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11年12期
本文關鍵詞:中國國際關系學術期刊:回顧與評價,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 2011年12期
投稿
中國國際關系學術期刊:回顧與評價
【摘要】:作者對中國國際關系學術期刊進行了回顧和評價。通過對國內(nèi)六種期刊評價指標的分析,得到兩個結論:一是中國國際關系學術期刊的整體水平逐年提升且進步明顯;二是中國國際關系學術期刊總體呈現(xiàn)越來越規(guī)范的特點。這其中,同行評議審稿等規(guī)范化制度的引入對于改善期刊質(zhì)量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作者以《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雜志為例,對其歷史演進做了歸納和總結并得出一些結論:內(nèi)容上,該刊愈來愈關注國際關系中的重大問題,理論性越來越強;質(zhì)量上,該刊快速提升的被引半衰期表明所刊發(fā)的文章越來越能經(jīng)受時間的考驗。這些結論支持了該文對中國學術期刊做出的整體判斷。通過對國外主要期刊的介紹、對比和借鑒,指出中國期刊在推行規(guī)范化的內(nèi)部管理方面仍有待改進,而影響、束縛甚至決定學術期刊發(fā)展的外部體制性因素也亟待理順和疏通。
【作者單位】:
南京審計學院經(jīng)濟系;天則經(jīng)濟研究所;
【關鍵詞】:
【分類號】:D815
【正文快照】:
一引言隨著學術研究作為一種職業(yè)的興起,學術評價越來越重要,不僅事關學者的職業(yè)發(fā)展,影響學者和研究機構的聲譽,而且還涉及知識生產(chǎn)和傳播媒介等諸多環(huán)節(jié)(如學術期刊的評價和排序),關系到科研工作的考核和科研經(jīng)費的分配等。另外,評價本身也牽扯到諸多因素,既有主觀因素,又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PDF全文下載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本刊編輯部;譚秀英;主父笑飛;趙遠良;張達;李開盛;;[J];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7年05期
2 何忠義;[J];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4年1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周桂銀;;[J];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論壇;2007年04期
2 本刊編輯部;譚秀英;主父笑飛;趙遠良;張達;李開盛;;[J];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7年05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學峰;[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2 夏莉萍;;[J];國際論壇;2006年01期
3 石賢澤;;[J];國際論壇;2007年06期
4 劉渝梅;;[J];國際問題研究;2007年03期
5 馮惠云;;[J];國際政治科學;2005年04期
6 劉豐;張睿壯;;[J];國際政治科學;2005年04期
7 葉自成;王日華;;[J];國際政治科學;2006年02期
8 閻學通;;[J];國際政治科學;2007年01期
9 秦亞青;;[J];國際政治研究;2006年03期
10 陳岳,李永成;[J];教學與研究;2003年1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白云真;;[J];外交評論(外交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2 ;[J];政治學研究;2011年03期
3 袁明;[J];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5年03期
4 吳征宇;[J];學術研究;2005年09期
5 崔建樹;;[J];國際政治研究;2007年01期
6 亢升;;[J];蘭州學刊;2007年02期
7 曾勇;;[J];學習月刊;2007年08期
8 周國棟;[J];國際展望;1996年19期
9 王學玉;[J];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2004年03期
10 樊勇明;[J];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5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白云真;;[A];評價國際關系理論:各界與進步——2007年博士論壇[C];2007年
2 劉豐;;[A];國際關系理論:前沿與熱點——2006年博士論壇[C];2006年
3 肖憲;;[A];國際關系研究:探索與創(chuàng)新——2009年博士論壇[C];2009年
4 馮紹雷;;[A];和諧世界 和平發(fā)展與文明多樣性——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文集(2006年度)(世界經(jīng)濟·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學科卷)[C];2006年
5 孟慶寶;;[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世界經(jīng)濟·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學科卷)[C];2007年
6 孫吉勝;;[A];國際關系理論:前沿與熱點——2006年博士論壇[C];2006年
7 尹繼武;;[A];國際關系理論:前沿與熱點——2006年博士論壇[C];2006年
8 朱立群;;[A];國際關系研究:探索與創(chuàng)新——2009年博士論壇[C];2009年
9 惠耕田;;[A];國際關系理論:前沿與熱點——2006年博士論壇[C];2006年
10 孫若彥;;[A];中國拉丁美洲史研究會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暨“拉丁美洲現(xiàn)代化進程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巍 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 王曉薇;[N];華夏時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 李高超;[N];國際商報;2005年
4 施冉;[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8年
5 東方曉;[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
6 嚴明;[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7 執(zhí)筆 《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編輯部;[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8年
8 本報記者 毛中秋;[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9 記者 劉正學、鄭園園;[N];人民日報;2001年
10 亞瑟·丁 本報編譯 石江月;[N];世界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傳榮;[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2 劉慧;[D];外交學院;2008年
3 白云真;[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8年
4 卡林(Karim BATHILY);[D];復旦大學;2007年
5 張全義;[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6 李曉華;[D];外交學院;2009年
7 徐善寶;[D];暨南大學;2007年
8 蔣建忠;[D];復旦大學;2009年
9 任娜;[D];山東大學;2007年
10 劉宗義;[D];外交學院;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馮江;[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尹春芳;[D];廈門大學;2008年
3 曾華;[D];暨南大學;2007年
4 欒波;[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5 雷洋;[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6 徐淼;[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6年
7 孟慶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徐龍第;[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卓立克;[D];復旦大學;2009年
10 肖銘姝;[D];吉林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中國國際關系學術期刊:回顧與評價,,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592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guanxi/59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