];蒙古史研究(第六輯)[C];2000年
7 馬利清;;關(guān)于匈奴人種的考古學和人類學研究[A];中國·內(nèi)蒙古第二屆草原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于寶東;;故建威都尉夫人王氏墓志及相關(guān)問題[A];蒙古史研究(第八輯)[C];2005年
9 王培新;;西北朝鮮地區(qū)木槨墓研究[A];中國邊疆考古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摘要[C];2005年
10 后德俊;;明代梁莊王墓出土金、銀錠的初步研究[A];湖北錢幣?偟谌赱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根秋多吉;嘉絨藏區(qū)發(fā)現(xiàn)北宋和蒙元時期古佛塔[N];甘孜日報(漢文);2011年
2 郭耀華;雙墩驚現(xiàn)先秦獨特墓葬[N];安徽日報;2008年
3 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 嚴輝;曹操墓和曹休墓的比較與研究[N];中國文物報;2010年
4 小河考古隊;新疆羅布泊小河墓地全面發(fā)掘圓滿結(jié)束[N];中國文物報;2005年
5 繼續(xù);別有滋味的蒙古帝國余暉[N];中國證券報;2009年
6 記者 郭青 安濤;韓城考古新發(fā)現(xiàn)全國罕見3座兩周時期大型墓葬[N];陜西日報;2005年
7 記者 桂娟;120名專家聚會安陽“挺”曹墓[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8 蘭玉富 李文勝 王磊 馬健;山東膠州趙家莊搶救性發(fā)掘漢代墓地[N];中國文物報;2006年
9 膠州博物館 馮紅 鄭方;山東膠州趙家莊漢墓群墓主身份考析[N];中國文物報;2008年
10 吳葒;甘肅高臺發(fā)掘地埂坡墓群魏晉墓葬[N];中國文物報;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虹;死與重生:漢代墓葬信仰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2 張文平;內(nèi)蒙古地區(qū)蒙元城鎮(zhèn)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09年
3 楊秀侃;吳越玉器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4 宋曉云;蒙元時期絲綢之路漢語言文學研究[D];蘇州大學;2004年
5 王江鵬;魏晉南北朝墓葬人物圖像與藝術(shù)轉(zhuǎn)型[D];西安美術(shù)學院;2012年
6 叢海平;元代軍事后勤制度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宏英;歷史記憶與民族認同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09年
8 趙曉佳;中國與中亞的友好交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9 宮海峰;元代制度中的若干蒙古文化因素考察[D];南京大學;2010年
10 王樂文;江北地區(qū)楚墓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樹國;內(nèi)蒙古地區(qū)蒙元時期墓葬的初步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1年
2 齊澤亮;齊魯?shù)貐^(qū)東周墓葬制度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3 李坤;洛陽地區(qū)東周時期墓葬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劉華偉;試論先秦時期黃河流域的石構(gòu)墓葬[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5 薩茹拉;蒙元時期蒙古式漢譯里關(guān)于蒙古文數(shù)詞范疇的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0年
6 都達古拉;蒙元時期那達慕文化特征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7 雒國盛;蒙元時期質(zhì)子制度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李湘;安徽地區(qū)漢代墓葬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9 韓Oz;清代后妃墓葬制度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10 烏日尼樂;關(guān)于蒙元時期蒙古語動詞“keme-”的蒙式漢譯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8663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1866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