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白陶之興衰原因探析
本文關(guān)鍵詞:殷墟白陶之興衰原因探析 出處:《中國陶瓷》2015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殷墟白陶作為中國白陶中的翹楚在殷商時期獨樹一幟品質(zhì)超群,但進入西周以后卻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針對這一奇怪的現(xiàn)象,本文試圖在梳理殷墟白陶發(fā)展脈絡的基礎上,對其興盛和衰落的原因進行探討。
[Abstract]:As the leader of the white pottery in China, the Yin ruins white pottery was unique in the Shang Dynasty. In view of this strange phenomenon, this paper tries to discuss the reasons of its prosperity and decline on the basis of combing the development of Yin ruins white pottery.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
【分類號】:K876.3
【正文快照】: 0引言考古發(fā)掘表明,白陶早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就已經(jīng)在我國南方出現(xiàn),湖南洪江高廟遺址出土的距今約7800多年的白陶罐殘片是目前所見最早的白陶實物[1],此后距今約7000年左右的深圳咸頭嶺遺址[2]和浙江桐鄉(xiāng)羅家角遺址[3]也都有白陶殘片出土。到新石器時代晚期,北方大汶口文化及其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濟南大辛莊遺址試掘簡報[J];考古;1959年04期
2 ;湖南洪江市高廟新石器時代遺址[J];考古;2006年07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定益;肖絢;;景德鎮(zhèn)瓷業(yè)崛起的茶文化因素[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年17期
2 喬繼濤;;盛世話青瓷——隋唐五代青瓷的窯系和工藝傳統(tǒng)研究[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9期
3 崔含;;《詩經(jīng)》三頌與頌體文學[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4 張連舉;;《詩經(jīng)》中牛文化的價值取向[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5 邱亮輝;河南漢代鐵器的金相普查[J];北京鋼鐵學院學報;1980年04期
6 寇玉峰;李國學;;遼寧輪胎附屬廠古墓清理簡報[J];邊疆考古研究;2004年00期
7 張良仁;;評韓建業(yè)《中國北方地區(qū)新石器時代文化研究》[J];邊疆考古研究;2005年00期
8 井中偉;;川渝地區(qū)出土銅戈及相關(guān)問題研究[J];邊疆考古研究;2006年00期
9 孟原召;;宋元時期泉州沿海地區(qū)瓷器的外銷[J];邊疆考古研究;2006年00期
10 盛立雙;;燕山南麓夏商時期考古遺存研究[J];邊疆考古研究;2007年00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師憲;賴榮偉;;論“中國白·陳仁!蔽幕F(xiàn)象[A];第九屆全國陶瓷藝術(shù)設計創(chuàng)新評比暨首屆中國陶瓷藝術(shù)大會論文集[C];2010年
2 李雪玲;;中國古代青花“魚化龍”紋飾考[A];第九屆全國陶瓷藝術(shù)設計創(chuàng)新評比暨首屆中國陶瓷藝術(shù)大會論文集[C];2010年
3 鄭光;;炎帝文化及其淵源問題[A];炎帝·姜炎文化與民生[C];2009年
4 劉森淼;;玉璧為一種上古貨幣論[A];湖北錢幣?偟谝黄赱C];1999年
5 蕭紅顏;;居丘、起墳與筑臺[A];建筑歷史與理論第十輯(首屆中國建筑史學全國青年學者優(yōu)秀學術(shù)論文評選獲獎論文集)[C];2009年
6 宋蓉;;元上都遺址出土瓷器及相關(guān)問題研究[A];論草原文化(第七輯)[C];2010年
7 葛曉燕;;越窯文獻與上虞青瓷[A];公共文化服務與圖書館實踐的創(chuàng)新——浙江省圖書館學會第十次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李炳炎;;明末清初漳州、潮州燒造青花瓷的特征及其文化背景[A];守望與傳承——第四屆海峽兩岸閩南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楊金萍;盧星;;東夷巫醫(yī)文化對針砭術(shù)的發(fā)源及早期醫(yī)學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醫(yī)史學分會第十四屆一次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4年
10 唐文元;;關(guān)于銅鼓夾墊鑄造工藝的探討[A];古代銅鼓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198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慶斌;鈞瓷色彩的特征與分類體系研究[D];江南大學;2010年
2 駱昭東;從全球經(jīng)濟發(fā)展的視角看明清對外貿(mào)易政策的成敗[D];南開大學;2010年
3 豆海鋒;長江中游地區(qū)商代文化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何威;河州土司何鎖南家族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5 李季;荀子行政倫理思想及其現(xiàn)代價值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6 楊秀侃;吳越玉器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7 榞莉丹;《考工記》兵器疏婭[D];復旦大學;2011年
8 林蘇閩;西漢儒學的自然主義轉(zhuǎn)型董仲舒哲學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9 肖世孟;先秦色彩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10 劉芳芳;戰(zhàn)國秦漢妝奩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艷麗;河北出土商周青銅禮器、雜器銘文輯證[D];河北大學;2009年
2 范云峰;先秦時期青銅鑄造標準化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3 岳亞莉;豫北地區(qū)戰(zhàn)國墓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4 劉國棟;核分析技術(shù)在南洼和扒村古陶瓷研究中的應用[D];鄭州大學;2010年
5 張野;先秦休閑文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門麗;定窯裝飾紋樣藝術(shù)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鄒玉雪;中國古代陶瓷梅瓶造型與裝飾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8 高相發(fā);山東安丘民居影壁現(xiàn)狀考察報告[D];中央美術(shù)學院;2011年
9 劉素娟;先商文化漳河型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10 常藎心;鄭州地區(qū)二里頭文化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安金槐;;對于我國瓷器起源問題的初步探討[J];考古;1978年03期
2 黃宣佩;;福泉山遺址發(fā)現(xiàn)的文明跡象[J];考古;1993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賈洪波;殷墟乙十一建筑基址的年代與相關(guān)遺跡的討論[J];華夏考古;2004年04期
2 彭夫 ,馬麗;殷墟探幽[J];前進論壇;2005年11期
3 張偉;;殷墟出土樂器研究述評[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4 楊寶成;;殷墟發(fā)掘80年的學術(shù)成就——紀念殷墟發(fā)掘80周年[J];殷都學刊;2008年03期
5 張偉;;關(guān)于殷墟出土磬的幾點探討[J];中國音樂學;2010年01期
6 韓江蘇;;殷墟在歷史教學實踐課中的規(guī)劃與設計[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7 杜秀玲;;殷墟文化的審美與傳承[J];河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8 唐云明;淺論殷墟文化與北方民族文化的關(guān)系①[J];殷都學刊;1985年03期
9 段震;殷墟文化在世界古代文化中的地位[J];中原文物;1986年03期
10 唐際根;;殷墟一期文化及其相關(guān)問題[J];考古;1993年10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陳凱東;;殷墟城墻的發(fā)現(xiàn)及其意義[A];中國古都研究(第十七輯)——中國古都學會2000年學術(shù)年會暨中華古都徐州歷史文化資源開發(fā)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2 楊錫璋;劉一曼;;80年代以來殷墟發(fā)現(xiàn)的主要收獲[A];中國古都研究(第十二輯)——中國古都學會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199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錢冶;殷墟保護利用管理與構(gòu)建和諧社會研討會在京召開[N];中國文物報;2007年
2 記者 王明浩 劉瓊 曲昌榮;殷墟跨進“世遺”大門[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6年
3 張錫磊 宋振科;殷墟“申遺”路 漫漫5年多[N];西部時報;2006年
4 本報記者 陳彬斌;殷墟造就新安陽[N];中國文化報;2002年
5 本報記者 賈宇邋柳霞;殷墟發(fā)掘八十年[N];光明日報;2008年
6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岳洪彬 何毓靈;新世紀殷墟考古的新進展[N];中國文物報;2004年
7 特約撰稿人 郭震;歲月如歌憶斯苑[N];安陽日報;2007年
8 呂志強;安陽各民主黨派獻力殷墟“申遺”[N];團結(jié)報;2006年
9 記者 查鑫 程瑛 程紅根;千年殷墟 無窮魅力[N];新華每日電訊;2003年
10 ;燦爛的殷商文化 厚重的人類遺產(chǎn)[N];安陽日報;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原海兵;殷墟中小墓人骨的綜合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2 岳洪彬;殷墟青銅禮器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李亮;時空與心靈間的視象[D];中央美術(shù)學院;2012年
4 畢秀潔;商代拝器挊文的整理,
本文編號:14151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1415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