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民行動黨長期執(zhí)政研究
本文關鍵詞:新加坡人民行動黨長期執(zhí)政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由李光耀于1954年創(chuàng)立。自1965年新加坡建國以來,該黨在十余次選舉中一直以絕對優(yōu)勢獲勝,保持著一黨獨大的地位,利用近50年年的時間,把一個貧窮落后的國家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現代化都市國家。人民行動黨何以能夠保持長期執(zhí)政地位成為廣泛關注的課題。 本文首先對人民行動黨的執(zhí)政歷史進行了探究,發(fā)現該黨在建黨初期就將執(zhí)政作為目標,進而詳盡地分析了人民行動黨的執(zhí)政理念和方式,歸納出人民行動黨在治黨治國方面積累的大量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經驗。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變遷,人民行動黨面臨著一系列執(zhí)政挑戰(zhàn),成為影響人民行動黨執(zhí)政前景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新加坡 人民行動黨 長期執(zhí)政
【學位授予單位】:外交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D733.9
【目錄】:
- 摘要2-3
- Abstract3-6
- 引言6-8
- 第一章 人民行動黨的執(zhí)政歷史8-10
- 第一節(jié) 人民行動黨的成立與執(zhí)政地位的確立8-9
- 第二節(jié) 執(zhí)政地位的考驗與一黨獨大的形成9-10
- 第二章 人民行動黨的執(zhí)政理念與執(zhí)政方式10-18
- 第一節(jié) 執(zhí)政理念10-14
- 一、 建立平等社會11-12
- 二、 優(yōu)先發(fā)展經濟12-13
- 三、 實行單向平衡的外交政策13-14
- 四、 堅持和發(fā)揚東方文化價值觀14
- 第二節(jié) 執(zhí)政方式14-18
- 一、 以政府行為貫徹黨的方針政策15
- 二、 牢控對國家機器和輿論工具的領導權15-16
- 三、 強調精英政治16-17
- 四、 擠壓反對黨生存空間17-18
- 第三章 人民行動黨長期執(zhí)政的經驗18-27
- 第一節(jié) 獨具特色的社會保障體系18-21
- 一、 堅持“自助”的指導思想18-19
- 二、 利用社會保障資金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19-20
- 三、 構建全面系統(tǒng)的社會保障體系20-21
- 四、 完善社會社保環(huán)境建設21
- 第二節(jié) 通過為民服務密切黨與民眾關系21-23
- 一、 通過議員會見群眾拉住選民22
- 二、 通過工會組織控制普通民眾22-23
- 第三節(jié) 選拔和培養(yǎng)精英治理國家23-24
- 一、 嚴格選拔人才23-24
- 二、 全力培養(yǎng)人才24
- 第四節(jié) 建設廉潔政府24-26
- 一、 建立法規(guī)體系嚴格管理24-25
- 二、 建立獨立權重的反腐執(zhí)法機構25-26
- 三、 建立高薪養(yǎng)廉機制26
- 第五節(jié) 加強道德建設26-27
- 第四章 人民行動黨的執(zhí)政前景27-34
- 第一節(jié) 外向型經濟的脆弱28-29
- 第二節(jié) 威權主義的挑戰(zhàn)29-30
- 第三節(jié) 一黨獨大的隱憂30-31
- 第四節(jié) 精英社會的缺陷31-32
- 第五節(jié) 長期執(zhí)政“老黨”的固化32
- 第六節(jié) 國際競爭人才的沖擊32-34
- 結論34-35
- 參考文獻35-39
- 致謝39-40
- 附件4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沐;;人民行動黨與新加坡的動態(tài)管治[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2 呂元禮;張春陽;;新加坡人民行動黨何以“屹立不倒”——基于三重扎根力的分析[J];當代中國政治研究報告;2007年00期
3 曾瑜華;;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的黨內監(jiān)督機制和廉政文化建設[J];上海黨史與黨建;2008年02期
4 陳元中;賈麗敏;;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建設和諧新加坡的基本方略探析[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7年12期
5 尹德慈;;一黨長期執(zhí)政的動力分析:以新加坡為例[J];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6 姜衛(wèi)平;;新加坡人民行動黨是如何構建和諧社會的[J];唯實;2007年02期
7 艾四林;王彥軍;;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執(zhí)政建設經驗及啟示[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11年05期
8 李濟時;;淺析新加坡人民行動黨與國會的關系[J];東南亞縱橫;2008年07期
9 孫景峰;孫培;;新加坡人民行動黨電子黨務建設的實踐與經驗[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10 梁英;;新加坡人民行動黨改善民生的措施及啟示[J];福建黨史月刊;2008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董敏;;淺論新加坡人民行動黨長期執(zhí)政對我國的借鑒意義——基于人民行動黨長期執(zhí)政的根本原因[A];“經濟轉型與政府轉型”理論研討會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下)[C];2011年
2 李路曲;;簡論新加坡政府的憲政建設[A];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50周年慶暨“當代東南亞政治與外交”學術研討會大會手冊[C];2006年
3 黃海濤;;從新加坡的經濟騰飛看當代儒學的復興[A];孔學研究(第七輯)——云南孔子學術研究會第七次暨海峽兩岸第五次孔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4 呂元禮;;入世后政府官員收入研究——新加坡“高薪養(yǎng)賢,厚祿養(yǎng)廉”的啟示[A];2001中國經濟特區(qū)論壇:WTO與特區(qū)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5 ;案例1 新加坡城市規(guī)劃與建設工作[A];2011城市國際化論壇——全球化進程中的大都市治理(案例集)[C];2011年
6 余建華;;在多元包容中繁榮發(fā)展——新加坡民族和睦的成功之舉[A];“東南亞民族關系”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7 韓杰;;新加坡——城市化島國旅游發(fā)展模式淺析[A];區(qū)域旅游開發(fā)與嶗山風景區(qū)可持續(xù)發(fā)展[C];1999年
8 王東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鑒國外經驗,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A];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年會暨“共產黨執(zhí)政的歷史經驗和教訓”學術研討會文集[C];2005年
9 周美茵;;中醫(yī)養(yǎng)生美容在新加坡[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中醫(yī)美容分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10 李玲;;儒家思想在新時代的成功演繹——對新加坡推行儒家倫理道德思想的淺析[A];孔學研究(第十五輯)——云南孔子學術研究會第十五次暨海峽兩岸第八次孔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宋廣玉;中共南京市委設宴歡迎新加坡人民行動黨代表團[N];南京日報;2010年
2 本報特約記者 郭繼光;李顯龍經歷“民意大考”:在強化管理與民眾更多自由間平衡[N];第一財經日報;2006年
3 喬新生;新加坡政改為何進行集體反思[N];民主與法制時報;2006年
4 謝開順;從尊重到尊敬的傳奇嬗變[N];郴州日報;2011年
5 李路曲;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的公眾服務意識[N];學習時報;2005年
6 李愛明;人民行動黨的變與不變[N];華夏時報;2011年
7 深圳大學管理學院 當代中國政治研究所 呂元禮;學習借鑒新加坡的和諧之道[N];深圳特區(qū)報;2008年
8 中央黨校第23期一年制中青班赴新加坡考察團;新加坡的政黨制度[N];學習時報;2008年
9 馬福運;促進中新兩國交流的使者[N];中國教育報;2010年
10 梁麗萍;“以民為本,與時并進”的新加坡人民行動黨[N];學習時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麻雪峰;韓國和新加坡民主化進程比較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2年
2 盧正濤;新加坡威權政治研究[D];武漢大學;2003年
3 茆素瓊;合法性視閾下中國共產黨長期執(zhí)政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4 隋斌斌;合作主義從理念到制度:瑞典與新加坡福利制度比較[D];中共中央黨校;2010年
5 尹杰欽;領導干部道德素質論[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6 姜國俊;轉型期中國政黨主導型行政改革的動力學分析[D];復旦大學;2009年
7 厲有國;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資源建設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8 王建國;新時期黨內民主建設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9 孫志明;黨政關系視角下的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10 陳蔡志;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目標與路徑選擇[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熊然;新加坡人民行動黨長期執(zhí)政研究[D];外交學院;2012年
2 由民;博弈論視野下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國會選舉競選機制研究[D];深圳大學;2010年
3 匡競;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的憂患意識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2年
4 李社亮;李光耀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建設思想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2年
5 周毅;新加坡人民行動黨一黨長期執(zhí)政與“新加坡式的民主”[D];外交學院;2006年
6 李榮榮;2011年新加坡大選研究[D];暨南大學;2012年
7 趙燕;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威權主義”執(zhí)政模式評析[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8 郭冠軍;論新加坡人民行動黨議員服務選民制度[D];中共中央黨校;2010年
9 賈麗敏;人民行動黨建設和諧新加坡的基本方略探析[D];廣西民族大學;2008年
10 周建茹;從魅力型政治走向法理型政治[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新加坡人民行動黨長期執(zhí)政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344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34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