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美菲非對稱同盟關系探究
本文關鍵詞:21世紀美菲非對稱同盟關系探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同盟理論歷來是國際關系學界熱議的話題之一。根據(jù)實力和戰(zhàn)略目標同盟可分為對稱性同盟和非對稱性同盟。美菲同盟是典型的非對稱性同盟。自冷戰(zhàn)期間美菲兩國簽訂《美菲軍事基地協(xié)定》、《美國對菲律賓軍事援助協(xié)定》、《美菲共同防御條約》等文件,美菲軍事同盟便正式形成。此時的美菲同盟對菲律賓的作用是維護自身的安全,而對美國的作用是全球的,是為其全球爭霸、排斥紅色共產(chǎn)主義意識形態(tài)服務的。冷戰(zhàn)結束后,美菲同盟經(jīng)歷了短暫的低谷期之后重新復出。1998年2月美菲兩國簽訂的《美菲訪問部隊協(xié)定》是其同盟逐步走向復興的重要基礎。進入新世紀,尤其是“911”事件以來,兩國合作的基礎逐漸擴大。菲律賓在領空、港口、軍事基地等各方面做出讓步配合美國反恐,并通過《后勤互助協(xié)定》為美軍提供各種方便。整體上看菲律賓在美國外交政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此,非對稱美菲同盟重新崛起,并逐步擴大戰(zhàn)略目標。2009年,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高調(diào)宣布“重返亞太”,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逐漸穩(wěn)定、成熟,而其矛頭指向中國的意圖也逐漸明朗。與此同時中國在國際政治經(jīng)濟秩序中地位愈加凸顯,為全球經(jīng)濟復蘇做出了重大貢獻,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中美兩國作為霸權國和崛起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博弈已成事實,伴隨著中菲在南海問題上的沖突,尤其是菲律賓南海仲裁案愈演愈烈,美菲兩國的同盟關系有了新的指向。21世紀,美菲非對稱同盟因為中國而走向更廣闊的發(fā)展,中國成為美菲非對稱同盟所認知的威脅,兩者在軍事上的共同利益使他們在新世紀展開合作并呈現(xiàn)非對稱性
【關鍵詞】:非對稱性同盟 美菲同盟 南海問題
【學位授予單位】:外交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D871.2;D834.1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緒論7-14
- 一、選題的目的和意義7-8
- 二、文獻綜述8-11
- 三、研究思路與方法11-12
- 四、主要內(nèi)容12-14
- 第一章 非對稱性同盟理論研究14-30
- 第一節(jié) 非對稱性同盟的基本理論14-23
- 一、同盟的概念與理論內(nèi)涵14-19
- 二、非對稱性同盟的含義和特點19-21
- 三、非對稱性同盟的形成基礎21-23
- 第二節(jié) 非對稱性同盟的作用和分類23-25
- 一、非對稱性同盟之于成員國的作用23-24
- 二、非對稱性同盟之于針對方的作用24
- 三、非對稱性同盟的分類24-25
- 第三節(jié) 美菲同盟的非對稱性特點分析25-30
- 一、美菲兩國綜合實力對比分析26-27
- 二、美菲同盟的非對稱性體現(xiàn)27-30
- 第二章 新世紀美菲非對稱同盟的形成、發(fā)展和現(xiàn)狀分析30-46
- 第一節(jié) 美菲非對稱同盟的形成及歷史演進30-38
- 一、美菲同盟的形成30-36
- 三、新世紀美菲同盟的逐步再定義36-38
- 第二節(jié) 新世紀美菲非對稱同盟現(xiàn)狀分析38-46
- 一、美菲同盟戰(zhàn)略目標的非對稱性、長期性、不穩(wěn)定性、指向性38-39
- 二、新世紀美菲非對稱同盟中雙方的訴求39-43
- 三、美菲非對稱同盟對中國的影響43-46
- 第三章 美菲非對稱同盟與南海問題46-67
- 第一節(jié) 中國和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的博弈46-53
- 一、菲律賓向仲裁庭提請“仲裁”46-48
- 二、美濟礁等問題48-51
- 三、黃巖島爭端51-53
- 第二節(jié) 美菲非對稱同盟在南海問題上的配合53-56
- 一、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得到美國支持53-55
- 二、美國在南海問題上對菲政策及戰(zhàn)略意圖55-56
- 第三節(jié) 中國對美菲非對稱同盟的態(tài)度和相處之道56-67
- 一、中國對美菲非對稱同盟在南海問題上行為的態(tài)度56-57
- 二、中國與美菲非對稱同盟的外交方式57-63
- 三、對21世紀美菲非對稱同盟的整體評價63-67
- 結論67-70
- 一、美菲同盟屬于非對稱性同盟的理論適應性67
- 二、中國應對美菲非對稱同盟以“平衡與穩(wěn)定”為主67-70
- 參考文獻70-75
- 致謝75-76
- 附件7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東寧;新安全秩序中的非對稱邏輯[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2 冉隆科;;以弱制強——論非對稱戰(zhàn)法[J];現(xiàn)代兵器;2001年06期
3 陳小明;;當代非對稱軍事思維探析[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4 ;伊戰(zhàn)·人道·和平[J];時代潮;2003年07期
5 董樹彬;;非對稱性和諧:中國模式的特色與優(yōu)勢[J];求實;2012年01期
6 楊健;張?zhí)煊?;潛艇如何進行非對稱作戰(zhàn)[J];當代海軍;2005年11期
7 布蘭特利·沃馬克;顏震;;清代亞洲非對稱關系的層次與多樣性[J];國際安全研究;2013年04期
8 丁斗;非對稱戰(zhàn)爭的經(jīng)濟學方法分析[J];國際政治研究;2003年03期
9 崔戰(zhàn)利;比較優(yōu)勢非對稱性的靜態(tài)研究[J];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02年06期
10 石齊平;;新世紀“非對稱戰(zhàn)爭”[J];中外管理;2009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田大成;;非對稱遺傳現(xiàn)象的研究與進展[A];“基因、進化與生理功能多樣性”海內(nèi)外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生理學會第七屆比較生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2009年
2 柳思思;;身份錯位與非對稱沖突[A];國際關系研究:新領域與新理論——2010年博士論壇[C];2010年
3 郝志峰;曹慶杰;;非對稱非線性支撐振子的復雜動力學[A];第十四屆全國非線性振動暨第十一屆全國非線性動力學和運動穩(wěn)定性學術會議摘要集與會議議程[C];2013年
4 韓式方;;各向異性粘彈液體非對稱本構理論及其流體動力行為研究進展[A];中國化學會、中國力學學會第九屆全國流變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8年
5 范召林;王元靖;侯躍龍;賀中;;可壓縮流中聲激勵對細長體大迎角流動非對稱性的影響研究[A];首屆全國航空航天領域中的力學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4年
6 郝孟麗;;非對稱非高斯噪聲對腫瘤細胞動力學行為的影響[A];第二屆全國隨機動力學學術會議摘要集與會議議程[C];2013年
7 吳恒煜;朱福敏;;中國股票市場資產(chǎn)收益的非對稱無窮純跳躍行為研究[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金融分會場論文集[C];2011年
8 胡漢東;鄧學鎣;楊其德;;旋成體長度對大攻角非對稱背渦的影響研究[A];首屆全國航空航天領域中的力學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4年
9 李爽;石磊;;初始實力非對稱對實驗者博弈策略選擇的影響[A];21世紀數(shù)量經(jīng)濟學(第13卷)[C];2012年
10 馬如寶;劉宗華;;時間延遲和非對稱對耦合振子嵌入態(tài)的影響[A];第五屆全國復雜網(wǎng)絡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鮮紅星邋謝平文 趙榮春;非對稱作戰(zhàn)中的非對稱因子[N];中國國防報;2007年
2 朱磊 石紅梅 南京陸軍指揮學院;鎮(zhèn)江船艇學院;謀略運用中注重形成“非對稱性”優(yōu)勢[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3 楊罡;非對稱:蘊藏戰(zhàn)法創(chuàng)新奧秘[N];解放軍報;2013年
4 張
本文編號:3761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guanxi/376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