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鄉(xiāng)愁”與古村落文化傳播——以河北省井陘縣古村落為例
本文選題:古村落 切入點:經驗交流會 出處:《青年記者》2016年2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為體現(xiàn)與落實中央城鎮(zhèn)化工作會議提出的"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āng)愁"的要求,2015年6月,由中國民協(xié)、中國攝協(xié)、中國文聯(lián)以及河北省委宣傳部、省文聯(lián)等共同舉辦的"全國傳統(tǒng)村落立檔調查工作現(xiàn)場經驗交流會"在冀南名城沙河市召開,眾多文化名家共謀傳統(tǒng)村落深入發(fā)展大計。古老傳統(tǒng)的村落是我國農業(yè)文明發(fā)展的重要載體,更是不可替代的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財富。由此形成的"古村落文化",既是傳承民族美德和優(yōu)秀文化遺產的重要載體,也是當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的重要基石。本文
[Abstract]:In order to embody and implement the request put forward by the Central working Conference on urbanization "to let residents see mountains, see water and remember to stay homesick", in June 2015, the China Association for Democrac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the China Photography Association, the China Federation of Literary Arts, and the 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the Hebei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The "National experience Exchange meeting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Files" was held in Shahe City, a famous city in the south of Hebei Province. The ancient traditional villages are the important carrie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It is also an irreplaceable cultural wealth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ancient village culture" formed from this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for inheriting the national virtues and excellent cultural heritage.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cornerstone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作者單位】: 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基金】: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河北省傳統(tǒng)村落文化數(shù)字化保護和微傳播研究”(項目編號:HB16XW004)成果
【分類號】:K878;G20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祁嘉華;;城鎮(zhèn)化浪潮襲來,古村落價值幾許?[J];博覽群書;2014年07期
2 高峰;;古老的鄉(xiāng)村亟待保護[J];農家女;2011年12期
3 李青松;;在同濟說古村落[J];今日國土;2008年10期
4 張新榮;;下梅古村落考證記[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0年02期
5 ;《寧波古村落史研究》簡介[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2年05期
6 程曉玲;;西遞古村落建筑評價方法初探[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7 孫瑾;;麗水古村落移民情況以及對當?shù)禺a生的影響[J];蘭臺世界;2012年36期
8 吳根喜;;古村落[J];新晉商;2012年07期
9 肖依斐;;洛陽龍門:最后的古村落[J];神州;2014年13期
10 蔣志光;;河北古村落建筑與人居文化研究[J];現(xiàn)代營銷(學苑版);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張祖群;趙明;;中國黃土地區(qū)古村落(人類家園)環(huán)境解說系統(tǒng)研究之展望[A];中國地理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2 張祖群;侯甬堅;趙明;;中國黃土地區(qū)古村落(人類家園)環(huán)境解說系統(tǒng)研究之展望[A];構建和諧社會背景下的中國區(qū)域旅游開發(fā)研究——第十一屆全國區(qū)域旅游開發(fā)學術研討會文選[C];2006年
3 李義凡;;高山古村落文化特色初探[A];文物建筑論文集(第2輯)[C];2009年
4 陸琦;;傳統(tǒng)民居改造更新與持續(xù)性發(fā)展——從化松柏堂古村落改造設想[A];華南地區(qū)古村古鎮(zhèn)保護與發(fā)展(廣州)研討會文集[C];2008年
5 王崗;;北京山區(qū)歷史文化資源調研總報告 第五章 古城鎮(zhèn)古村落文化[A];北京歷史文化研究——整合北京山區(qū)歷史文化資源研究[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馬彥;38個清代古村落“浮現(xiàn)”寶安[N];深圳特區(qū)報;2006年
2 記者 沈沁芳;全國首批搶救古村落山西最多[N];發(fā)展導報;2007年
3 朱祖純 李子亮 雷端彪;加大對古村落發(fā)掘和保護[N];韶關日報;2009年
4 袁玉靈;古村落規(guī)劃編制工作有序開展[N];黃山日報;2010年
5 特約記者 廖春花 通訊員 鐘筱蓉;新田古村落展昔日風采[N];韶關日報;2011年
6 武潔;別借城市化擠占古村落[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2年
7 本報記者 閆昌;殷家莊:不可再生的古村落[N];大同日報;2014年
8 蔣高明;建設新農村先護古村落[N];中國文化報;2006年
9 葛軍邋戴新彪;太平湖畔發(fā)現(xiàn)千年古村落建筑[N];黃山日報;2007年
10 記者 沈婷;新農村建設中應注意保護古村落[N];協(xié)商新報;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許可;古村落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關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3年
2 馬韻;浙江省嵊州市崇仁古村落人居環(huán)境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6050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1605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