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政府兵工署第五十工廠研究(1935-1945)
發(fā)布時間:2021-07-19 20:46
廣東潖江炮廠,是陳濟棠主粵時期建造的規(guī)模宏大、設備新穎的現(xiàn)代化炮廠。該廠完全是同德國合步樓公司合作而興建,也是廣東近代史上第一個制造現(xiàn)代化重型炮廠的兵工廠。1933年,該廠開始籌建,1935年建成并投入生產,耗資巨大,約1100萬銀元。這是廣東近代以來建設的第五個近代地方性兵工廠,此外還是廣東地方性政府創(chuàng)辦的第一個兵工廠。它在廣東近代軍事工業(yè)發(fā)展史上產生了重要的影響。1936年,“六一事變”失敗后,廣東省“還政中央”。廣東潖江炮廠歸國民政府兵工署節(jié)制。1937年7月7日,抗戰(zhàn)軍興。9月,該廠數(shù)次遭受日機轟炸,于1938年4月開始內遷,1938年底,內遷完成并重建。遷川伊始,該廠僅有員工600余人(包括警衛(wèi)官兵),到抗日戰(zhàn)爭結束時增至3737人。在抗戰(zhàn)中后期,該廠逐漸成為生產炮和炮彈的重要廠家之一,廠內兵工技術人員利用引進的先進生產設備和制炮生產技術,經過不懈努力,終于在1941年,試制成功37毫米戰(zhàn)防炮。該炮口徑37毫米,身長1073毫米,運動方式為一馬挽曳,此產品為對付敵軍坦克、甲車之主要武器。1942年,仿造成60毫米迫擊炮并投入大量生產。31年式60毫米迫擊炮初速148米/秒,射...
【文章來源】:西南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抗戰(zhàn)時期在渝兵工企業(yè)布局圖②圖注說明:編號廠名所在地點編號廠名所在地點
第二章改編、西遷與重建29成戰(zhàn)時戰(zhàn)時重慶規(guī)模最大的山洞式廠房群。如圖2-4所示,廠房群有并排13座的山洞廠房,每洞一般高度在3到6公尺之間,寬度約為6公尺左右,深度在10至14公尺左右;廠房頂上則建有人工采光和機械通風換氣裝置。山洞式廠房,是安全系數(shù)比較高的建筑,一方面有效防止敵機空襲,空襲少,更利于工廠安全生產。①如圖2-2:圖2-2第五十工廠山洞式廠房群平面示意圖②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侵華日軍集中陸軍和海軍的主要航空兵力,對重慶即周邊地區(qū)進行長時間的轟炸,史稱“重慶大轟炸”。兵工廠更是日本轟炸的重點目標。為了保存實力,數(shù)千名工人在銅鑼峽的峭壁上開山鑿洞,將重要的機器設備藏在山洞里,在山洞里開動機器生產軍工產品。③山坪山腳的銅鑼峽,兩岸懸崖峭壁。半山腰上,“一”字型車間排開,山洞空大,深邃,陰冷。④如圖2-3。第五十工廠的迫擊炮、戰(zhàn)防炮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生產的。山洞式廠房建筑,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第五十工廠的安全生產。①謝璇:《1937-1949年重慶城市建設與規(guī)劃研究》,華南理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第139頁。②謝璇:《1937-1949年重慶城市建設與規(guī)劃研究》,華南理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第140頁。③羊說:《山洞里的兵工車間》,《重慶政協(xié)報》第3版,2018年12月7日。④羊說:《山洞里的兵工車間》,《重慶政協(xié)報》第3版,2018年12月7日。
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30圖2-3“一”字型車間(三)該廠與第二十四兵工廠、第二十五兵工廠、第二十八兵工廠毗鄰。尤其是第二十四工廠,主要生產鋼鐵。第五十工廠生產炮、炮彈所用最主要的材料就是鋼鐵。因此,該廠在運輸上,節(jié)省了大筆經費。(四)該廠是國民政府所有工廠遷移集中地,在兵器工業(yè)方面,所有相關產品可以根據國家需要,相互調配。在工廠職工、工人生活方面,周圍也是民用工業(yè)聚集區(qū),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證該廠人員的吃、穿、注行。三、兵工署第五十工廠的重建遷川之后,第五十工廠所有應有設施均需建設,各種運送過來的機器設備需要重新安裝,廠內工作人員及其眷屬需要妥善安置等系列問題,這些成為該廠的首要任務。面對如此情境,廠內員工作出了積極努力。(一)積極建造建筑工程為了迅速應對當時面臨的嚴峻形勢,該廠的首要任務就是建造廠房和房屋。建造相對比較完善、比較穩(wěn)固的工程,耗時長,需要資金大,機器和人員也無法迅速安置。所以修建了一些臨時廠房和房屋供工廠使用。從1938年遷移到此處至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德國與廣東潖江炮廠的建立[J]. 羅永明. 中國科技史雜志. 2012(02)
[2]丁寶楨與四川機器局及其歷史價值[J]. 曾紹敏.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1(03)
[3]抗戰(zhàn)時期大后方的兵工生產[J]. 蔣仕民. 軍事經濟研究. 1995(07)
[4]論四川機器局[J]. 張莉紅. 近代史研究. 1986(01)
博士論文
[1]1937-1949年重慶城市建設與規(guī)劃研究[D]. 謝璇.華南理工大學 2011
[2]國民政府軍事工業(yè)研究[D]. 王安中.上海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戰(zhàn)時體制下兵工企業(yè)的秩序與影響[D]. 楊向昆.西南大學 2016
[2]抗戰(zhàn)時期四川兵器工業(yè)述論[D]. 張旭東.四川師范大學 2012
[3]俞大維與國民政府的兵工建設(1933-1945)[D]. 吳斯偉.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291402
【文章來源】:西南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抗戰(zhàn)時期在渝兵工企業(yè)布局圖②圖注說明:編號廠名所在地點編號廠名所在地點
第二章改編、西遷與重建29成戰(zhàn)時戰(zhàn)時重慶規(guī)模最大的山洞式廠房群。如圖2-4所示,廠房群有并排13座的山洞廠房,每洞一般高度在3到6公尺之間,寬度約為6公尺左右,深度在10至14公尺左右;廠房頂上則建有人工采光和機械通風換氣裝置。山洞式廠房,是安全系數(shù)比較高的建筑,一方面有效防止敵機空襲,空襲少,更利于工廠安全生產。①如圖2-2:圖2-2第五十工廠山洞式廠房群平面示意圖②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侵華日軍集中陸軍和海軍的主要航空兵力,對重慶即周邊地區(qū)進行長時間的轟炸,史稱“重慶大轟炸”。兵工廠更是日本轟炸的重點目標。為了保存實力,數(shù)千名工人在銅鑼峽的峭壁上開山鑿洞,將重要的機器設備藏在山洞里,在山洞里開動機器生產軍工產品。③山坪山腳的銅鑼峽,兩岸懸崖峭壁。半山腰上,“一”字型車間排開,山洞空大,深邃,陰冷。④如圖2-3。第五十工廠的迫擊炮、戰(zhàn)防炮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生產的。山洞式廠房建筑,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第五十工廠的安全生產。①謝璇:《1937-1949年重慶城市建設與規(guī)劃研究》,華南理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第139頁。②謝璇:《1937-1949年重慶城市建設與規(guī)劃研究》,華南理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第140頁。③羊說:《山洞里的兵工車間》,《重慶政協(xié)報》第3版,2018年12月7日。④羊說:《山洞里的兵工車間》,《重慶政協(xié)報》第3版,2018年12月7日。
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30圖2-3“一”字型車間(三)該廠與第二十四兵工廠、第二十五兵工廠、第二十八兵工廠毗鄰。尤其是第二十四工廠,主要生產鋼鐵。第五十工廠生產炮、炮彈所用最主要的材料就是鋼鐵。因此,該廠在運輸上,節(jié)省了大筆經費。(四)該廠是國民政府所有工廠遷移集中地,在兵器工業(yè)方面,所有相關產品可以根據國家需要,相互調配。在工廠職工、工人生活方面,周圍也是民用工業(yè)聚集區(qū),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證該廠人員的吃、穿、注行。三、兵工署第五十工廠的重建遷川之后,第五十工廠所有應有設施均需建設,各種運送過來的機器設備需要重新安裝,廠內工作人員及其眷屬需要妥善安置等系列問題,這些成為該廠的首要任務。面對如此情境,廠內員工作出了積極努力。(一)積極建造建筑工程為了迅速應對當時面臨的嚴峻形勢,該廠的首要任務就是建造廠房和房屋。建造相對比較完善、比較穩(wěn)固的工程,耗時長,需要資金大,機器和人員也無法迅速安置。所以修建了一些臨時廠房和房屋供工廠使用。從1938年遷移到此處至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德國與廣東潖江炮廠的建立[J]. 羅永明. 中國科技史雜志. 2012(02)
[2]丁寶楨與四川機器局及其歷史價值[J]. 曾紹敏.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1(03)
[3]抗戰(zhàn)時期大后方的兵工生產[J]. 蔣仕民. 軍事經濟研究. 1995(07)
[4]論四川機器局[J]. 張莉紅. 近代史研究. 1986(01)
博士論文
[1]1937-1949年重慶城市建設與規(guī)劃研究[D]. 謝璇.華南理工大學 2011
[2]國民政府軍事工業(yè)研究[D]. 王安中.上海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戰(zhàn)時體制下兵工企業(yè)的秩序與影響[D]. 楊向昆.西南大學 2016
[2]抗戰(zhàn)時期四川兵器工業(yè)述論[D]. 張旭東.四川師范大學 2012
[3]俞大維與國民政府的兵工建設(1933-1945)[D]. 吳斯偉.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2914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guanxi/329140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