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次民族主義浪潮的發(fā)展規(guī)律及其影響
本文關鍵詞:五次民族主義浪潮的發(fā)展規(guī)律及其影響
【摘要】:民族主義浪潮并非自古有之,而是人類群體文明發(fā)展到近代民族國家時代的產物。本文在梳理近現代發(fā)展史上各大民族主義浪潮發(fā)展軌跡的基礎上,重點剖析幾次民族主義浪潮的發(fā)展規(guī)律,凸顯新近民族主義浪潮對人類的雙重影響,試圖挖掘五次民族主義浪潮呈現出從惠及社會的正能量到危害社會負能量的規(guī)律。
【作者單位】: 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關鍵詞】: 民族國家 民族主義 全球主義
【分類號】:C95
【正文快照】: 學者關注最多的是20世紀三次民族主義浪潮。(2)迄今為止,尚無人研究歷史上到底經歷過幾次民族主義浪潮。此外,當前基督教世界與伊斯蘭世界的族體(3)沖突,以及“ISIS”(伊斯蘭國)極端組織的國際影響等一系列新近國際現象隱藏了多少民族主義元素,能否已經構成了一次“民族主義浪
【相似文獻】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紅生;;試論20世紀亞洲民族國家建設中的群眾與暴力[A];北京論壇(2006)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對人類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進:近現代東方與西方的歷史經驗”歷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中)[C];2006年
2 李鴻賓;;傳統(tǒng)與近代的對接——從地域和民族角度論述中國傳統(tǒng)王朝的近代境域[A];多元視野中的中外關系史研究——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5年
3 岳蓉;;東南亞民族國家的建構問題綜述[A];東南亞地區(qū)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4 賀金瑞;;百年共和的經驗和啟示:少數民族和民族宗教對現代中國的貢獻和潛力研究——2012年度基地重大項目論證報告(節(jié)選)[A];共識(2012春刊07)[C];2012年
5 謝文慶;;殖民體制之后的東南亞:民族國家及其不同政見者(英文)[A];北京論壇(2008)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文明的普遍價值和發(fā)展趨向:“傳統(tǒng)與現代的國家建構與政治文化”歷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6 馬戎;;現代國家觀念的出現和國家形態(tài)的演進[A];當代中國民族宗教問題研究(第8集)[C];2014年
7 徐藍;;經濟全球化與民族國家的主權保護[A];和諧社會:社會公正與風險管理——2005學術前沿論壇論文集(下卷)[C];2005年
8 韓琦;;為什么獨立后的西屬美洲沒有建成統(tǒng)一的聯邦國家?[A];"發(fā)展中國家現代化模式"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5年
9 楊紀武;;一個毫無國家民族情感者的妄言——評茅于軾《以人為本,還是以國為本?》[A];云南師范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研究與理論探索[C];2010年
10 劉擁華;;游離的全球化與全球化政治[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明浩;民族與民族國家的“大獲全勝”[N];中國民族報;2009年
2 李明浩;民族與民族國家的兩大困惑[N];中國民族報;2009年
3 許章潤;民族國家體系的生命力[N];法制日報;2009年
4 明浩;民族國家——“現代性”下的魔鬼“園丁”[N];中國民族報;2013年
5 本報記者 牛銳 整理;民族國家建構應優(yōu)先于民主制度完善[N];中國民族報;2007年
6 安東尼·吉登斯;全球時代的民族國家[N];中國民族報;2008年
7 李明浩;民族國家發(fā)展的歷史階段[N];中國民族報;2009年
8 李云龍;關注:21世紀民族國家的命運[N];中國民族報;2002年
9 盧露;區(qū)隔化制度的失敗和民族國家的勝利(一)[N];中國民族報;2010年
10 明浩;辛亥民族觀的局限性及其超越[N];中國民族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崔萌;民族國家的認同危機及其社會整合[D];山東大學;2015年
2 顏震;美國民族國家與帝國的雙重構建(1776-1867)[D];吉林大學;2013年
3 敖福軍;梁啟超民族國家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4 阿嘎佐詩;從地方到民族國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5 張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國家建構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劉輝;蘇丹內戰(zhàn)研究[D];西北大學;2007年
7 宋榮超;20世紀初政論報刊與現代民族國家的初期建構[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濤;后民族國家的認同建構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5年
2 王宣懿;傳承中的裂變[D];中央美術學院;2016年
3 孫相卓;戰(zhàn)爭與近代英國民族國家的建立[D];天津師范大學;2016年
4 白霞;民族國家與超越民族國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5 覃煥;西歐近代民族國家的形成與文藝復興[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6 宋羽雅;試析全球化與民族國家關系中的悖論[D];浙江師范大學;2008年
7 曲海洋;少數民族與中國民族國家建設[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8 承鳳鳳;中國共產黨與現代新型民族國家構建研究(1921-1949)[D];安徽師范大學;2014年
9 陳元;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國家的重塑[D];天津師范大學;2014年
10 雷艷;從“民族國家”到“公民國家”[D];西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7956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guanxi/795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