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惠妃石槨外壁屏風式花鳥畫藝術特征初探
發(fā)布時間:2017-11-27 09:04
本文關鍵詞:武惠妃石槨外壁屏風式花鳥畫藝術特征初探
【摘要】:武惠妃石槨外壁刻有十四扇屏風式花鳥畫(本文收錄十二扇),其形制規(guī)格及精美程度都較同時期的墓葬屏風式花鳥畫要高。據(jù)專家考證墓葬屏風式花鳥畫在盛唐至晚唐時期盛行,其題材內容、構圖形式及線描特點等對后世的花鳥畫的發(fā)展有著追根溯源的影響。本文我將通過對比已發(fā)現(xiàn)的唐墓屏風式花鳥畫來探析武惠妃石槨外壁屏風式花鳥畫的藝術特征。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探析: 第一、題材內容。武惠妃石槨屏風式花鳥畫的題材內容十分豐富,作者以寫實手法描繪了鴛鴦、鸚鵡、牡丹、蝴蝶、戴勝、野花野草、石頭等各種物象,通過和同時期的唐墓屏風式花鳥畫對比可推知某些題材在當時繪畫中的流行程度。 第二、構圖形式。武惠妃石槨屏外壁風式花鳥畫的單扇屏風畫在構圖特征上表現(xiàn)出了程式化的特點,十二條條屏題材內容雖各不相同,但其構圖形式卻如出一轍,都是作為主體物象的禽鳥和大型植物占據(jù)畫面的中軸線位置,其他物象居于畫面的上下邊緣或者主體物象之間的空隙之處,畫面整體呈現(xiàn)左右中軸對稱。并通過對已出土的唐墓屏風式花鳥畫對比發(fā)現(xiàn)了許多共性。 第三、線條特征。本文通過再現(xiàn)武惠妃石槨外壁屏風式花鳥畫的線描圖來探求其線性特征。它的線條勻稱,細勁流暢,氣勢婉轉,使畫面充滿了生機,從中我們可以窺見千年之前的唐人對線刻技術的把握已相當純熟。 第四、審美理念。從盛唐開始,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豐富,享樂主義開始逐漸盛行,繪畫的題材也從鑒誡教育題材轉向對世俗生活的現(xiàn)實主義審美觀照;武惠妃石槨外壁屏風式花鳥畫的寫實風格反映出了唐人繪畫注重寫實的審美特點;它的多扇組合的形制特點和花鳥田園題材內容展現(xiàn)了唐代人喜尚壯美和追求自由的審美傾向;它的兩扇一組的成對屏風形式、以及畫面中成雙成對的物象滲透出古人內在的對偶審美心理;其祥瑞題材的選取也蘊含著對墓主人的美好祝福。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K879.4;J205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董梅;關中地區(qū)隋唐時期石槨及其相關問題研究[D];西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2312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1231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