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與欺詐—來自中國老年人受騙事件的經驗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4-03-02 16:22
近年來隨著中國老齡化程度不斷加劇,針對老年人的犯罪活動也是越來越活躍,其中針對老年人的欺詐犯罪對老年人本身和整個社會的影響尤其惡劣,這類欺詐事件使老年人的身心受到嚴重傷害,更有甚者居然導致了老人的自殺。然而可惜的是,國內外對于老年人被騙問題的研究成果非常稀少,此類問題沒有受到國內外學者的足夠重視。為了預防此類詐騙事件再次發(fā)生,本文決定利用行為經濟學的研究思路深入分析老人受騙事件背后的作用機制,使人們對于這些詐騙事件背后的原理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本文利用probit模型對本文的觀點進行實證檢驗,并且本文的實證分析驗證了本文的核心觀點,即老人是否被欺詐與老人的孤獨感有關,并且老人的孤獨感越強,老人被欺詐的可能性越大。同時,本文通過實證也驗證了本文的兩個假設,一是老人身體健康狀況和孤獨感存在著交互影響,即老人身體健康狀況越差,孤獨感的作用將會越強,老人越會陷入騙局之中。二是老人認知能力和孤獨感存在交互影響,即老人認知能力越差,孤獨感的作用將會越強,老人越會陷入騙局之中。兩個假設也從一定程度上解釋了不法分子作案背后的行為邏輯。同時,本文也通過分析否定了社會中老年人減少社交可以避免被騙的觀點,提倡...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選題的背景和意義
1.1.1 選題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義
1.1.2.1 理論意義
1.1.2.2 現(xiàn)實意義
1.2 主要內容和研究框架
1.2.1 主要內容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
第二章 文獻綜述
2.1 行為經濟學
2.2 孤獨感
2.3 老年人欺詐問題的研究評述
2.3.1 保健品詐騙
2.3.2 電信詐騙
2.3.3 投資理財詐騙
2.3.4 綜合評述
第三章 欺詐與孤獨感
3.1 老年人被欺詐的常見類型和特點
3.2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3.2.1 行為經濟學理論背景
3.2.2 基于心理賬戶理論的分析
3.2.3 稟賦效應
3.3 孤獨感影響老人受欺詐這一事件的假設和途徑
第四章 實證分析
4.1 數(shù)據(jù)樣本與變量介紹
4.2 統(tǒng)計分析
4.3 核心觀點回歸分析
4.4 詐騙事件背后的行為邏輯
4.5 模型抉擇問題
第五章 政策建議和研究展望
5.1 結論
5.2 政策建議
5.3 研究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情況
本文編號:3917084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選題的背景和意義
1.1.1 選題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義
1.1.2.1 理論意義
1.1.2.2 現(xiàn)實意義
1.2 主要內容和研究框架
1.2.1 主要內容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
第二章 文獻綜述
2.1 行為經濟學
2.2 孤獨感
2.3 老年人欺詐問題的研究評述
2.3.1 保健品詐騙
2.3.2 電信詐騙
2.3.3 投資理財詐騙
2.3.4 綜合評述
第三章 欺詐與孤獨感
3.1 老年人被欺詐的常見類型和特點
3.2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3.2.1 行為經濟學理論背景
3.2.2 基于心理賬戶理論的分析
3.2.3 稟賦效應
3.3 孤獨感影響老人受欺詐這一事件的假設和途徑
第四章 實證分析
4.1 數(shù)據(jù)樣本與變量介紹
4.2 統(tǒng)計分析
4.3 核心觀點回歸分析
4.4 詐騙事件背后的行為邏輯
4.5 模型抉擇問題
第五章 政策建議和研究展望
5.1 結論
5.2 政策建議
5.3 研究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情況
本文編號:39170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guanxi/391708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