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我國邊疆治理政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28 00:35
【摘要】:有清一代,清王朝通過一系列高效的統(tǒng)治措施實現(xiàn)了對疆域的“大一統(tǒng)”。但是隨著國力的衰退,封建制度的落后性也日漸顯露,中國也逐漸落后于西方國家。直到邊疆危機的全面爆發(fā),列強的入侵已經(jīng)威脅到了滿族的統(tǒng)治,清王朝才逐漸意識到傳統(tǒng)的邊疆治理政策已經(jīng)不能滿足維護中國領土主權完整的需要,從而試圖通過推行邊疆內(nèi)地一體化政策來加強中央政府對邊疆地區(qū)的統(tǒng)治。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清王朝內(nèi)部出現(xiàn)了著名的海防與塞防之爭,經(jīng)過這場爭論之后清王朝確立了塞海并重的策略,從而促進了在新疆、臺灣地區(qū)行省制度的建立以及近代海權意識的萌發(fā)。為了緩解邊疆地區(qū)的虛空化狀況及財政危機,清政府開始推行蒙地放墾政策,在東北地區(qū)推行“新政”和移民實邊等治邊政策。雖然清政府在治理過程中逐漸的轉(zhuǎn)變了傳統(tǒng)的“因俗而治”的邊疆治理政策,但清政府主觀上的政策失誤致使清末我國的邊疆治理政策失誤不斷?偨Y清末我國邊疆治理政策失誤的原因,列強的入侵是其中的外部原因,而清朝國力的衰退、傳統(tǒng)邊疆觀的鉗制、民族矛盾激化、邊疆政策脫離實際等因素則是重要的內(nèi)部原因。通過分析清末我國邊疆治理政策失誤及其原因進而總結其中的教訓與警示,從而更加深刻的認識到邊疆治理的重要性及其在國家治理中的特殊地位,圍繞著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xiàn)代化來開展邊疆治理并以國家治理的需求為導向不斷構建起較為完備的邊疆政策體系,并最終實現(xiàn)對邊疆的“善治”。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D691.72
本文編號:2684408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D691.7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平;;中國應該有自己的利益邊疆[J];探索與爭鳴;2014年05期
2 陳躍;;晚清新疆與臺灣建省之比較研究[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3年03期
3 趙愛倫;;變通政治:東北地區(qū)行政機構近代化軌跡[J];學習與探索;2013年09期
4 郭淵;;海疆危機與近代中國的國家構建[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2年03期
5 段金生;;近代中國的邊疆社會政治及邊疆認識的演變[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2年09期
6 周平;;國家視閾里的中國邊疆觀念[J];政治學研究;2012年02期
7 張媚玲;;近代民族危機驅(qū)動下傳統(tǒng)民族觀的轉(zhuǎn)型[J];思想戰(zhàn)線;2011年04期
8 扎洛;;清末民族國家建設與張蔭棠西藏新政[J];民族研究;2011年03期
9 羅布;;新政改革與大臣體制[J];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10 周平;;我國邊疆概念的歷史演變[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苗永泉;科舉革廢與華夏文明的近代轉(zhuǎn)型[D];山東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6844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guanxi/268440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