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國際關系論文 >

美駐華公使馬慕瑞與“寧案”交涉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12 08:24
  馬慕瑞(JohnVanAntwerpMacMurray,1881-1960)是美國著名的中國通。作為遠東問題專家,馬慕瑞以“強硬派”代表人物的形象在美國20世紀前期的對華決策上發(fā)揮著重要影響。1927年3月,國民革命軍北伐攻入南京城,“寧案”隨之爆發(fā)。南京城內(nèi)出現(xiàn)多起針對外國人燒殺劫掠的惡性事件,英美艦隊以此為借口炮擊南京城及下關地區(qū)。動亂平息后,美、英、日、法、意五國就此事向中國施壓,提出道歉、賠款等要求,并由此開始了“寧案”的解決交涉。在中美兩國就解決“寧案”一事所進行的交涉過程中,美國國內(nèi)出現(xiàn)了不同以往的輿論趨勢,報界廣泛報道此事,要求美國當局在處理“寧案”問題上應當采取冷靜克制的態(tài)度。美國政府在這種巨大的輿論壓力下予以配合,塑造溫和形象。與之相對的是,作為美國對華政策直接的執(zhí)行者與代言人,美駐華公使馬慕瑞在交涉過程中始終以強硬姿態(tài)示人,甚至不惜與上司國務卿凱洛格(Frank B.Kellogg)針鋒相對。“寧案”發(fā)生后,馬慕瑞旋即主張對中國下達“最后通牒”。為確保“最后通牒”的權威性,他設計了一系列諸如聯(lián)合施壓、撤出僑民、封鎖港口的強制手段,試圖武力脅迫中國無條件地對此次暴動負... 

【文章來源】:浙江師范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10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 馬慕瑞的個人介紹
    (二) 選題依據(jù)和研究價值
    (三) 國內(nèi)外研究綜述
    (四) 研究內(nèi)容與論文框架結構
    (五) 研究途徑與方法
    (六) 論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
    (七) 研究資料介紹
一、“寧案”的爆發(fā)與美國國內(nèi)的反應
    (一) “寧案”爆發(fā)的大致經(jīng)過
    (二) 美國政府以及新聞界對“寧案”的反應
二、中美“寧案”交涉過程中馬慕瑞與美國國務院之間的矛盾
    (一) 是否對華下達“最后通牒”
    (二) 是否堅持“大國一致”對華制裁
    (三) 是否加入“二次通牒”聯(lián)合行動
    (四) 是否拖延“寧案”談判進程
三、馬慕瑞在“寧案”交涉過程中強硬態(tài)度的原因分析
    (一) 馬慕瑞對美國國家現(xiàn)實利益的考量
    (二) 馬慕瑞對“華盛頓方案”的固守
    (三) 馬慕瑞對中國的偏見
    (四) 馬慕瑞對民族主義、共產(chǎn)主義的認知
四、中美“寧案”的解決與馬慕瑞對華外交生涯的終結
    (一) 中美關于“寧案”的解決照會
    (二) 馬慕瑞對華外交生涯受挫與主動辭職
五、馬慕瑞奉行的傳統(tǒng)外交政策與美國政府在對華問題上的沖突
    (一) 馬慕瑞與美國政府在對華外交手段上的沖突
    (二) 馬慕瑞與美國政府在對華外交理念上的沖突
結語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獲得的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申報》關于1927年南京事件報道之分析[J]. 岳謙厚,李衛(wèi)平.  安徽史學. 2012(01)
[2]斯坦利·亨培克的杭州經(jīng)歷與其中國觀[J]. 趙志輝,吳瑋.  浙江學刊. 2011(06)
[3]濟南慘案與蔣介石繞道北伐之決策[J]. 陳謙平.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 2011(01)
[4]傳統(tǒng)民族主義與近代民族主義的歷史界標[J]. 王先明.  史學月刊. 2006(07)
[5]北伐期間反教暴力事件及其責任問題[J]. 楊天宏.  歷史研究. 2004(01)
[6]華盛頓體系與中國國民革命:二十年代中美關系新探[J]. 王立新.  歷史研究. 2001(02)
[7]試論美國人中國觀的演變(18世紀—1950)[J]. 王立新.  世界歷史. 1998(01)
[8]北伐前期美國政府對中國革命的認知與對策[J]. 羅志田.  中國社會科學. 1997(06)
[9]寧案與中美外交[J]. 郭曦曉.  歷史研究. 1992(05)
[10]論王正廷的“革命外交”(1928—1931)[J]. 李恩涵.  抗日戰(zhàn)爭研究. 1992(01)



本文編號:313297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guanxi/313297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223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