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亞分離主義評析
發(fā)布時間:2017-05-03 23:09
本文關(guān)鍵詞:巴布亞分離主義評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印度尼西亞的巴布亞地區(qū)位于伊里安島西部,東與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接壤。巴布亞地區(qū)資源豐富,并扼守溝通東南亞,大洋洲及南太平洋的通道,戰(zhàn)略地位重要。荷蘭殖民者在從印尼敗退前激發(fā)起了巴布亞人的民族意識和獨立意識,巴布亞分離主義由此產(chǎn)生,并延續(xù)至今,嚴重威脅了印尼的統(tǒng)一。本文以評析印尼巴布亞地區(qū)分離主義為主要內(nèi)容。全文共分五個章節(jié)。第一章介紹巴布亞概況及及巴布亞早期歷史。第二章介紹巴布亞分離主義興起的歷史背景,即巴布亞歸屬問題的起源和解決過程。第三章分析巴布亞分離主義產(chǎn)生的原因。總結(jié)為:歷史和人種因素、印尼中央政府的政策失誤、對巴布亞外來支持等等因素。第四章為對巴布亞分離主義歷史和現(xiàn)狀的闡述,分為蘇加諾政府時期、蘇哈托政府時期、后蘇哈托政府時期,此外還介紹以“自由巴布亞運動”(OPM)為代表的主要分離主義組織。第五章主要探討巴布亞分離主義運動的未來走勢,指出巴布亞分離主義獨立訴求希望渺茫并解釋其原因,初步提出解決巴布亞分離主義問題的途徑。
【關(guān)鍵詞】:巴布亞分離主義歷史 現(xiàn)狀 未來趨勢
【學位授予單位】:外交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D734.2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序論6-10
- 一、選題的目的和意義6-7
- 二、國內(nèi)外研究動態(tài)7-10
- 第一章 巴布亞概況及巴布亞早期歷史10-14
- 第一節(jié) 巴布亞概況10-11
- 第二節(jié) 巴布亞早期歷史11
- 第三節(jié) 西方殖民者的侵入11-14
- 1、西方殖民者侵入東印度群島11-12
- 2、荷蘭侵入巴布亞及對巴布亞的早期殖民開發(fā)12-14
- 第二章 巴布亞分離主義興起的歷史背景——巴布亞歸屬問題的起源及解決14-23
- 第一節(jié) 印尼的獨立及巴布亞歸屬問題的擱置14-16
- 第二節(jié) 荷蘭殖民主義在巴布亞的“復活”與“轉(zhuǎn)變”16-18
- 第三節(jié) 美國在巴布亞歸屬問題上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以及巴布亞歸屬問題的解決18-23
- 1、美國在巴布亞歸屬問題上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18-20
- 2、巴布亞歸屬問題的解決——《紐約協(xié)議》的簽訂20-21
- 3、印尼收復巴布亞——“自由選擇行動”21-23
- 第三章 巴布亞分離主義興起原因23-28
- 第一節(jié) 歷史和人種原因23-24
- 第二節(jié) 印尼政策的錯誤24-27
- 1、政治方面24
- 2、經(jīng)濟方面24-25
- 3、文化方面25-26
- 4、移民政策26
- 5、中央政府實施巴布亞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政策不力26-27
- 第三節(jié) 對巴布亞分離主義勢力的外來支持27-28
- 第四章 巴布亞分離主義的歷史及現(xiàn)狀28-41
- 第一節(jié) 蘇加諾時期1962-196528-30
- 第二節(jié) 蘇哈托時期1965-199830-31
- 第三節(jié) 后蘇哈托時期31-37
- 1、哈比比時期1998.5——1999.1032-33
- 2、瓦希德時期1999.10——2001.733
- 3、梅加瓦蒂時期2001.7-2004.1033-36
- 4、蘇西洛時期2004.10 至今36-37
- 第四節(jié) 巴布亞地區(qū)主要分離組織——OPM 及其他組織37-41
- 1、巴布亞獨立運動——OPM 的歷史和現(xiàn)狀37-39
- 2、其他一些分離組織39-41
- 第五章 巴布亞分離主義前景分析41-46
- 第一節(jié) 巴布亞獨立機會渺茫41-43
- 第二節(jié) 巴布亞未來展望——巴布亞地方自治的不斷擴大43-46
- 結(jié)語46-47
- 致謝47-48
- 參考文獻48-53
- 外交學院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組成人員名單5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紹麗;印尼地區(qū)性動亂原因分析[J];當代亞太;2000年03期
2 溫北炎;梅加瓦蒂政府的國內(nèi)外政策走勢[J];當代亞太;2002年03期
3 李一平;冷戰(zhàn)后東南亞的民族分離主義運動——以印度尼西亞為例[J];當代亞太;2002年09期
4 韋紅;蘇哈托時期印尼的經(jīng)濟發(fā)展與民族矛盾[J];當代亞太;2002年10期
5 程曉勇;曹云華;;澳大利亞的東盟政策解析[J];當代亞太;2007年08期
6 陳衍德;從民族解放運動到民族分離浪潮——20世紀東南亞民族主義的角色轉(zhuǎn)換[J];東南學術(shù);2003年05期
7 劉虎;;冷戰(zhàn)后美國與印尼關(guān)系的國家利益層次分析[J];東南亞;2006年02期
8 莊禮偉;“弱國家”形態(tài)及其根源:印尼的案例[J];東南亞研究;2003年02期
9 陳衍德;;印尼爪哇與外島資源分配的不公:民族關(guān)系視角的解讀[J];東南亞研究;2007年01期
10 張秋生;;20世紀60-70年代澳大利亞與印度尼西亞關(guān)系的調(diào)整[J];東南亞之窗;2007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唐
本文編號:3439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4393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