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家山下層文化研究
本文關鍵詞:左家山下層文化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左家山遺址 左家山下層文化 西流松花江域 新石器時代 分期與年代 文化關系
【摘要】:本文從發(fā)表的左家山遺址材料入手,將其劃分為具有年代早晚關系的五個段別。其中左家山一、二、三段遺存存在較大的共性,特別是陶器普遍施有之字紋,明顯區(qū)別于陶器普遍施刻劃紋而不見之字紋的左家山四、五段遺存。鑒于左家山一、二、三段遺存比較具有代表性,,本文將主要分布于西流松花江流域的含之字紋的陶器遺存命名為左家山下層文化。然后以左家山一、二、三段遺存為標尺,結合對其他遺址材料的分析,將左家山下層文化劃分為早、中、晚三期。通過與周邊文化的比較,推斷其早期年代當不晚于BC5000年,中期年代在BC5000-BC4500年之間,晚期年代在BC4500-BC4000年范圍內。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了左家山下層文化與遼西地區(qū)的興隆洼文化晚期-趙寶溝文化-紅山文化早期、下遼河流域的新樂下層文化、遼東南地區(qū)的小珠山下層文化的關系,并將其概括為:文化面貌的趨同性和文化轉變的同步性。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K871.1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賓福;;遼西地區(qū)漢以前文化發(fā)展序列的建立及文化縱橫關系的探討[J];邊疆考古研究;2011年00期
2 陳全家,徐光輝;吉林省農安德惠考古調查簡報[J];北方文物;1985年01期
3 陳國慶;“之”字紋研究[J];北方文物;1987年01期
4 許永杰;東北境內新石器時代筒形罐的譜系研究[J];北方文物;1989年02期
5 何明;;吉林省伊通河上游考古調查[J];北方文物;1990年03期
6 馮恩學;東北平底筒形罐區(qū)系研究[J];北方文物;1991年04期
7 郭珉,李景冰;吉林省乾安縣新石器時代遺址調查[J];北方文物;1992年02期
8 朱永剛;鄭鈞夫;;科爾沁沙地東北部地區(qū)新石器時代遺存初探[J];邊疆考古研究;2012年01期
9 張忠培;吉林市郊古代遺址的文化類型[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63年01期
10 楊虎;朱延平;孔昭宸;杜乃秋;;內蒙古敖漢旗興隆洼遺址發(fā)掘簡報[J];考古;1985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何明;;試論第二松花江流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A];內蒙古東部區(qū)考古學文化研究文集[C];199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闖;我國東北及華北地區(qū)之字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光遠;左家山遺址陶器紋飾的類型學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2792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1279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