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國際關系論文 >

后冷戰(zhàn)時期國際政治敘事的范式轉換及其動因

發(fā)布時間:2017-09-28 14:42

  本文關鍵詞:后冷戰(zhàn)時期國際政治敘事的范式轉換及其動因


  更多相關文章: 研究范式 國際秩序 歷史終結 文明沖突 全球化


【摘要】:冷戰(zhàn)格局瓦解后,國際秩序發(fā)生了結構性變化,國際政治敘事舊的范式不再有效,歷史終結論、文明沖突論等新的范式相繼出現(xiàn)。實踐證明,歷史終結論無論內容還是方法上都是錯誤的。文明沖突論雖然在國際政治若干問題的解讀上是有效的,但它基于西方中心主義的價值觀,必然導致對眾多問題的誤判。而在眾多范式中,立足于唯物史觀的全球化理論,在后冷戰(zhàn)時期是解讀國際政治現(xiàn)象的有效范式。
【作者單位】: 東華大學人文學院;
【關鍵詞】研究范式 國際秩序 歷史終結 文明沖突 全球化
【正文快照】: 冷戰(zhàn)的結束打破了超級大國之間的平衡,世界進入了一個更加無序的狀態(tài)。這一事件必然引發(fā)全球秩序、國家間交往模式、大國安全戰(zhàn)略及對外政策等的顛覆性變化。國際政治學者自此必須對變化了的世界以新的思維、新的方法和新的視角進行解讀。用亨廷頓的話講,“人們需要新的框架理

【相似文獻】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崔建樹;;超越循環(huán):國際政治“長周期理論”及其缺陷[A];2007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下)[C];2007年

2 胡鍵;;中國和平發(fā)展的國際政治觀[A];當代中國:發(fā)展·安全·價值——第二屆(2004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文集 (下)[C];2004年

3 張永義;;價值觀外交與國際政治倫理沖突[A];國際關系研究:探索與創(chuàng)新——2009年博士論壇[C];2009年

4 田文林;;對國際政治中民族分離1問題的多維分析[A];第九屆中國世界民族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5 余偉民;;“強大國家”與“先進國家”——關于大國崛起兩重含義的辨析[A];當代中國:發(fā)展·安全·價值——第二屆(2004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文集 (中)[C];2004年

6 卓新平;;宗教在當代中國的定位與發(fā)展[A];2006民族宗教問題高層論壇暨甘肅研究基地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李心華;;思想上高度解放,學術上實事求是——高放先生對“同時勝利”和“一國勝利”問題的研究述評[A];高放教授八十華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陳陽;;文化視野下的中國和平崛起[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世界經(jīng)濟·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學科卷)[C];2007年

9 雷忠勤;;中國決不依附任何人——解讀鄧小平的一個忠告[A];世紀偉人鄧小平百年誕辰紀念文集[C];2004年

10 卓新平;;宗教在當代中國的定位與發(fā)展[A];當代中國民族宗教問題研究(第2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北關;小人物折射國際政治大現(xiàn)實[N];北京日報;2013年

2 北京大學國際戰(zhàn)略研究中心 朱鋒;“棱鏡”折射國際政治是與非[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3 林利民 中國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現(xiàn)代國際關系》主編;國際政治大趨勢與中國新機遇[N];中國國防報;2012年

4 嚴駿;中國革命的國際政治理由[N];中山日報;2009年

5 田光強 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國際政治中說謊行為的理論分析[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6 ;關于女性與國際政治的再思考[N];中國婦女報;2003年

7 首都經(jīng)貿大學公共管理系副教授 張智新;歷史公案與現(xiàn)實政治[N];東方早報;2007年

8 馬原 侯蔚;矢志不渝的追求[N];海峽時報;2003年

9 王新剛;國際政治中的海灣石油因素[N];中國石油報;2003年

10 孫超;《大外交》:現(xiàn)實主義國際政治的巔峰之作[N];中華讀書報;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超杰;國際政治中的制裁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6年

2 徐長春;國際政治的邏輯[D];中共中央黨校;2006年

3 林濤;科技與大國崛起:國際關系學的視角[D];暨南大學;2008年

4 萬明;國際政治中女性領導人的政治傳播比較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5 王超偉;吉野作造的國際政治思想[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劉斌;新科技革命與國際政治[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7 張永義;國際政治視域中的世界主義倫理觀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8 何帆;全球化時代的對外政策[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歐陽麗;信息化時代國際政治霸權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王毅;國家間權力妥協(xié):概念、歷史和作用[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韋成功;國際政治中的復雜性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2 王瀅;國際政治中的服飾符號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3 胡潔文;馬恩近代國際政治體系批判理論研究[D];蘭州大學;2016年

4 趙陽;大數(shù)據(jù)對國際政治預測的重構[D];天津師范大學;2016年

5 姚方亮;國際政治中的妥協(xié)問題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6 劉佳佳;論宗教對國際政治的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7 李洪蕾;非政府組織在當今國際政治中的作用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9年

8 錢海英;當代女性國際政治參與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9 字紫龍;論當代國際政治體系結構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D];云南師范大學;2004年

10 姜海鵬;國際政治系統(tǒng)的復雜性問題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

,

本文編號:93644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guanxi/93644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9cc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